曾藝芳
摘 要: 作者認為無論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抑或是將來,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飛速發(fā)展,人們的閱讀方式一定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必然始終離不開閱讀這種行為。孩子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教育是興國之本,我們有必要通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提升教育質(zhì)量。就此,作者對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提出一些淺陋的看法和建議。
關(guān)鍵詞: 初中語文教學 閱讀能力 教學效果
中國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向來十分重視語文教學,語文教學不僅是為了傳授給學生豐富的人文知識、教導學生如何做人、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更是對學生道德情操的培養(yǎng)。要達到這些教學目的,僅依靠教師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學生有高水平的閱讀能力。因此,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是一項重要且艱巨的任務(wù)。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閱讀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閱讀有興趣,學生才能真正做到積極主動地閱讀,并且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那么,如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呢?初中生正處于精力旺盛的年紀,思維活潑,對新鮮刺激的事物和活動充滿好奇和興趣。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時適當?shù)卮┎逡恍┡c閱讀有關(guān)的小游戲或者小知識競賽。如在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教師可以先讓同學們自主快速地通讀全文,然后讓同學們把書本合上,看誰記住的動植物名字多,記憶最多的同學將得到一份老師準備的小禮物。通過這種形式,不僅可以調(diào)動課堂氣氛,而且讓學生精力充沛地投入到學習和閱讀中,達到一箭雙雕的效果。長此以往,當學生習慣甚至喜歡上這種教學形式的時候,學生對閱讀是抱著一種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的,自主地尋找一些課外書籍閱讀,則學生的閱讀量便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二、督促學生寫閱讀筆記,對寫作優(yōu)秀者實施表揚和獎勵
不管是初中生還是高中生,甚至是大學生,內(nèi)心都是急切渴望著他人的贊揚和認可的,因此教師們可以抓住學生這種積極的心理,開展讀書有獎活動,舉辦優(yōu)秀讀后感作品展覽會。通過舉辦這些活動,不僅增強學校教學氛圍,而且增強學生學習和閱讀氛圍。初中生之間會形成一種良性競爭,自發(fā)地閱讀書籍,對書籍內(nèi)容和思想有自己的思考,想方設(shè)法地從一個比較新穎的角度寫一篇讀后感,以此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三、教師實施聯(lián)想教學法
教學課堂的開展應該是一個老師和學生共同互動探討的過程,不應只是教師一枝獨秀,學生僵硬聽課,有礙于正常健康教學課程的開展。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激發(fā)學生聽課興趣,走到學生中,與學生共同閱讀與學習。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多設(shè)置一些既有趣又具有思考性的問題。如在談家楨的《奇妙的克隆》中,老師可以提問學生這樣幾個問題:1:如果你們擁有克隆的能力,你們最想克隆什么東西呢?2:假如科學家讓你做克隆樣本,準備克隆出一個和你一模一樣的人,你愿意嗎?諸如此類的問題不勝枚舉,關(guān)鍵都是引發(fā)學生的興趣并且思考。除此之外,對于某些文章的結(jié)尾,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忽略原著結(jié)尾,自己想一個出人意料或者發(fā)人深省的結(jié)尾,這種方式更易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四、將課本改編為課本劇,將晦澀抽象的文字變成生動的表演
一味地閱讀固然可以提高閱讀量、拓寬知識面、開闊視野,一定程度上能夠渲染情操,但文字只是文字而已,聲勢和擴張度遠遠沒有表演來得徹底和淋漓盡致。首先,對于長期習慣閱讀書本知識的學生來說,這種將課本改編成課本劇的行為本身就很有吸引力,能夠激發(fā)他們的極大注意力和興趣。其次,表演戲劇需要充分透徹地了解自己扮演的角色的心理和語言行為習慣。需要同學們真正讀懂文章中每一個角色的心理活動,了解他們的個性和風格,這種對角色的充分了解應建立在仔細研讀、深度思考、細心揣摩的基礎(chǔ)之上,對學生閱讀能力提出很高要求。當然,不僅靠學生的個人能力,教師在實際操作中還應給予學生適時點撥,避免學生因不理解文章角色和主題思想而出現(xiàn)倦怠心理。
五、授予學生正確的讀書方法,讓學生做到有目的地閱讀
不管是閱讀課本篇目還是課外篇目,很多同學都像無頭蒼蠅一樣盲目閱讀,看到哪一篇文章就讀哪一篇文章,翻到哪一頁就讀哪一頁,完全沒有自己的喜好和規(guī)劃,這種閱讀方式顯然不利于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幾種不同閱讀方法:走馬觀花式閱讀:讓學生快速閱讀文章每個段落的第一句話,對每篇文章的中心思想有個大概了解;快速瀏覽式閱讀:要求學生大致瀏覽全文,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大致概括出文章主題和中心思想,并且能基本概括出文章內(nèi)容;品味式閱讀:學生可以慢慢默讀全文,細細品味,慢慢咀嚼每一字、每一句,看到有感觸的地方甚至可以寫上批注和心得,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做到眼、口、手、心并用。這些閱讀方式雖然耗時最長,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課內(nèi)教學進度,但它的效果無疑是最好的,不僅能鍛煉學生安靜讀書的心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六、引導學生加強課外閱讀能力,拓展其閱讀面
一方面,初中生還處于成長期,思考問題比較簡單,思想比較單純,閱歷不豐富,知識面不廣泛,對于書籍閱讀多隨大流,泛泛而讀,對于如何選擇恰當?shù)臅私獠⒉粔蛏羁?。這就需要教師做好學生書籍閱讀的引導工作,教師可以為學生開書單,或者推薦學生閱讀某一個作家、某一類型的書籍,從而不至于使學生迷失閱讀方向,避免學生閱讀了很多雜書但閱讀能力完全沒有提高的情況。另一方面,學習的主體是學生,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部分學生形成了只要會背、能理解課內(nèi)書本知識和答題模式就可以輕松應對考試的心態(tài)。這種心態(tài)必將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提高和自身綜合發(fā)展,因此,教師要讓學生及時更新閱讀和學習觀念,讓學生意識到閱讀課外書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結(jié)語
閱讀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學生閱讀能力的強弱在一定意義上決定其語文水平的高低。因此,學生要想學好語文,必須提高閱讀能力,運用以上幾種方法中適合自己的方法閱讀。老師要想提高教學質(zhì)量,就需執(zhí)行上述對策對學生進行教學。簡言之,學生閱讀能力能否提高的關(guān)鍵在于學生和老師之間能否形成一種良性互動和交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需要教師狠抓和堅持督促,更需要學生有閱讀自覺性。這樣,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才能真正得到改善,素質(zhì)教育才會有良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郭艷.基于高效課堂下的語文教學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5,05:96.
[2]趙青端.怎樣培養(yǎng)學生學習初中語文的興趣[J].學周刊,2015,05:156.
[3]王翠翠.淺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科技展望,2014,22:75.
[4]賀秀英.初中語文教師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園,2015,04:135.
[5]賈素菊.淺談中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2,2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