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忠明 張洪星
摘要: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才能夠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而在化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想讓學生快速有效的掌握好化學知識,進行相關的化學實驗教學就非常有必要了。進行化學實驗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且能夠有效的集中學生課堂上的注意力,使得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充分的認識,從而提升了教學效率。因此,本文將針對初中化學教學中化學實驗的應用進行初步的探究,希望能夠為有關人士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化學教學;趣味化學實驗;應用探究
前言
初中的化學課程和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與實驗設計關系密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一些操作簡便安全且具有趣味性的小實驗,可以有效的提升課堂氣氛的活躍度,也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可以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洞察力。教師在化學教學時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的實際情況,合理的設計化學小實驗,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其中,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升教師的教學效果,同時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升化學教學的質(zhì)量。
一、開展化學實驗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化學教師的教學方式過于落后
因為化學實驗本身是具有一定的危險性的,教師在化學課堂上為了順利的進行實驗演示,在整個的實驗過程中非常的小心翼翼,有些甚至不讓學生抵近觀察。教師采用這種落后的教學方式雖然保障了學生的安全,也成功的完成了演示實驗,但是整個化學實驗的進行過程,學生參與力度不足,極容易使學生對于學習化學知識失去熱情。
(二)教師在課堂上開展化學實驗的經(jīng)驗不足
在傳統(tǒng)的化學教學中,教師都是秉承著嚴肅安全的教學理念進行知識的講授,化學小實驗設計的較少,這就導致了化學教師缺乏開展相關的趣味性化學實驗的經(jīng)驗不足,無法有效的將課堂上的化學知識融入到實驗教學當中。教師也想開展相關的化學實驗但是由于自身的經(jīng)驗不足而導致實驗失敗,會致使學生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產(chǎn)生不信任的心理。
(三)學生參與化學實驗不積極
即使有些化學教師在課堂上開展了相關的帶有趣味性的化學實驗,但是學生長期都處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形成了固定思維模式,短時間無法有效的改變。學生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只是圍繞著老師的思路,并且記錄了太多的課堂筆記,缺乏和教師進行有效的互動。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趣味化學實驗運用的有效策略
(一)由化學實驗引入課題以此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初中生是在初三才接觸化學這門學科,但是教材中學習的內(nèi)容和實驗現(xiàn)象確實人們?nèi)粘I钪薪?jīng)常見到的。因此,化學教師在開始化學課程教學時,就需要利用一些有趣的化學小實驗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還能讓學生對于新學科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例如,教師可以在化學教學的第一課就設計一個“燒不壞的毛巾”的化學小實驗:首先是把一塊毛巾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燒杯中酒精是有酒精和水以 4:1 的比例制成)然后用坩堝鉗將毛巾取出來再用火柴點燃,最后可以查看實驗的結果。此時,學生就會發(fā)現(xiàn),雖然毛巾上著火了,但是火熄滅之后毛巾依然是完好的。引入這個實驗就是想讓學生明白化學其實就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
(二)通過課外實驗來增強學生對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初中生在接觸化學這門新學科時需要記憶諸多的基本知識,入物質(zhì)的名稱,符號及元素符號等等,而這種對符號進行記憶的過程也是初中生將化學物質(zhì)進行符號化的過程,在思維上是形象思維轉(zhuǎn)變成抽象思維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指導,不能夠停留在表面的說教上,提升學生對于化學的興趣。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課外實驗來增加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掌握程度。
例如,教師講授“營養(yǎng)物質(zhì)”這個知識點時,就可以設計自制豆腐這個課外小實驗,讓學生在自己的家中,將水和黃豆進行混合靜置24小時,之后用豆?jié){機將其打碎,最后將其過濾在得到的豆?jié){中加鹽后放于方形器皿中一段時間,最后就能夠獲得豆腐。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黃豆和水的比列是1:1。這個課外小實驗簡便安全,又和學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有助于學生對化學的神奇有充分的了解。
(三)教師通過化學實驗把抽象變成直觀
學生在學習化學的過程中,對其中繁多的化學公式和實驗現(xiàn)象的記憶會使得學生失去本就有限的學習耐心,對于事業(yè)結果的記憶會起到不好的作用。所以,教師可以在進行內(nèi)容講述時將相應的化學實驗應用其中,這能夠極大的活躍課堂教學氛圍,讓學生對于教材的知識有了直觀的感受,便于學生理解。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滴水生紫煙”這個化學實驗來講解化合反應這一知識點,可以讓學生對于單質(zhì)狀態(tài)的鋅與碘及在加入水的反應現(xiàn)象,讓學生以此來判斷化學的反應形式及方法。此外,在學習分解實驗時,教師又能夠利用“火山噴發(fā)”實驗來讓學生直觀的感受到重鉻酸鉀分解時的實驗現(xiàn)象,促使學生對于分解反應有了深刻直觀的理解,加深學生對于本知識點的記憶。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師在初中課堂上進行化學實驗,能夠大大的提高初中化學教學的質(zhì)量,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學習能力,促進化學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以此來推我國現(xiàn)代動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陳敏,盧其明,羅志剛.化學開放實驗教學綠色化的探索與實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32(04):135-139
[2]萬堅,宋丹丹,涂海洋,田德美,王成剛,李武克.在基礎化學實驗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2,29(05):166-1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