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芳
摘要: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初中語文特點,制定出具有漸進性的閱讀目標,最終達到整體目標的順利完成。這樣的漸進性目標會給學生更多的信心,為實現(xiàn)高效閱讀教學奠定基礎。
關鍵詞:初中語文;漸進式;現(xiàn)代文閱讀
一、加強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意義
(一)是初中學生認識世界的重要途徑
現(xiàn)代文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綜合實力的重要途徑。由于初中生的年齡特點,他們的生活實踐和經(jīng)歷非常有限。通過對文學作品的閱讀,學生可以獲取更多知識,更加深入地了解社會,使情操得到陶冶,思維得到啟發(fā)。
(二)是提高語文成績的重要途徑
語文的知識面比較廣泛,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延伸性,現(xiàn)代文閱讀正體現(xiàn)了這些特點。在語文考試中,現(xiàn)代文閱讀占有很重的分量,但是很多學生往往在閱讀理解上失分較多。教師要把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作為重點,以提高學生的語文成績。同時,對作品的理解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一種方法,學生在理解方面越來越強,就意味著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觀察能力、判斷能力的提高。
(三)是培養(yǎng)學生高尚情操的重要途徑
新課改實施以來,學生的情感表達成為了教育所關注的問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情感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形成積極樂觀的情感意識。文學作品中都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學生通過對文學作品的理解和欣賞,肯定會在思想意識上有所進步。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升,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重點和情感,使他們的思維得到開拓,在學到知識的同時,提升整體素質(zhì)。
二、堅持閱讀目標的漸進
(一)結合初中語文教材制定漸進閱讀總目標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材由很多文章組成,但是這些文章并沒有體現(xiàn)漸進性。所以,為了學生能有系統(tǒng)地學習語文,教師要把漸進性閱讀滲透到教學中去,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和學習。首先,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了解教材的寫作特點,依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已有的閱讀理解水平制定出合理的閱讀目標,然后列出漸進式的教學提綱,并在閱讀教學中真正實現(xiàn)。另外,在漸進性閱讀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要抓住閱讀的重點,并由淺入深,由少到多,依次進行教學。事實證明,漸進式閱讀教學不能急于求成,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二)結合教材單元制定漸進閱讀單元目標
初中語文教材主要是以主題不同來劃分單元,單元之間的銜接性和連貫性不明顯。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制定漸進式的閱讀目標。首先,教師在制訂閱讀計劃時要考慮到漸進性閱讀的原則,要體現(xiàn)層次性,使學生的能力由小到大,逐漸提高。另外,單元目標分解是漸進式閱讀的重要方法,教師要考慮到每個單元的閱讀特點和教學目的,把閱讀方法的講解、練習與閱讀的基礎知識滲透到單元教學中去。在教學重點、難點時,可以通過學生的討論探究、互動合作等方法完成制定的教學目標。最后,教師要因人而異,關注學困生的發(fā)展。漸進性的教學具有很強的銜接性,所以教師要針對不同的情況和水平給予學生幫助,加以輔導,使那些能力較弱的學生也能打下良好的基礎,進而促進漸進式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xiàn)。
(三)結合文本內(nèi)容制定漸進閱讀課時目標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的文本制定不同的漸進性教學目標,目標的制定影響著教學的效果。因此,教師要把握好文本的不同特點,制定不同的閱讀目標,重視學生對文章語言特點的理解和感悟,讓他們學會把握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
教師在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實踐中要把握閱讀的目標,并把這些目標和學生的閱讀活動相聯(lián)系,在教學中應注重學生的自主探討,避免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方式。在漸進式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真正體會文章的情感和內(nèi)涵,利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以達到現(xiàn)代文閱讀教學漸進式目標。
三、提高學生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
(一)初讀材料,把握作者寫作思路
當學生看到一篇文章的時候,首先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帶著欣賞的情感去了解作品,先以瀏覽的閱讀方式了解題目、作者、內(nèi)容、作者的寫作思路和情感,找出文章的結構和線索,和作者在思想和情感上產(chǎn)生共鳴,受到啟發(fā),在腦海中對文章要有總體的印象。這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就會做到心中有數(shù),從而提高對文章理解的準確性。
(二)再讀材料,整體把握文章主旨
在學生初步了解作者寫作思路和情感的情況后,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帶著課后的問題進行細讀,根據(jù)問題要求對文章內(nèi)容的閱讀做到有的放矢,找到和問題有關的詞句片段,有計劃、有目的地去閱讀理解,細致分析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三)找準切入點,進行有效答題
準確理解和分析現(xiàn)代文的關鍵在于審題。審題時,要根據(jù)題干明確題目的要求。題干一般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個是作者所表達的意思,一個是命題者所表達的意思,只要學生認真讀題,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都限定在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中。這樣學生可以根據(jù)題目的要求,找到答案在文章中的位置,只要找準切入點,然后抓住關鍵的字、詞、句認真揣摩,就能準確無誤地找到答案。
在閱讀理解中,學生要對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解答。說明文閱讀理解需要學生從說明方法和說明順序、說明結構和說明對象去考慮;記敘文要根據(jù)文章的內(nèi)容找到敘述的對象、語言特點、敘述順序等要素,還需要重點賞析文章中的重點語句,能概況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并進行縮寫、續(xù)寫和仿寫。不管是哪一種體裁,都要注意文章的結構和具有提示性的詞語,因為從這些詞語中可以獲取更多的重要信息,是解答問題的關鍵。
(四)立足全局結構,細化局部內(nèi)容
閱讀一篇作品首先要做到能準確把握文章的大概內(nèi)容,在此基礎上進行賞析,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以及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這樣才能真正把握作品。但是,只對文章整體把握還不夠,還需要精雕細琢,細細品味,通過細節(jié)處的描寫,體會人物的情感。因此,要想準確地理解現(xiàn)代文,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在了解作者表達情感的基礎上去品讀。
(五)增強文化意識,深化思想認識
初中語文教材可以使學生認識中國的文化,汲取很多的文化養(yǎng)料,形成正確的文化觀。如果學生在作品理解過程中,和作者的情感能產(chǎn)生共鳴,體會到各種文化精神,那么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必定會得到提升。語文素養(yǎng)對學生的現(xiàn)代文閱讀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是內(nèi)在的,而閱讀技巧是外在的。所以,作為語文教師,一定要貫徹實施素質(zhì)教育,把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作為教學的重點,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的思維得到發(fā)散。
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是初中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是學生學好語文和提高成績的關鍵。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自身為主導,根據(jù)學生的實際,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法和目標,不斷學習,不斷探索和實踐,不斷總結和反思,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適應素質(zhì)教育下語文教學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