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大年
摘 要: 現(xiàn)代文閱讀是語文高考考查的重點。作答現(xiàn)代文閱讀理解試題,既要立足知識,又要講求規(guī)范;既要總結共性,把握規(guī)律,又要尋求個性,因文制宜;既要宏觀把握,又要注重細節(jié);既要善于置身文境,披文入情,又要“冷眼旁觀”,客觀評析。
關鍵詞: 語文高考 現(xiàn)代文閱讀 應試策略
現(xiàn)代文閱讀是語文高考考查的重點。掌握一定的現(xiàn)代文閱讀應試策略,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現(xiàn)代文閱讀應試成績,而且可以將其運用到日常閱讀中,不斷提升學生的閱讀鑒賞水平。
一、立足知識,講求規(guī)范
1.夯實知識基礎,力求言之有物。
解答現(xiàn)代文閱讀題,必須掌握和積累一定的文本閱讀基礎知識,這是學生解答閱讀理解試題的根本,也是高考考查的重點。如文學類文本中??嫉母黝愇膶W體裁及其基本特征、核心要素,文章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等。學生必須明確各自包括哪些手法,這些手法中哪些屬于???、易考的。同時,對每種具體手法的定義、特征及常用模式乃至典型例子都應了然于胸。高考所涉及的現(xiàn)代文閱讀題材雖然有大致趨向和總體限定,但具體內容千變萬化。不斷夯實文本閱讀的知識基礎是應對各種變化的根本方法——不論考查的文本內容如何變化,學生總能依托知識的根基尋求應對之策。
現(xiàn)代文閱讀考查面雖然很廣,但有內在的知識體系和具體考查點(試卷采分點)。在語文考試中,對閱讀知識的掌握集中體現(xiàn)在運用專業(yè)術語答題上。許多學生在語文考試中有這樣的體會:自己作答內容所表達的意思與其他同學的答案基本一樣,但得分低很多,出現(xiàn)“得勢不得分”的現(xiàn)象。究其原因,往往是未用專業(yè)術語答題所致。學生在作答試題時,要盡快從個人知識儲備中找到對應知識點,并用術語準確表述,才能取得較高分數(shù)。
2.善用方法技巧,力求規(guī)范嚴謹。
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所設主觀題既考查學生對文本的閱讀理解能力,更考查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答題規(guī)范程度。解答主觀題不僅要言之有物,還要力求規(guī)范嚴謹、言之有序,做到準確、簡明、連貫、嚴密、得體。首先,應分清主次,按核心內容、次要內容、補充內容依次作答,不同要點之間應標明序號或分隔符號,以示區(qū)分。其次,要做到書寫工整,書寫是語文主觀題的“門面”,雖然不直接計入試題總分,但實實在在地影響著學生的得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考實行網(wǎng)上閱卷之后,試卷由紙質改為圖片通過電腦呈現(xiàn)在閱卷老師面前,并可實現(xiàn)自由縮放。受到視覺因素影響,學生書寫的優(yōu)缺點往往會被放大。學生要高度重視書寫因素并堅持訓練,即便達不到美觀漂亮,至少也應清晰工整。再次,作答前應深思熟慮,“胸有成竹”。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主觀題設有固定答題區(qū)域,個別修改無傷大雅,一旦大面積出錯,要修改就非常困難。網(wǎng)上閱卷時,時常遇到學生答完題后又全部刪涂、重新作答的情況,導致整個答題區(qū)域凌亂不堪甚至再無可寫空間而白白失分。學生在作答時,一定要預思內容,想好再寫,養(yǎng)成思定而動的良好習慣。
二、總結共性,把握規(guī)律,尋求個性,因文制宜
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有共性,如所涉文學類文本、實用類文本、論述類文章的體裁基本穩(wěn)定;各類文本考查題型及分值基本穩(wěn)定;各題目考查重心及相關知識點范圍基本穩(wěn)定……同樣,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也有個性,如每篇文章的內容始終變化;每種題型中考查的知識點總在變換;每年,總會在原有出題方式、出題類型的基礎上尋求適當變化和創(chuàng)新……
對學生而言,了解并掌握試題共性,把握其規(guī)律,在面對新題時,可以輕松解決一些簡易問題或常見問題,取得相應分數(shù),并能有效節(jié)省時間。但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大多數(shù)題目均要求學生結合文本對相關知識點進行具體分析,這就要求學生在總結共性的基礎上因文制宜,具體分析,探求其個性。
如高考全國卷所選實用類文本閱讀,近幾年多以人物傳記為主,且選材導向性明顯。多為矢志鉆研、勇攀高峰的科學家,潛心治學、力求深廣的學者,立德樹人、遠見卓識的教育家,勇于擔當、追求卓越的業(yè)界楷模,等等。他們身上有很多共性:均在相關領域成果豐碩、功勛卓著,均是勤奮努力、意志堅定、敏于為事,勇于追求才取得輝煌成就,均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和家國情懷,值得我們欽敬……把握這些共性,既對學生做題有借鑒參照之效,更對他們的人生成長有價值引領之益。同時,學生要考慮傳主人生道路的個性,使所答題目不是脫離文本泛泛而言,而是因人而異,“量體裁衣”,句有所指。
三、大處著眼,宏觀把握,小處著手,注重細節(jié)
現(xiàn)代文閱讀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文中重要概念含義、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能力,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以及對文章內容進行分析綜合、鑒賞探究的能力。既涉及對文章的宏觀認知,又涉及對細節(jié)的微觀把握。
分析關鍵字詞的含義,常涉及其所在句子、段落或篇章的語境;探究關鍵句子的意義或作用,往往需結合上下文乃至全篇理解。學生在做題之前,要樹立宏觀意識,從大處著眼,了解文章脈絡、背景、基本觀點、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傾向等,在對文章有整體認知的情況下考慮細節(jié),避免張冠李戴、以偏概全。
在對細節(jié)的把握上,要充分考慮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理清因果、條件、程度、范圍、是非、主次、時態(tài)、對象等具體要素,才能辨別同異對錯,有所區(qū)分。
宏觀把握,可以保證方向,明確范圍;注重細節(jié),可以精確理解,深入探究。二者相結合,才能使現(xiàn)代文閱讀提取信息不重不漏,理解概念不偏不倚,賞析文章有的放矢,才能提高解答的準確性。
四、置身文境,緣景明情,同理共鳴
從某種意義上講,閱讀,實際上是通過對文本的理解實現(xiàn)讀者和作者觀點的碰撞、思想的交流和情感的溝通。解答高考閱讀理解題目的過程,就是讀者、命題者與作者相互對話、合心統(tǒng)理、尋找共鳴的過程。學生在做閱讀理解時要置身文境,換位思考,站在作者或命題者的角度思考相關問題,了解作者情感。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當我們轉換思維視角和身份角色再閱讀文本時,一些原來毫無頭緒的問題會相對明朗而容易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在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中,置身文境、尋找共鳴是為了更好地理解文意,但由此衍生出來的其他思考則應暫且擱置,以免影響答題思路。一些學生在現(xiàn)代文閱讀時,遇到與自己的經(jīng)歷十分相似、觀點高度契合或情感有較大共鳴的文章,有時會沉溺于文章不可自拔,不僅浪費答題時間,而且影響整體發(fā)揮。因此,解答現(xiàn)代文閱讀,既要能深入文章,與作者、命題者溝通對話,又要能跳出文外,善于“冷眼旁觀”,方能客觀評析,全面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