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梅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與發(fā)展,在新課標思想的指導下,高中英語的閱讀教育不但要讓學生學會這一階段所要求的語言知識,更加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并在此基礎上發(fā)展學生的人際關系智能與自我認識智能。任務型教學法靈活的教學方式和以交際為目的的教育理論對高中階段英語閱讀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本文將結合任務型教學理念,對人教版高中英語閱讀課堂的教學進行簡要的討論。
【關鍵詞】任務教學 高中 英語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3-0100-01
高中英語閱讀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水平和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一個基本途徑。然而,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上,對于英語閱讀這一塊的教學內容,往往是老師教著費勁、學生學著困難,不但難以達到閱讀教學的目的,反而給學生后期的語言學習埋下了巨大的隱患。此時,在高中英語課堂中采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以“交際觀”為中心,以任務為基礎,讓學生在完成交際任務的過程中主動地學習和使用語言,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的教學目的。
一、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英語閱讀課堂
所謂任務型的課堂,就是要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任務的設置,讓學生在完成人的過程中語用自身的交際能力完成語言習得的過程。傳統(tǒng)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思想一直存在一個誤區(qū),那就是語言是一種知識,可以通過語言知識的學習掌握一門語言,因此在課堂上教師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與經(jīng)歷分析單詞的用法、從句的模式、文章的結構等,而忽略了語言最本質的交際功能。而任務型教學則與之相反,提倡學生在課堂中通過自主地完成一定的任務,從而自然地、有目的地去學習語言。
這種教學思想思想下的閱讀課堂,不能再以教師對課本中的信息內容的復述與灌輸為中心,而是將學生放在主體的地位,將學生使用英語完成交際任務作為主要手段。因此,任務型課堂中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語言學習與交際使用的動機。在這種動機的推動下,學生不再是坐在講臺下機械地記憶的被動學習者,而是要主動參與到語言習得的過程中去,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任務型教學在閱讀課堂中的應用
在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如何應用任務型的教學模式,下文筆者將結合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2》unit 3中reading部分《Who am I》的教學實踐來進行簡要的闡述。
1.閱讀前任務
在閱讀開始之前,教學任務主要目的就是要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欲望。因此,在閱讀前l(fā)ead-in和warm-up的部分中,教師可以從最貼近學生愛好與生活的簡單任務開始。
任務一:討論一下身邊的電子設備。
教師在這個任務環(huán)節(jié)中通過一些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見的電子產(chǎn)品,如PC、laptop、PDA、smart phone等,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在同學間、師生間展開討論,讓學生通過一些簡單的句子如“Do you have a smart phone?”,“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AI robot?”等增加學生閱讀相關的詞匯量,為展開閱讀做好準備工作。
任務二:讓學生談論一下使用電腦的感受。
在這個任務中,教師可以要求結合學生自身的經(jīng)驗和之前所學的語言技能與知識,并根據(jù)學生的語言能力在交際過程中給予一定指導。如由教師提出問題“Have you ever used a computer and when?”,并根據(jù)學生的回答逐步引導學生思考“How do you feel like using a computer?”,“What are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them?”、“In what ways does the computer make our life convenient?”等問題引導學生去一步步進行思考,讓學生帶著自身認識與問題進入到閱讀的過程中去。
2.閱讀中任務
課文內容的學習是閱讀課程的主體部分,在任務教學模式的課堂中,教師可以講課文閱讀拆分為三個任務來完成課堂教學。
任務一:泛讀任務
在這個任務中,學生要結合自己的語言水平對文章的大意進行略讀與歸納,并能夠找到文章中所講的主要內容與信息。如提示學生在泛讀的過程中要找到文中各個段落的大意,“the computer changes over time”“the change star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memory”“new applications have been found”,并且讓學生在師生、小組的互動中討論通過課文的閱讀得到了哪些新的信息內容。
任務二:精讀任務
在這一部分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關注更多的關于文章中細節(jié)的內容,如文章的結構、文章內的語言知識與作者的寫作意圖。因此,教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根據(jù)班級內不同學生的性格、語言水平設置多層側,有條理的任務形式幫助學生通過交際的方式完成學習任務。如“read and illustrate the time when changes took place in computer”,“read and tell what happened to its shape when the memory improved?”,“find the sentences that support the point that new applications have been found for computers.”
任務三:對文章的復述任務
在完成泛讀與精讀任務之后,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結合文章中所得到的信息內容和新的語言知識內容對文章的進行口頭上的復述。在復述的任務中,學生將課本中的語言知識、話語信息等內容在交際的過程中進行了內化,逐步轉變?yōu)榱俗陨淼恼Z言能力。
3.閱讀后任務
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不斷的進行練習與鞏固。因此,閱讀后任務在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同樣至關重要。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愛好與學習的主觀積極性,通過主題討論、感想發(fā)表、話題寫作等多種的任務形式,引導學生鞏固閱讀課堂上所學內容,從而逐步提高他們的語言綜合語用水平。
三、結語
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之下,教學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的關系由“講”和“聽”的對立關系轉變?yōu)檩o助引導者和主動學習者的互動關系。因此,任務型教學的課堂中教學手段更加靈活,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交際的機會,從而改變了沉悶壓抑的課堂氣氛,可以讓學生的思想更加活躍,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在不斷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增加了語言習得的自信和學習的興趣,使得這一階段學生在學習中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潛力得以發(fā)揮。這些優(yōu)勢都值得我們在平時的教學實踐中對任務型教學模式進行更深層次的使用與探索,讓英語閱讀課堂真正成為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地方。
參考文獻:
[1]謝篤瓊. 新高中英語閱讀課任務型教學法有效性研究[J]. 昭通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0,S1: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