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柳新
摘 要:雖然各大高等院校里都會開設相關的計算機學科,不過大部分學校都會出現對計算機學科不夠重視的情況,因此本文主要針對目前高校計算機學科中教學體系的現狀及問題作出了一系列的分析,并且結合這些問題提出相關的改革建議,希望能給計算機學科的教學體系改革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計算機學科;現狀;改革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5)06-386-01
學校的宗旨是培養(yǎng)綜合性人才,因此學校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注重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然而在我國大多數的高校中,對計算機學科的教學不夠重視,并且對計算機學科的實踐操作能力也不夠重視,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造能力和動手能力,因此計算機學科的教學體系改革是勢在必行,通過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開放式的實驗室教學方法、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等等方法來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學科的興趣和實踐操作能力。
一、計算機學科的教學現狀和問題
1、教師隊伍建設不夠強大
在我國計算機學科的教學隊伍中,教師技術水平嚴重存在著參差不齊的現象,許多學校的計算機教師是從社會上一些網絡技術人員招聘進來的,雖然有一定的計算機知識和計算機操作能力,但是教師不僅僅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知識,還要具有高效的教學能力,能夠將專業(yè)知識和技能用最合適的方法傳達給學生,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能接受和吸收計算機專業(yè)知識,而且很多高校計算機學科的實驗室沒有健全的評估制度、完整的考核體系以及先進的實驗設施等,這就導致教師教學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2、教學體系和教學方式過于陳舊
在教學的總學時中,計算機學科的實驗學時在所有的學科學時中所占的比例是最低之一,并且在教學過程中,課程的內容過于細化,在理論性的知識上花費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反而減少了計算機實驗的學時,并且大部分學校還實行封閉式的實驗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發(fā)[1]。
在教學方式上,教師一般是采取“照著葫蘆畫瓢”的教學模式來教導學生,學生僅僅只是機械式的模仿老師進行計算機演示,這種動手卻不動腦的學習方法只會挫傷學生實踐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不夠重視計算學科
許多高校由于對計算機學科不夠重視,再加上計算機學科的考核方式和評價方式比較單一,學時在所有學科中所占的比例較小,導致很多教師和學生都不重視計算機學科[2]。計算機的基地數量和規(guī)模都不夠大,并且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機會比較少,出現側重于理論知識,輕能力培養(yǎng)的現象,在畢業(yè)設計及相關的課程設計中,學校及教師對其質量的把關不夠,沒有針對學生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有效指導。
二、計算機學科教學體系改革的具體措施
1、提高教師隊伍建設的水平
在進行計算機技術人員招聘時需要進行理論、實踐技能與教學技能相結合的考核,招聘專業(yè)型的教師人才,提高整個計算機學科教師的層次和水平,并且對教師要不定時的進行相關的培訓、制定嚴格的考核制度以及賞罰分明的管理方法來激勵教師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建立優(yōu)質教師團隊,從而更好的服務于教學,服務于學生[3]。
2、注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
學校應該加大計算機學科實驗操作的學時,讓學生多參與實驗中去,培養(yǎng)他們的動手能力,這樣能使他們更深入的理解計算機學科的理論知識和提高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的思考能力[4]。同時學校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將封閉式的實驗教學改為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提供一個有著充裕時間和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
3、多元化教學方式
教學中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和教學手段,使教學方式多元化和豐富起來。例如在采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仿真技術等多種手段使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活力,并且可以利用網絡授課的方式將教學中各種有效的資源進行網絡共享,使學生們隨時隨地就可以進行學習,還可以設置一些計算機學科小組或討論論壇,這樣學生在遇到不懂或疑惑的地方可以在網絡上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既給學生提供了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也能高效的解決學習中的問題[5]。
4、完善計算機學科實驗室外部環(huán)境建設
計算機實驗室是提高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場所,因此計算機實驗室的設備和管理一定要具有先進性和人性化。不斷的引進先進的計算機設備和改善實驗條件,為學生提供一個有學習氛圍的環(huán)境。并且實驗室教學對實驗室設備、教師及學生制定一個合理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管理制度,為實驗室注入活力和生機,加強課程小組之間的學習交流和互動,從而使優(yōu)質的資源能夠進行共同分享與學習。
5、完善計算機學科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計算機學科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主要包括實驗教學、專業(yè)實習及社會實踐三部分[6]。在實驗教學中應該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通過自主合作以及研究性的學習來增強學生的實驗能力、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專業(yè)實習環(huán)節(jié)則是加強學生的論文設計、科研實踐等綜合知識的能力;在社會實踐中主要是讓學生面向社會,通過社會調查,技術推廣等環(huán)節(jié)使學生對自己的專業(yè)的現狀及前景有著更深入的了解,從而加強學生的適應能力和組織管理能力。
總而言之,計算機是一項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學校一定要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參與實踐計算機學科的教學中,而教師作為傳授解惑的傳承者,一定要加強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和實踐技能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技術人才為目標,不斷的提高學生計算機學科的專業(yè)技能,使我國的計算機學科更加的符合時代的要求。
參考文獻:
[1] 李文新.梅 宏.陳徐宗等.北京大學計算機學科的教學體系改革[J].中國大學教學,2008,(4):14-16.
[2] 沈維燕.竇如林.張穎等.高校開放式實驗教學在計算機學科中的研究[J].中國科技信息,2012,(13):192-193.
[3] 曲學樓.孫 聰.韓璐等.計算機學科創(chuàng)新實踐教學平臺的構建與探索[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10):164-167.
[4] 李石君.彭智勇.傅杰等.計算機學科雙語教學中的七個基本問題與解決途徑[J].計算機教育,2008,(8):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