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旭
摘 要:受應試教育體制的影響,當前的初中美術教師只關注學生對美術基礎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和掌握,所以,總是一貫采取注入式、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這就導致課堂氣氛顯得壓抑和沉悶,因此,教師必須對當前的美術教學方法進行完善和改革,以使學生樂于、善于投入到美術課程的學習中來。
關鍵詞:初中美術;趣味性;課堂導入;教學情境
下面,本文就從以下兩個方面,對提高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進行說明和闡述。
一、進行巧妙的課堂導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導入,作為一節(jié)課的起始環(huán)節(jié),對這節(jié)課的教學質量起著重要的決定作用。如果這個環(huán)節(jié)設計得精彩、巧妙,就可瞬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對即將學習的美術知識產(chǎn)生一種期待感,從而活躍課堂氣氛,增加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如,在教學《我為校園添色彩》時,在導入環(huán)節(jié),我先讓學生觀看了幾張家庭居室的設計圖和模型,并讓幾名學生談了談自己家的家居環(huán)境和家庭生活的溫馨之處,然后,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作為一名學生,我們大部分時間是在校園中度過,這里有敬愛的老師,有善良的伙伴,所以,校園就是我們的家,我們對待它應該就像對待我們自己家一樣,那么,你們想不想用我們的雙手和智慧將我們的校園布置得跟自己家一樣優(yōu)美溫馨呢?”這樣,我通過在導入環(huán)節(jié)引入學生身邊的因素,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迅速投入到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中。
二、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我們除了傳統(tǒng)教學工具粉筆和黑板外,還可引入其他輔助教學工具,如,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幻燈片、錄像、影片等方式,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以此刺激學生的視覺、聽覺等感官,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如,在教學《春天的暢想》時,我就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呈現(xiàn)了初春的景象,如麥苗兒像綠色地毯一樣鋪在田野上、群山連綿起伏變得蒼綠、小草悄悄鉆出地面像剛睡醒的胖娃娃……如此生動直觀的畫面,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的思維也跟隨畫面的呈現(xiàn),進入到了大自然中。這樣,我通過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使課堂氣氛變得輕松愉悅,有利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總之,我們要依據(jù)具體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特點,靈活、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教學策略,使初中美術課堂變得充滿活力和趣味性,從而讓班里每一位學生都愿意、樂于投入到美術學習活動中。
參考文獻:
王穎.初中美術愉快教學策略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2.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