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慶
【摘要】一年級孩子的沒有美術基礎,要想提高他們的繪畫能力,就要采取各種各樣的方法:1、激發(fā)學習美術的興趣,2、是利用多媒利,拓寬視野,豐富想象力,3、是教師的直觀演示,4、激勵評價,提高自信。
【關鍵詞】興趣 想象力 直觀演示 培養(yǎng)自信 教學效率
有人說上小學美術課很輕松,就是一座房子、一棵樹、一個太陽、一只鳥,其實不然。一年級的新生美術基礎差,課堂紀律松散,沒有學習的定性。怎樣才能讓他們才能讓他們對美術感興趣,想要學、要去學,提高教學效率,也使他們掌握一定的繪畫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我是從以下幾點入手的。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
我們常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只有對美術興趣盎然的兒童,才能表現(xiàn)出創(chuàng)造的欲望和熱情,才能使教學活動有效地進行,從而為后面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打下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可用猜謎語、猜一猜、比一比、賽一賽等,都是孩子們所喜歡的形式,比如我在上“誰畫的魚最大”,首先讓會畫魚的孩子到上黑板畫,比一比誰畫的魚漂亮,孩子們在黑板畫了各式的魚,然后請其他同學評價,從而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能力以及表達能力。接下來我說:“老師也想畫一條魚,你們想看嗎?”(老師在黑板畫)“老師畫的這條魚和小朋友們的有什么不同嗎?”“對,除了很大以外,魚身上還有許多美麗的花紋” 最后提出比賽要求:比一比誰畫的魚最大又漂亮。
二、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美術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活動,首先就是要讓孩子放飛心靈,開啟想象,才能有所創(chuàng)作。問題在于孩子們的生活經驗少,思維能力有限。教師運用多媒體為學生展于大量的圖片、資料,增長了他們的見視,開啟了他們的聯(lián)想,從而不僅發(fā)展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也提高了提高教學效果。比如:“畫汽車”這課,我通過讓學生欣賞各種款式的汽車的圖片,了解汽車的組成部分以及不同種類汽車的外形特點。說說自己想設計什么樣的車,有什么本領。接著我讓學生欣賞設計師設計的未來汽車、同齡小朋友的作品,提升了學生的想象空間,激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作的欲望。
三、教學演示,提高教學效率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許多老師認為直接的傳授己不可取,但對一年級孩子來說,沒有一點美術技能基礎,教師的直觀演示是最直接、最清楚的技能傳授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和思維能力,使孩子們在觀察的基礎上,再動腦分析,動手操作,從而手腦并用,印象深刻,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多彩的拉花》這課,因為孩子小,觀察力和領悟能力有限,為了行之有效的教學,我采用了直觀演示的方法。拉花剪法相同,但因為折法不同,會剪出不同樣式的拉花。為了演示的有效性,并且又使學生在此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新,我整節(jié)課分三個部分。
第一次演示:教師演示折、剪,學生的嘗試制作。
第二次演示:學生出現(xiàn)了問題,針對問題教師講解原因,并再次演示,加深學生掌握對剪的方法。
第三次演示:演示不同的折法,剪法相同,剪出樣式豐富的拉花 。
通過這三步,學生不僅學會的最基本的剪拉花的方法,還在老師的啟發(fā)下,創(chuàng)新的新的拉花樣式。
四、激勵評價,培養(yǎng)自信。
“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 激勵評價是課堂教學中的重要手段。對于小學生來說,常因為教師的一句贊揚的話欣喜若狂,竟而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如果在教學活動中一句欣賞性的評價再帶點小建議,就會收來更好的效果,比如 “你畫的真好,再多添加些內容,讓畫面再豐富些就更完美了”,“你的想象真豐富,涂色再均勻些就更漂亮了”,“你的畫真有創(chuàng)意,要是畫的再認真點就更好了”……,讓學生因為贊賞而把學習活動當作愉快的享受,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我想只有采取多樣的方式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學習變得積極、主動,這樣才能使學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有效的發(fā)展,從而才能提高美術課上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新課程課堂教學技能指導與訓練.小學美術》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