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
【摘要】項目教學是以項目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本文結合《大學計算機基礎》學科特點,設計出該課程的項目教學模式教學操作流程。
【關鍵字】大學計算機基礎項目教學法
一、項目教學模式分析
項目教學是一種基于問題的探究性學習模式,是對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一種革新,它要求學生在處理問題過程中相互協(xié)調、及時溝通,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尋求解決問題方案的能力。筆者通過對國內外項目教學的實施情況進行考察,總結項目教學模式大體上包括以下六個步驟:選定項目、計劃制定、活動探究、作品制作、成果交流和活動評價。
二、大學《計算機文化基礎》項目教學模式分析
筆者采用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大學計算機基礎》教材中第5章《演示文稿PowerPoint2010》內容進行項目教學模式分析,并簡述其實施過程。
1. 選定項目
在選定項目階段,按以下步驟進行:
(1)作品欣賞
向學生展示一個精心挑選的PowerPoint 2010作品,這個作品融匯了PowerPoint2010的絕大多數知識點,讓學生對PowerPoint 2010的各種功能有一個感官上的初步的認識,從而達到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的效果。
(2)明確學習內容
為了讓學生實現制作一個PowerPoint2010作品的目標,要求學生通過自學和查看資料解決以下問題:
以幻燈片為對象可進行如何進行插入、復制、移動、刪除等操作?
如何更換幻燈片版式?如何在幻燈片中.插入文本框、藝術字、圖片、剪貼畫、相冊、形狀、SmartArt圖形、影片或聲音等?
如何設置對象的動畫效果(包括進入、強調、退出)及動作路徑等?
如何設置幻燈片的切換效果、換片方式(如自動換片)及放映方式(如循環(huán)放映)
(3)確定要達到的目標
告知學生在這一章學習結束后,要完成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掌握PowerPoint2010的幻燈片及對象的相關操作
能力目標:熟練利用PowerPoint2010制作主題演示文稿
(4)確定項目
引導學生們展開討論,讓他們把對觀賞作品的感受大膽的說出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擇一個健康向上的主題做為自己的演示文稿主題。
2. 制定計劃
實踐課上教師按選定同一主題的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教師組織學生根據主題、小組成員的分工制定項目活動計劃和項目進度的詳細時間安排。小組內及小組之間可以互相討、互相借鑒。教師密切關注各小組的討論,對討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要及時加以解決,對討論中出現的錯誤理解要及時加以更正,保證討論過程的正確性和有效性。討論結束后,各小組就可以根據討論結果列出這個項目的詳細活動計劃和進度的詳細時間安排,并填寫“小組成員表”和“項目活動計劃表”。
3. 活動探究
各小組的成員根據前面的分工和做好的項目活動計劃表安排自己的工作,實際上就是每個學生進行獨立自主學習的開始。在處理自己分得的任務過程中,要求每個成員都要有積極的態(tài)度,認真分析自己的任務活動,決定采用什么樣的解決方案,在每個步驟中存在什么樣的問題。在認定方案可行后,按部就班的開始處理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這些問題可以通過查閱資料、和同學探討、向老師請教等多種方式解決。
經過活動探究,小組成員集中起來闡述各自工作的解決方案,討論整個項目的可行性實現方案。實際上,這一過程就是學生們相互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的過程。討論結束后,項目到底要完成一個什么樣的作品在小組成員的腦海中應該有一個明確藍圖。
4. 制作作品
實踐課上學生按之前確定的解決方案制作作品,作品制作階段一般比較順利,實際上是前面收集到的信息的一個錄入、修改、編輯、整理過程。
5. 成果交流
成果交流階段實際上是大家對這個階段努力學習的一個總結,也是對各小組工作的一個肯定。各小組可以推選代表給大家講解作品制作過程并進行現場演示。這一活動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演講交流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實現同學們所學知識和技能的共享。
6. 活動評價
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肯定學生的成績以增強學習信心;讓學生們發(fā)現自己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以樹立更加明確的學習目標。分為自評、互評:
自評:學習過程結束后,學生們首先要對自己是否掌握了學習內容做一個客觀評價,看看自己哪部分內容掌握了,哪部分內容還需要加強,因為自己對自己是否掌握了什么內容最清楚。
互評:主要是對小組成員在完成作品過程中的表現以及分配給他的任務的完成狀況作一個客觀評價,這里面要包括成員創(chuàng)新能力、協(xié)作能力、溝通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評價。
最后,教師要對學生們這一階段的工作做一個整體性的評價,這個評價包括學生作品的成績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
三、總結
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應用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有助于轉變學習態(tài)度、改善學習習慣,能夠提高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交流合作的能力。這種教學模式能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同時可激發(fā)學生多項能力的發(fā)展。由于本人的時間、精力和能力有限,尚存在一些問題有待進一步深入解決。
【參考文獻】
[1]任路平.案例教學法在高職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才智.2013,(15):15-17.
[2]趙希武,基于項目學習模式的未來教育的教學設計,教育技術研究,2006.2
[3]丁曉蔚.基于問題的學習(PBL)實施模型述評[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1,(01):22-25.
基金項目:本文系基金項目“PBL教學法與啟發(fā)式策略在《VB語言程序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JXJG-12-19-4)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