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玲
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注重的不僅是“讀”,還要讓學生能夠在文章閱讀中領悟作者的思想內容,從而培養(yǎng)小學生獨立思考的好習慣。在學生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能夠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本文通過對“以讀促悟,積淀小學語文素養(yǎng)”的作用進行分析,并對實現“以讀促悟,積淀小學語文素養(yǎng)”的方法進行總結,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關鍵詞:以讀促悟;小學語文;語文素養(yǎng)
文本、學生和教師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三個主體,三個主體相互影響。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僅依靠文本內容進行分析,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而是要按照“以閱讀為基礎,以閱讀促領悟”這一原則進行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選出重點詞句讓學生反復閱讀,層層深入,使學生領悟作者的思想,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從而在閱讀中提高感知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提升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
一、“以讀促悟,積淀小學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性
閱讀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尤其是在小學語文中。通過閱讀可以讓學生掌握文本的重點詞句;可以開拓學生思維,培養(yǎng)想象能力;還可以理解文章中心思想,表達自己的見解。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想象文章描繪的內容,并對其進行感悟,在感悟的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語言,提高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力。學生在閱讀中感悟文章內容,體會文中角色的情感,感悟文章主人公心理的變化,從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點,促進自身精神方面的提升。
二、實施“以讀促悟,積淀小學語文素養(yǎng)”的方法
1.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
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教學手段。優(yōu)秀的教學手段,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更有助于學生理解、品味和欣賞文章內容。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應用于教學之中。就小學生心理發(fā)展而言,動畫是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動畫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 在進行蘇教版小學語文中的《黃果樹瀑布》這一文教學時,由于多數學生未真正見過瀑布,因此,無法體會瀑布的特點。而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瀑布流淌的動畫,將原本抽象的瀑布變得更加具象,也有助于學生理解文章所描述的“瀑布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騰空而上……”這一壯觀景象。同時,讓學生尋找文中展現黃果樹瀑布氣勢雄渾的詞句,使學生能深刻地領悟文章內容和中心思想。
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有助于學生把握各個人物性格特點,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在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yǎng)。
2.制訂針對性的閱讀方案
隨著我國教育的改革,國家大力提倡“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目標,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閱讀的好習慣,并形成自己的見解。例如,在進行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的《蒲公英》這一文章教學時,教師讓學生自讀課文,并在閱讀過程中,找出重點詞句,并反復閱讀自己喜歡的詞句。在學生自讀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輕松的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自由閱讀,有目的地去領悟文章內容。閱讀結束后,教師應要求學生就閱讀的感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實現深入體會中心思想的目的,積淀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
3.多種手段進行閱讀評價
良好的評價有助于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yǎng),讓學生不僅能夠在課堂完成閱讀,還可以在課后自主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在對學生的閱讀進行評價時,要保證評價的正確性。同時,要適度給予學生鼓勵和贊賞,促進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升。在評價閱讀能力較差的學生時,可以采用詼諧幽默的語言給予指導,讓學生明白自身存在的不足。還要予以鼓勵,讓學生在輕松的教學環(huán)境中,深刻體會文章中心思想,從而實現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目的。
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點部分,影響著整個小學語文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本著“以讀促悟,積淀小學素養(yǎng)”為原則,采用多媒體教學、分角色朗讀等多種教學手段,并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有針對性的閱讀方案。在閱讀評價中,做到靈活評價,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養(yǎng)成學生獨立閱讀的習慣,促進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杜亞楠.淺析中小學語文教學視覺素養(yǎng)教育[J].求知導刊,2015(08):127.
[2]沈衛(wèi)東.以讀促悟,積淀小學語文素養(yǎng)[J].文理導航(下旬刊),2013(18):33.
(作者單位:江蘇省豐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