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媛
摘要:聲樂教育是一門比較特殊的學科,因為其中的許多問題都難以用具體的方式有效表達出來。聲樂教育中的技術訓練與其他表演藝術教學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其表現(xiàn)手法也不夠直觀。文章立足于聲樂教育中技術訓練與素質培養(yǎng)現(xiàn)狀,主要分析了加強聲樂教育中的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的策略。
關鍵詞:聲樂教育 技術訓練 素質培養(yǎng) 教學現(xiàn)狀 教學策略
對于聲樂教育,在鍛煉技術的同時,還需要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因為聲樂教學除了是一種音樂教學活動之外,更多的還是一種文化和精神的傳承過程,演唱這個過程既需要技術手段,同時也需要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來支撐。本文主要就聲樂教育中的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進行了簡要的分析,旨在能夠有效提高聲樂教育教學效率,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一、聲樂教育中技術訓練與素質培養(yǎng)現(xiàn)狀
(一)學校重視力度不夠,教學缺少有效性
當前,在許多學校中,由于學校對于聲樂教學中技術訓練與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視力度不夠,導致缺少對這方面教學工作的調研,這樣就會使整個學校對二者的有效結合都沒有足夠的重視,在開展教學實際活動的時候,學生只學習了怎樣演唱歌曲,但是在真正演唱的時候,由于缺少相關的素質培養(yǎng),學生在演唱的時候不能夠很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所以在缺少真實情感融入的基礎上,學生演唱出來的歌曲也就不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由此可以看出,在學校缺少對相關教學明確要求的基礎上,聲樂教學很難保證教學有效性,從而影響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的養(yǎng)成。
(二)教師專業(yè)素質不高,教學質量受限
在聲樂教育中,進行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教師的專業(yè)素質不高。教師本身有效結合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的能力就不高,這樣就會使教學難以高水平的開展,教師缺少指揮學生有效學習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認識不到怎么在聲樂教學中有效結合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這樣就會導致教師很少開展相關方面的鍛煉,一味的注重提高學生的聲樂技巧。這樣,即使學生能夠按照要求完整地進行演唱,那么也會缺少真正的歌曲韻味,從而影響演唱的質量和水平。
(三)學生不能夠很好地理解聲樂教學中的技術訓練和素質提高
由于學校對于相關方面的重視力度不足,同時加上教師的專業(yè)能力比較差,這樣就會使學生對于聲樂學習中的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沒有一個很好的理解,最終影響學習的效率。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學生由于缺乏專業(yè)的音樂基礎,同時加上自身整體能力的限制,所以學生很難同時在聲樂學習中認識到技術訓練和素質教育的重要性,甚至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只知道學習聲樂演唱的技巧,從而忽略了綜合素質的提高。這樣只能夠導致即使最后學生學會了演唱技巧,那么也會在缺少素養(yǎng)體現(xiàn)的情況下演唱水平受到影響,不能夠真正打動聽眾的心。
二、加強聲樂教育中的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的策略
(一)加強學生對于聲樂教育中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的認識
通常在聲樂教學實踐過程中,會使用比較多的技術手段,通過有效的技術手段,從而保證聲樂教學的水平。其實,在運用技術手段的同時,還可以融入素質教育的理念,使學生能夠在進行聲樂技術訓練的同時,其素質教育能夠受到有效的培養(yǎng)。想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有效結合技術和素養(yǎng),養(yǎng)成一種積極結合素質教育和技術訓練的意識,并且進行有針對性的合計和巧妙的安排。例如,在講解歌唱聲音的方向的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有一部分人會認為歌唱的方向是向前的,氣息用力的方向是向后的。但是我們應該認識到,在實際的聲樂學習過程中,我們會面臨風格迥異音樂作品,所以在歌唱的時候,就很難保證發(fā)出的聲音是向前還是向后,因為在演唱的過程中這些因素都是有可能發(fā)生變化的。同時,如果具有基本的音樂常識就應該知道,帶有深厚情感的演唱的時候,聲音就會適當向前,而演唱一些比較莊嚴的歌曲的時候,元音形成的位置就會相對靠后。并且在歌唱過程中,做到聲情并茂使演唱的最高境界,也是所有音樂演唱者追求的最終目標。聲情并茂主要包含兩個部分,首先就是聲音,這個主要就是指演唱者的發(fā)聲技術,而情指的就是演唱者對于音樂作品的理解和對其內容深情地表達。所以,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僅僅重視學生的技術方法,而忽略其素質培養(yǎng),那么就使表達出來的音樂只有聲、沒有情。所以,教師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使其能夠認識到在聲樂學習過程中,進行基本的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一樣重要,只有很好地結合這二者,有效利用二者之間的關系,才能夠保證聲樂學習的效率,從而實現(xiàn)自身聲樂能力的真正提高。
(二)深入了解聲樂教育的內部規(guī)律
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在做好技術訓練工作的基礎上,只有更好地了解聲樂藝術和教育的發(fā)展規(guī)律,才能夠兼顧素質培養(yǎng)。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的實踐中,應該重視對于之前在教學過程中積累的教學經驗,從不斷的教學實踐中來找到提高教學的方法。由于在我國音樂教學過程中,向來都比較重視音樂教學經驗的積累,為的就是能夠更好地了解作品,從而進行深情的演唱。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對于新的音樂作品是否有明確的認識,卻很少有人思考這個問題。例如,在關于課前演練曲目屬不屬于新曲上,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沒有把其當成是真正的曲來進行教授。因為如果教師把這個練聲曲當成是一副新的作品來練習的話,就會受到更多的成效。因為把其當成是新曲來練習,就需要在考慮練習技巧的同時,還需要融入素質相關的因素。這樣學生就既能夠學習到音樂技巧,還能夠掌握其中的情感運用。這一點在有經驗的教師身上就體現(xiàn)的非常明顯。如果比較有經驗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他們就會要求學生按照標準學習音樂的要求來學習練習曲。所以,我們應該認識到,在學習聲樂的時候,除了需要下功夫進行學習之外,還需要靠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中,只有經常長時間的磨練,才能夠使技術訓練與素質培養(yǎng)很好地結合在一起。一般來說,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注重練習演唱技巧,也就是表達音樂的方法。只有手下具備這個能力,在能夠在學習中更好地理解作品所要表達的情感。我們必須要認識到,演唱者能夠把一首音樂完美地表達出來,除了需要其基本的音樂技巧之外,還需要其具有基本的音樂素養(yǎng)。只有保證其具有較高的音樂素養(yǎng),同時加強高超的演唱技術,才能夠使其在演唱音樂的時候進行有效的再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出一種帶有自己真實情感的音樂,從而受到更多觀眾的喜愛。
(三)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
由于教師的專業(yè)素質和能力對于音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所以應該注重提高教師的音樂專業(yè)素質,提高其教學水平,從而保證在聲樂教育中,學生能夠接收到科學的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起到很好的聲樂教學效果。這就需要學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考核,應該提高聲樂教師的入門高度,使一些具有豐富專業(yè)知識,能夠教會學生演唱技巧,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質的教師進入聲樂教學崗位,從而有效保證聲樂教學教師隊伍建設。還有就是對于相關教學的調研工作,督促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yè)能力,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在聲樂教學實踐中注重結合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有效提高演唱的能力和水平。同時,教師自身也應該注重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多參加一些公開課,向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請教教學經驗。重視在網絡上進行相關的學習,購買一些書籍,專門學習有效結合聲樂教學中的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從而使其能夠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把自己所學習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從而保證聲樂教學的有效性。
(四)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科學結合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的過程中,有一點需要我們特別注意,那就是在教學過程中建立起一種良好的師生互動的歡喜,從而使教學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許多學生可以接觸到了更加寬闊的信息資源,由于學生擁有豐富的信息來源,學習的環(huán)境比較好,所以教師知道的一些知識學生也有所了解,這樣就對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需要教師能夠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與學生建立緊密的聯(lián)系,保持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形成有效的互動模式,營造一種良好的互相學習氛圍,從而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如果學生與教師之間能夠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那么就能夠使學生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學生能夠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充分利用在音樂學習過程中,這樣就能夠直接影響聲樂教學的效率。同時,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還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活動得到更多的支持。因為演唱與人的大腦有著密切的關系,在精神得到激發(fā)的時候發(fā)聲的器官也會變得更加積極性,這樣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地配合教師開展教學工作。通過師生之間有效的互動,針對學習的音樂作品,教師能夠和學生進行有效的溝通和交流,既保證了教會學生基本的音樂技巧。同時還能夠通過互動,使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得到有效的提升,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三、結語
綜上所述,由于聲樂教學的特殊性,所以要求教師對學生既要進行有效的技術鍛煉,同時還應該加強音樂素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保證其能夠在聲樂學習中獲得更加豐富的知識,能夠更加完美地演唱音樂曲目。這就需要提高對于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相結合的認識,加強對于聲樂教學內部規(guī)律的挖掘,同時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保證聲樂教學能夠更加有效地開展。并且在科學結合技術訓練和素質培養(yǎng)的基礎上,有效提高學生的聲樂能力,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肖英群.高師聲樂教育現(xiàn)狀與改革探微[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3,(01).
[2]周蕾.中職聲樂教育的現(xiàn)狀、問題和解決方法[J].學子(教育新理念),2014,(07).
[3]邱豐.聲樂教育在通識教育中的功效研究[J].音樂時空,2013,(14).
[4]托漢·斯馬古力.聲樂教育中聲音基礎訓練與個性創(chuàng)造的關系[J].中國音樂,2007,(03).
[5]夏艷萍.唱好先要說好——聲樂教學中“以說助唱”訓練法的研究[J].人民音樂,2010,(09).
[6]馬振彪.聲樂教育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中國集體經濟,2010,(25).
[7]于浩.淺談國內高等聲樂教育的現(xiàn)狀[J].文學界(理論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