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鳳瀾
【摘要】新課改條件下,高考對學生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本文就高考強調的命題理念進行分析,從不同角度提高學生的學科能力,以適應新的高考要求。
【關鍵詞】學科能力 思維能力 閱讀能力
近幾年來,全國各地紛紛開始進行新課程改革,而我省2009年也迎來了課改以后的第一年高考,許多學生做新課標試卷的感覺就是:背過的東西派不上用場,不知道如何使用,認為白背了。這種現象是正常的。新課程高考強調的一個命題理念是:要以問題為中心,運用新材料,創(chuàng)設新情景,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政治學科意識,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提高正確的政治認識和判斷能力。所以僅憑死記硬背是解決不了新課標試卷中的問題的。
新形勢下的高考,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學科能力,用特定的政治思維和政治方法來解決問題,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而試卷中的新材料、新角度的試題,又需要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
學生政治思維能力包括:政治的分析和解釋能力;政治問題的分析和做出決定的能力;政治的領悟能力;政治學科特有的思維方式。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對我們的政治教學將起到重要作用。
我們如何應對呢?首先,依據自己的理解將教材與材料中涉及的相關因素結合在一起。分析材料時,理清材料中所反映的內容,緊密聯系課本知識,要緊貼教材,答出自己所熟悉的課本內容。其次,運用發(fā)散思維啟發(fā)學生,發(fā)散思維不等于漫無邊際的回答,并非是脫離課本知識。問題作答時通過一個角度與現實相聯系,優(yōu)先考慮與基礎知識聯系最密切的內容寫入答案。回答時我們應該直接切中要點。如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回答關于民生問題,:首先回答我國的國體,其次答政府的性質、宗旨、原則、職能等問題。
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活動,是提高學生政治思維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通過教學中老師有針對性的提問、學生回答、解決問題,使學生不由自主地思考問題,積極參與到課堂討論中。這就要求老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討論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
在政治思維的培養(yǎng)中,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只有讓學生真正掌握了政治學科的思維方法,才算最終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政治思維能力。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課堂討論,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有很大幫助,通過開展討論,學生不僅談論對問題的理解,而且闡述自己所以這樣認識的理由和依據。通過討論,可以活躍思維,相互啟發(fā),集思廣益。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閱讀是獲得新知識的重要途徑。閱讀能力可以說就是對所給的文獻、圖片、專家鏈接等進行整理、歸納、分析的能力,從中感悟政治教學的相關性,通過閱讀能力的提高,既能更好的理解課本知識,也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二者達到互相促進的作用。
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時,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1)介紹閱讀方法,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從閱讀中尋找答案。(2)指出閱讀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講解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夠明確的概念。(3)設計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問題,幫助他們通過閱讀去進行思維、分析、判斷、提高閱讀能力。(4)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單純地按課本順序看書,提高到從各個角度看;從課本的淺表知識上升到能夠歸納總結知識框架,以便于理解記憶。
引導學生采用層次閱讀式學習政治,在學習政治課本基本結構的基礎上,還要進一步引導學生采用層次閱讀法學習。所謂“層次”包含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政治課的學習內容從粗到細,從大階段到小階段不斷分割的層次;另一是把政治的全貌所包含的內容從宏觀到微觀層層深入的分割,一直到每一個知識點。
讀書離不開思考,而疑問不僅是思維的起點,也是思維的動力。對沒有閱讀障礙的政治教材,閱讀中要多問幾個為什么,從無疑處求疑。通過求疑,對政治知識進行了進一步的深化、拓展,也培養(yǎng)了分析、論證等思維能力。
在新課改的指引下,政治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這就要求每位政治教師轉變觀念,勇于改革教學方法,從以教師為中心轉變到以學生為中心,在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性,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變?yōu)橹鲃訉W習。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
閱讀能力訓練的另一個渠道是課外的習題訓練。適當的、高質量的練習題能夠起到鞏固知識、彌補閱讀缺漏、培養(yǎng)閱讀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科學設計習題,通過練習、考查、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利用復習課培養(yǎng)閱讀能力。復習課的作用是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回顧、總結和深化認識,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復習課決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應充分利用這個機會對知識進行梳理、編排。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絡,培養(yǎng)運用結構閱讀法、層次閱讀法進行復習的能力。比較有效的做法是指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知識結構表格,理順政治知識的縱橫聯系與層次關系。通過動手找出知識聯系,有助于深化理解課文,達到鞏固知識的效果。
在經歷了新課改高考后,在高三復習中教師還應該特別研究高考說明,仔細分析考試說明中的“題型示例”,因為它可以增加考試透明度,指導高考測試方向,而示范題型中涉及的新情景、新設問則表現了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如果師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的話,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把握了高考的方向,對高考將起到重要作用。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做到精選試題,精練精講,讓學生學以致用。進行新題講授時,找到與舊知識的結合點,在學生熟悉舊知識的基礎上,挑選相應的高考真題、模擬題讓學生定時定量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舊知識解決、分析新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