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蕾
摘 要:生物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難度不是很大,但是它要求學生有很強的動手操作能力,生物學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但是如何在生物學課程中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卻成為教師最大的難題,為此教師應該及時想出有效的方法策略來解決問題。
關鍵詞:高中生物;實踐動手能力;觀察能力
一、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
在傳統(tǒng)的實驗教學中,一直都是由老師扮演主角,由老師在課堂實驗中操作,而現(xiàn)在老師應該改變這種局面,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實踐操作,將動手的權利交給學生,讓他們自行處理。
生物實驗看重的是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實踐操作能力。在實驗教學中,老師應該先為學生示范做一次實驗,作為他們實驗的示例,然后將下一次實驗的權利交到學生手中,讓學生自己嘗試著操作。在學生實驗操作過程中,老師要注意學生實驗的安全,在一旁觀看。實驗過程中如果有學生實驗操作不正確或者操作不規(guī)范,老師應該及時為他們糾正錯誤,不要讓他們在下一次的實驗中犯同樣的錯誤。對于學生操作存在的問題,學生要及時向老師請教,探討如何操作,老師也要悉心為學生解答,這樣學生在實驗中操作動手能力才會有所提高。
二、要求學生在實驗中做實驗記錄,培養(yǎng)觀察能力
在生物實驗中有一項必須做的工作,那就是做實驗記錄,這是為了讓學生在做實驗的過程中,不僅培養(yǎng)良好的動手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力,讓二者切實緊密結合。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做實驗的基礎上,做好實驗記錄。生物學實驗中,做好正確的記錄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做實驗前,學生要做好實驗案例分析,做好數據準備。在實驗過程中要記錄好每一次的數據,不能記錯或者丟失數據,在最后得出結論時,數據就會顯得更加重要和有意義,因此教師要要求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認真仔細觀察,認真做好每一次的記錄,并且懂得每份數據所代表的意義和內容。例如在做洋蔥表層細胞質分離和復原的實驗時,學生要在顯微鏡下仔細觀察細胞壁及細胞質表層的變化,記錄好洋蔥表層細胞壁前后變化的形態(tài),因為做洋蔥表層細胞壁的分離和復原不是在以此實驗下得出的數據和結論,因此學生要好好記錄。通過實驗過程中學生仔細認真記錄的數據,最終使學生的觀察能力得到提高。
三、加強生物實驗教學模式的探究,提高學生實驗操作能力
在生物實驗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力有所提高,同時也要求老師探究新的教學模式,加強在生物領域教學的探索研究,通過教學模式的改變來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水平。
在現(xiàn)代教學理念下,老師要不斷革新教學理念,探索新的實驗教學模式。老師要改變自己在課堂的主導地位,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教學中,以便使學生能夠親自動手實踐。老師可以讓學生合作進行實驗,這樣做可以使學生共同合作,讓每個人都有親自動手實踐的機會。此外,每個學生做實驗的方法和步驟都各有不同,其他學生可以在旁觀的時候學習別人的實驗方法,同時別人有錯誤的做法也可以幫助提出來,大家共同進步。最后在實驗結束后,由老師進行點評和總結,指出哪個小組做得最好,他們用的哪些方法值得大家學習,分享出來大家共同學習。對于那些做得不好的同學和小組,老師應該客觀地提出來,對他們的不足之處提出來,讓他們繼續(xù)努力學習,強化實踐動手能力。
因此在實驗教學中,老師要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斷參與到實驗中來,以此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和操作能力。
高中生物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還存在許多不足,這就需要我們不斷地去探索、去努力發(fā)現(xiàn)。高中生物實驗是培養(yǎng)新一代科研人員的重要領地,老師要在這塊領地上盡快培養(yǎng)出一批實驗操作能力強的人才,讓這些學生在實踐中不斷進步、探索。
參考文獻:
梁微.高中生物實驗探究式教學[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4(2).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