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珊珊
【摘要】在學校與其他兄弟學校舉行了城鄉(xiāng)共建系列—同課異構(gòu)活動中,我不僅學習了其他同事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反思自己成長的點點滴滴,更重要的是給了我前進的信念。這次講課活動,教研組的所有老師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和幫助。我分享了別人成長的經(jīng)驗,體會和領悟著領導、老師們?yōu)槲以忈尩摹凹w主義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喚起了我對教師這份職業(yè)的執(zhí)著,堅定了用一生投身教育事業(yè)的決心。
【關(guān)鍵詞】教育科研 集體主義精神 合作意識 成長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4-0004-01
上個學期,我們學校與其他兄弟學校舉行了城鄉(xiāng)共建系列—同課異構(gòu)活動,我很感謝學校給了我們青年教師一個很好的發(fā)展平臺,為我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能夠自我發(fā)展的機會。這對我們青年教師來講,好處多多,在這次同課異構(gòu)講課活動中,我不僅可以反思自己成長的點點滴滴,可以學習其他同事的教育教學經(jīng)驗。更重要的是給了我們前進的信念。這次講課活動,從最初的選定課題,到后來每位老師對我的指導,再到試講,我們教研組的所有老師都在為我的講課忙碌著,特別是科學教研組長于吉云老師更是一遍一遍的幫我推敲課,可以說,沒有他們的指導和幫助,就談不上我的點滴進步,同時,正是這種教研氛圍讓我有了十足的信心,把課講好。在這里真的感謝學校的領導老師們。
在第一輪研討課之后,我們教研組就著手為我選題,如果選的課題不貼近學生生活,不夠生動有趣,孩子就不會感興趣[1]。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足足思考了有個把星期,最終還是在大家的幫助下敲定了《陶瓷》這一課題。緊接著,大家?guī)椭乙槐橛忠槐椴粩嗟卣{(diào)整教學預案,重新設計教學目標??梢哉f,最后一節(jié)課好多的教學流程和亮點,都是他們幫助我設計的,老師們的真知灼見一直鞭策著我把這節(jié)課講好。這些中肯的建議給了我莫大的鼓勵和幫助,我分享了別人成長的經(jīng)驗,體會和領悟著領導、老師們?yōu)槲以忈尩摹凹w主義精神和團隊合作意識”。
在磨課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要想教學中找到了教與學最好的切入點,實驗材料陶瓷的準備就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最好用生活中廢棄的陶瓷制品[2]。于是,于老師利用下班時間在附近小區(qū)的垃圾桶里一個挨著一個的找,把一桶碎瓷片提給我的時候,年過五十的于老師竟興奮的像個孩子;為了給我點評課,組內(nèi)的王老師百忙中趕來聽課,課后拿著教材,幫助我設計整個教學流程,幫助我找出其中最困惑、最有價值的問題,一雙美麗的眼睛里已滿是疲憊,但她還是不厭其煩的給我講著;從接到任務到正式匯報展示,在這二十多天的時間里,面對科學教研組的老師們?yōu)槲业母冻龊兔β?,心里滿是感動,面對著自己嗷嗷待哺的孩子童稚而期待的純凈臉龐,心里滿是愧疚。從那一刻起我明白,這就是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在教師行業(yè),這種感人肺腑的“小”事隨處可見。而這些無數(shù)令人感懷的“小”事,匯集成了令人動容、撼動人心的精神力量[3]。
講完課后,教研組長、市屬的幾個學校的老師們認真的給我評課,指出了這節(jié)課存在的不足。如: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沒有達到實效、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恰當、沒有及時解決學生的提問等,我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請教其他老師,為今后進一步的改進作充分的準備。我在這次比賽中,無論是教育教學的思想理念,還是具體的課堂操作能力,個人基本素養(yǎng)都有了一定的進步。通過這次同課異構(gòu)的講課活動,我深刻地體會到反思的重要性。所以我認為,要提高自身的業(yè)務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就要不斷反思[4]。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并認真地做好記錄,便于今后教學時借鑒使用,也可以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如:在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沒有達到實效、對學生的評價語不夠恰當、沒有及時解決學生的提問等,我會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請教其他老師,為今后進一步的改進作充分的準備。
最后,我想說謝謝學校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謝謝領導和老師,讓我經(jīng)歷的挫折更少,也少走了很多彎路,我的成長都離不開教師們的悉心培養(yǎng),在這里真的感謝你們,我以后將更加踏實肯干,悉心鉆研,希望在未來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領導老師,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好成績。總之,我走了許多的彎路,留下了許多的遺憾,但慶幸的是我遇到了這么多幫助我的老師,慶幸的是我依舊執(zhí)著,為了心中這份美麗的執(zhí)著,我必須用一生的經(jīng)歷去發(fā)展壯大,因為我所從事的是“以生氣喚醒生氣,以激情感動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人格塑造人格,用生命點燃生命”的崇高事業(yè)[5]。
參考文獻:
[1]丁鋼.日常教育實踐的意義[C],《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教育科學出版社第5輯,北京,2004
[2]韋桂美.教育敘事研究:教育科研回歸生活的方式[J],《教書育人》,2004.10
[3]王枬.王彥教育敘事:在實踐中體悟生命[J],《教育研究》(北京),2005.2
[4]余麗.反思性學習在教師專業(yè)發(fā)展中作用的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3
[5]劉捷.《專業(yè)化:挑戰(zhàn)21世紀的教師》,教育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