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云
【摘 ? ?要】新課改的實施對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現(xiàn)在的中學生中普遍存在著閱讀能力低下、閱讀興趣淡薄的問題。閱讀方面的薄弱往往會導致學生在考試中失分嚴重,從而喪失對整個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本人將從多個角度來闡釋自己對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初中語文 ?新課改 ?閱讀教學 ?閱讀能力
中圖分類號:G4 ?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6.031
新課改更加注重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閱讀在考試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無論是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或是詩歌鑒賞,都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體現(xiàn)。學生只有具備了較強的閱讀能力和充足的閱讀量,才有可能在考試中占據(jù)絕對的優(yōu)勢。
教師要想快速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要搞清楚現(xiàn)代中學生閱讀的現(xiàn)狀。在語文教育工作中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代中學生閱讀存在以下幾點問題:1.學生的閱讀興趣不高。2.閱讀時間嚴重不足。3.對閱讀的重視度不高。4.不會根據(jù)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當然,學生的閱讀能力呈現(xiàn)如此現(xiàn)狀,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也存在很多不足:1.課堂教學時不夠重視閱讀教學。2.缺乏一套自己的閱讀教學和講解的方法。3.限制了學生閱讀的自由,禁錮了學生的閱讀天性。
那么,針對以上問題,本人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的興趣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只有熱愛才是最好的教師,它遠遠超過責任感?!遍喿x興趣在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上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地位。那么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怎樣來激發(fā)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呢?首先,課堂上我們應該給學生展示自己閱讀經(jīng)歷和閱讀成果的機會,積極表揚和鼓勵學生,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之間形成一股閱讀風氣,從而把閱讀作為一種習慣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認知程度和知識儲備為其推薦適合的文學讀物,可以對作品進行簡單的講述以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再者,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與學生交流,課下更要與他們積極溝通,與學生交流閱讀體驗,互相推薦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這能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更加濃厚的興趣。
二、給學生更多自由的閱讀時間
隨著年級的提高,學生們的課業(yè)也越來越繁重。再加之大多教師和家長對孩子理科成績的過分偏重,學生不得不每天沉浸在數(shù)學物理的茫茫題海中,能用于閱讀的時間已是鳳毛麟角。作為教師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多閱讀、常閱讀、把閱讀習慣融入生活,讓學生學會抽身于茫茫題海走進閱讀的美妙世界,鼓勵學生在課后的閑暇時光,甚至是晚上入睡前的十幾分鐘都能拿起一本自己喜愛的書籍品讀一番。
此外,我們教師也應該主動減輕學生的課后負擔,盡量少布置甚至不布置課后作業(yè),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就掌握課本上的知識,留更多的課余時間讓學生在自由的閱讀中去探索另一個世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成為有思想、有內(nèi)涵、有能力的人,而不是僅僅能考高分的機器。
三、提高對語文閱讀的重視程度
站在一名中學語文教師的角度,我深知現(xiàn)在仍然存在很多對閱讀不夠重視的教師。當然,這種不重視也有著深刻的根源。首先,教師常常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閱讀,總覺得文章十分簡單易懂,完全沒有需要講解的地方。可這樣的教師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學生的知識儲備和領悟能力畢竟有限,很可能在教師認為通俗易懂的地方犯迷糊。所以教師應該多聽學生的心聲,多給學生提問的機會,以便更清楚地了解學生們的困難所在。
再者,許多學生對閱讀的重視度也不高。究其原因有以下兩點:首先,學生沒能正確認識到閱讀能力的考查在考試中的比重,大多數(shù)學生都覺得閱讀能力的體現(xiàn)就只是在現(xiàn)代文閱讀那十幾分中,這顯然是錯誤的。事實上,一張語文試卷中每一道題都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考查,不論是詩歌鑒賞、文言文閱讀還是作文,都是學生閱讀能力的體現(xiàn)。其次,學生一遇到稍微晦澀難懂的地方就產(chǎn)生排斥心理,甚至抵觸閱讀,缺乏面對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決心和勇氣。所以作為教師,我們更應該注重學生這方面意識的培養(yǎng)。
四、積極總結經(jīng)驗,形成一套自己的閱讀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很多教師不擅于閱讀,因此也就不知道怎樣給學生講解閱讀,也就是上文提到的教師們?nèi)狈σ惶鬃约旱拈喿x教學和講解的方法。所以很多教師上課都采取“一言堂”、“念教參”的方式,這嚴重地打擊了學生們對教師的信任以及對閱讀的興趣。那么教師怎樣才能形成一套自己的閱讀教學方法呢?
首先,教師要養(yǎng)成常閱讀的好習慣,在閱讀當中積累知識經(jīng)驗,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和情感抒發(fā)方式。只有教師自身對閱讀有了深刻的理解及獨到的見解,才有可能把文學作品中的精髓灌輸給學生。其次,教師要多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揣測學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的發(fā)言,從中發(fā)現(xiàn)他們理解的誤差和獨到之處。當然,任何方法的形成都離不開歸納總結,教師還應擅于在教學的過程中總結經(jīng)驗,提煉一套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
五、解放學生閱讀的天性
閱讀本是人的天性,只是很多人在現(xiàn)代文明的熏陶下、在形形色色的誘惑下或是在難以卸下的重負下失去了這項本能。作為教師我們不應該成為學生閱讀的障礙,而要成為他們閱讀的“引路人”。那么,怎樣來做好這個“引路人”呢?首先要尊重孩子,不要急于對他們的觀點作出或好或壞的評判,更不要去過分限定他們的閱讀范圍。其實,人的內(nèi)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想讓自己成為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尋者,尤其是在孩子們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更為強烈。所以教師不應過于主動地給學生提供思考的方向,應引導學生自己去體會、去品讀,從而獲得屬于學生自己的理解和認識。
相反,如果我們過分干預學生的自主閱讀,或急于求成地把所謂的標準答案灌輸給學生,只會讓他們失去獨立思考的機會、養(yǎng)成被動接受的習慣,最終喪失自主閱讀的能力,求知興趣也與之一同熄滅。
最后,引用于謙《觀書》中的兩句詩“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無一點塵?!遍喿x本是樂事一件,書卷正如人們的朋友一般,每日從早到晚和自己形影相隨、愁苦與共,熱愛閱讀之人自然是讀書不倦、樂在其中。作為語文教師的我有信心將閱讀帶入學生們的生活,將無數(shù)閱讀帶來的樂趣傳遞給每一名學生,培養(yǎng)一批又一批意趣高雅,風格率直,熱愛閱讀,擅于閱讀的現(xiàn)代中學生。
當然,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畢竟,不管是閱讀量的積累還是對作品的認知都是在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形成的。所以教師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去引導學生提高閱讀能力,不可急于求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