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振宏
【摘要】小組交流互動學習是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小組交流互動教學是指教師圍繞特定的教學內(nèi)容,設計出明確、具體、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小組內(nèi)交流、討論等形式來完成任務,達到學習和掌握知識目標。教師從中只是起到引領,幫助的作用。采用小組合作交流互動教學模式,進行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是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主要從“教師啟動—學生自學—組內(nèi)討論—組間交流—科學評價”幾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組合作 互動交流 啟動 自學 討論 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6
一、小組交流互動教學模式的背景及意義
我校的學生整體質(zhì)量不是很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是很強,有一些學生由于貪玩不能把精力有效地投入到學習之中,學生的厭學情緒比較突出,學習的情趣不高等問題嚴重困擾我校的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多年來,與兄弟學校相比,我校整體的教學質(zhì)量較為落后,這種教學質(zhì)量上不去的特征在我校的數(shù)學學科的教學體現(xiàn)的尤為突出。進行有效的教學方法的調(diào)整尤為必要。小組交流互動教學方式有別于以前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改變了教學主體的位置,以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學轉(zhuǎn)變?yōu)閷W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當代合作學習理論的開創(chuàng)者、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教授約翰遜等人認為,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中采用小組的方式以使學生之間能協(xié)同努力,充分地發(fā)揮自身及同伴的學習優(yōu)勢”它是一種分工合作的學習方法。
二、 “小組交流互動”以教師進行教前啟動為前提
教師啟動是實現(xiàn)“小組交流互動”的前提基礎。課堂授課前,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在學習新內(nèi)容的必備鋪墊,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囊龑?。在講授新的數(shù)學概念前,先向?qū)W生介紹有關的背景知識,并提出教學要求為學生理解和掌握打下基礎。目的是為了給生明確新知識與前面知識的邏輯關系、掃清障礙、找對方向。例如,初中數(shù)學的應用題解析過程就是數(shù)學模型建立的過程,需要學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維。我校的學生整體素質(zhì)不是很強,因此,更加有必要讓教師在這些應用題的解答過程中起到教前啟動的作用。這種教師的啟發(fā)將有效的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小組合作交流互動”以學生自學的基礎
講授新課時,教師要根據(jù)學情,制定切實可行的,符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由淺入深,分層遞進的教學目標。讓學生一上課就明白這節(jié)課該學什么,學習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與教師默契配合,成功達標。教師憑借教學目標,利用教材中固有的知識,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從嘗試練習,看書自學入手,讓學生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研究問題、探索知識,為下一步的合作交流互動做好準備。例如,開始講解軸對稱圖形這一部分額的時候,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自學任務,我們生活中的方向盤、門窗等東西有什么共性的特點。
四、“小組合作交流互動”以學生討論為主體
學生通過自學,對本節(jié)課的知識有了初步的感知,可以開始進行小組討論環(huán)節(jié)了。組內(nèi)成員的搭配應該做到科學、合理。我認為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一是異質(zhì)搭配的原則。二是男女搭配的原則。小組有5—6人組成。小組討論大概時間為十分鐘,然后各組員采用分別匯報的方式回答自學情況,主要分享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和自學目標。
例如,在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最基本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清楚地找出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并能找出對稱軸,找出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教學的重點是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辨認出軸對稱以及軸對稱圖形并畫出它們的對稱軸。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在能夠分辨出軸對稱和軸對稱圖形之后按照原理設計出一些簡單的軸對稱圖形。教師在主要的知識點講解完成之后,提出軸對稱圖形特點的總結問題,同學進行討論和交流,同學們之間相互補充。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教師要做好組織工作。假如組織不好,其結果往往是優(yōu)等生活躍,中等生參與機會少,個別后進生根本無法融入。因此,教師要善于觀察并發(fā)現(xiàn)他們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肯定,同時,采用小組長輪換制、小組發(fā)言代表的推舉和輪流相結合等方法,鼓勵后進生爭取更多的活動機會,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和自由,各盡其力,各顯所長。對于那些思考問題還不夠成熟的學生,只要參與,都應給予鼓勵,并把他們的參與同集體解決問題的成功聯(lián)系起來,以幫助他們享受成功的快樂。
五、“小組合作交流互動”的關鍵是各組間交流
各小組組內(nèi)討論后,還可以進行組間交流。通常情況下,老師先讓各組的代表做全班匯報學習情況,如有不到位的,或者出現(xiàn)困惑的地方,由其他組進行補充和評價。經(jīng)過一番討論,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有了更深更廣的認識和理解。
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學中,教師應當讓學生在課下通過看書或是看相關的教學視頻來了解什么是勾股定理并能簡單應用。教師可以通過一個故事進行導入和復習,1955年的時辰希臘刊行了一張郵票,這個圖案是由三個棋盤擺列構成的,這枚郵票上的圖案是對數(shù)學上一個非常重要定理的說明,這個定理就是大家知道的“勾股定理”。通過你們的學習,你們來分析一下這枚郵票中的勾股定理。接下來要學生進行討論,在學生分組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允許,各個小組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要有效把控課堂即可。
六、“小組合作交流互動”用科學有效評價作檢測
小組交流互動學習后,教師按科學合理的評價標準給學生進行全面、客觀、準確的評價。教師的評價一定要考慮尺度,多鼓勵、多贊美,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評價目標應采用多樣化的評價方法(如成長記錄袋評價、真實性評價、小組合作評價及標準化測試等),將評價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從而使得評價過程也成為優(yōu)化教學效果,檢測學生學習情況進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這個年齡的孩子希望被人認可和重視,內(nèi)心渴望成功。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堅持少給學生壓力和指責,多給一些鼓勵和表揚,多反思本身教學的不足,及時調(diào)整和改進教學方法,更好地服務教學,服務學生。
例如,平面幾何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對一些特殊的幾何圖形的特點把握是這一部分的難點,教師在遇到學生講錯之后要及時糾正其錯誤,但要注重教學的方式方法不能將學生的想法一棍子打死,學生對這些特點的描述可能也是正確的,只是說話不同而已,要充分肯定他們的正確想法,對有誤的看法要及時加以糾正。
通過“小組交流互動式”教學法,一改過去的教師的一味灌輸,學生一味地接受的僵化被動局面,真正形成一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使學生能生動活潑,產(chǎn)生主動積級地學習知識的主動局面。真正實現(xiàn)了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有趣和有效。
參考文獻:
1、吳明波,《高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五人小組點面互動合作交流”實驗研究》,《云南師范大學》,2005
2、張傳作,《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與反思》,《考試(教研版)》, 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