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毅 坎曼麗麥麥提
【摘要】通過問卷調查分析對學生學習動機進行研究,教師可以掌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大學生而言,英語課是需要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學習動機理論和問卷分析,了解學生英語學習的內在和外在動機。以此能更好的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式,從而激發(fā)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內在動機,培養(yǎng)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和熱情。
【關鍵詞】問卷分析 動機分析 英語學習動機 教學啟示
一、學習動機的相關理論
上個世紀末,Dornyei提出了比較有影響力的外語學習動機理論——三層次模式。語言層面包括與語言各方面相關的動機和取向,如該語言所蘊涵的文化、語言社團及該語言的實用性。其中課程特定動機組件指的是與大綱、教材、教學方法及學習任務相關的動機因素。教師特定動機組件則指教師的個性、行為和教學方法對學生動機的影響。三層次模式的最大特點是體現了語言學習動機與課堂教學實際的有機結合,因而具有積極的教學意義。
二、研究調查方法
1.研究范圍。本次調查研究范圍是新疆工程學院2012級的6個班263名工科專業(yè)的本科生,被調查的學生專業(yè)有采礦,機械以及化工等。
2.研究調查工具。研究調查的主要工具是問卷形式。問卷由動機類型的選擇題構成。該問卷問題是以國內專家高一虹等人研究成果為基礎而設計出的。本次問卷以動機的三個類型——外在動機、內在動機和學習情境動機為模式共同制定出22個問題,使用五級量表形式:5=完全符合,4=通常符合,3=有時符合,2=通常不符合,1=完全不符合,根據被調查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自愿完成。
3.問卷數據采集與分析。4位英語教師在課堂上向學生說明填寫問卷的具體要求后,讓學生在15分鐘填寫并收回。參加調查的學生263人,收有效卷為258份,5個學生未按要求完成。運用SPSS軟件對收集和整理的數據進行了統計與分析。
表1顯示,1題的平均值最高,7題、2題及5題平均值相對較高,都高于3.5,為“通常符合”。而平均值最低的分別為8、6,9題,是“通常不符合”。從以上結果分析不難看出工程專業(yè)的學生學習英語的外在動機主要有幾個特點:第一,為了通過考試,能夠順利畢業(yè);第二,學好英語能夠將來找個好工作;第三,學英語為了通過四六級考試;第四,學生認為英語好是一種成就感;第五,學英語可以方便交流。
表2顯示,除14題“對英文的歌曲,電影和電視劇愛好”的平均值較高,其它選項數值很低,在2.5以下,屬“通常不符合”。不難看出,從英語學習內在動機來講,學生們對英語歌曲、電影、電視比較感興趣,但對英語語言和對英語國家文化以及英語文學作品的動機都不強烈,因此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內在動機不夠。語言學習者的學習通常是外在動機與內在動機相互作用,內在學習動機具有持久性,而外在動機受學習效果的制約,外在動機高的學習者在沒有達到預期學習效果時,可能會失去學習的信心,還可能會選擇放棄。
從表3可看出,17題平均值最高,20題的平均值最低,其它4題平均值相近。就學習情境動機而言,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與課堂教學有一些關系,比如成績、老師、課堂活動。
三、教學啟示
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而言,該問卷調查分析對未來大學英語教學提供了可靠的參考和較明確的啟示:工科專業(yè)學生總體上對英語學習積極性較低,甚至選擇放棄英語,除了學生英語基礎不好,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他們英語學習的內在動機明顯偏低,在碰到挫折時,外在動機也將失去作用,同時,學習情境動機效果也不明顯。所以,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英語興趣,增強英語學習信心,使其認識到英語學習方向和目的。
參考文獻:
[1].秦曉晴,文秋芳.非英語專業(yè)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在結構[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3.
【基金項目】2013年度新疆工程學院教改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3gcxy13kg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