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敏
【摘 要】語文教學的任務在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高中語文的教學任務也不例外。在在這四大能力中,寫作是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運用的測試,也是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表現(xiàn)。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歷來都是學生的一大難題。
【關鍵詞】寫作教學 提高方法 三大原則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7.106
在高中階段既是學生綜合能力全面提高的關鍵階段,也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階段。高中語文教學不僅在于單方面提高學生聽、說、讀、寫四個能力,更重要的是尊重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發(fā)展特點,引導他們去正確學習和認識身邊的世界。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作為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展現(xiàn),寫作也具有較高的難度,讓許多學生為之發(fā)愁。教師往往只注重單方面機械性的范文背誦和寫作訓練,而忽略了學生的心靈成長。
在寫作教學中,為了幫助學生提高寫作水平,應該遵守三大基本原則:開放、創(chuàng)新、尊重。開放,是指開放寫作內容,開放寫作形式,不讓學生感到被各種要求約束。創(chuàng)新,是指創(chuàng)新批改方式,創(chuàng)新寫作素材,打開學生的思維。尊重,是指尊重學生的個體思想,尊重個別學生在寫作能力上的不足。明白以上三個基本原則,教師才能循序漸進,在大量的訓練中,慢慢提升學生認知水平,開闊學生眼界,啟發(fā)思維,并且最終達到提高的寫作能力的目的。
學生怕寫作文,不會寫作文,導致學生寫作文時無病呻吟,甚至抄襲。究其原因,無法領會題目、生活閱歷太少、寫作素材不足等一系列原因都造成了高中學生的寫作能力的不足。經(jīng)過長期的教學和反思,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高中語文寫作教學存在四大問題:第一,看重模板和技巧,忽視心靈深層次感悟;第二,注重統(tǒng)一化,忽視個體發(fā)展;第三,注重教師官方思想和觀點,忽略學生心理和視角;第四,批改流于表面,缺少針對性。
針對以上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為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筆者提出了以下四個相互關聯(lián)而又各自獨立的方法和策略:第一,注重心靈感悟和啟發(fā),開放寫作形式;第二,尊重個體寫作能力差異,為不同學生提供不同類型寫作學習策略;第三,重視學生的心理和視角,不強加教師思想。第四,創(chuàng)新作文批改方式,提高作文質量。詳細而言,教師要做到以下方面。
1.教師應該認識到,作文是學生認知水平的表現(xiàn),強制要求學生寫一些超越現(xiàn)在學生認知水平的作文,其結果必然是不理想的。但是,教師也應該明白學生的認知水平會隨著年齡的增加和生活閱歷的增加而提高,所以,在平時進行寫作訓練時,遇到學生不熟悉的素材和主題,教師應該重視啟發(fā)學生的心靈和感悟,讓他們深入思考寫作話題,由此達到更好的寫作效果。啟發(fā)學生的心靈,升華學生的感悟,教師可以采取三個方法:
第一,提供視頻、音樂資料,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題目。
第二,開展班級和小組討論,集思廣益,啟迪智慧。
第三,教師現(xiàn)身說法,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經(jīng)歷發(fā)掘作文背后隱藏的主體。
在學生切實的對作文題目和材料有所感悟后,才能進入真正的寫作環(huán)節(jié)。在寫作方面,有許多經(jīng)典的范文,學生不免落入類似的寫作形式,而提高寫作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開放寫作形式,讓學生在平時的寫作中嘗試不同的新穎寫作形式,比如說小說、戲劇、詩歌等等。開放寫作形式的目的不僅在于提高學生對作文的把握能力,同時,也會更好地調動學生對寫作的興趣。
2.學生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各個方面都有不同的特點,能力和興趣自然也有差別,教師在提高寫作能力的時,應當認識并尊重學生在寫作能力上的差異,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提高方法和策略。
在一個班上,根據(jù)學生的寫作能力,大體可以分為優(yōu)秀,中等和不足三類,教師應當因材施教,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提高方法。寫作能力優(yōu)秀的學生擁有良好的語言運用能力和較高的認知水平,能夠很好地分析作文題目,并輕松結合自身經(jīng)歷,完成一篇作文。對于這樣的學生,教師要做的是為他們提供更加新穎的素材,開闊他們的視野,并指導這類學生進行周期性的訓練,保持和提高作文水平。寫作能力中等的學生,他們能夠理解并分析作文題目和所給素材,并結合自身經(jīng)歷提煉觀點,但在語言表達上,仍有欠缺。對于這類學生,教師應當讓他們閱讀更多優(yōu)秀的作文范例,并舉一反三,多進行寫作訓練。對于寫作能力有所欠缺的學生,首先,教師應當尊重他們的不足,并給予更多的關注。其次,教師應該知道造成寫作能力的不足最大的原因是學生缺乏閱歷和思考,教師應當讓學生多進行短片寫作訓練,比如寫日記,寫周記,寫游記等等,這樣的短篇作文會逐漸提高學生對生活現(xiàn)象的敏感度,提高認知水平,同時也會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
3.語文寫作作為一種專業(yè)性的訓練,所選擇的題目和材料往往由成年人提供,這就很容易造成學生提煉的觀點或論點與教師期望的有所不同。作文有材料作文、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和自由作文四種主要形式。最容易造成學生產生誤解的是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材料作文和命題作文往往在于測試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觀點提煉能力。
由于學生本身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于成年人的世界,他們的思想高度可能也無法達到。在進行作文訓練時,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心理和視角,即便不是正確的觀點,但言之有理即可成文,教師應當學會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去發(fā)現(xiàn)作文素材在不同時代背景下的不同價值。
4.教師要重視作文的批改和修改。在過去的教學中,許多教師不愿意讓學生寫作文,因為,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也意味著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批改作文,這樣的工作量是驚人的,也會讓教師產生疲勞感。
在此,教師應當采取新穎的作文批改方法,比如同輩批改法。同輩批改法是指,在平時進行大量的作文練習時,由學生之間交換作文,進行批改,不需要老師一一審閱。在批改的時候采取3+1的原則,即,要求批改的同學寫出兩個優(yōu)點,一個缺點,和至少一個作文的改進方法。同時反饋給被批改的同學,重新寫一篇作文。在這樣的批改和修改中,學生和教師都能受益。一方面,學生能夠從其他同學的作文中取其精華,反思自己的文章,另一方面,教師也能夠有更多的時間為學生準備作文材料。同輩批改法,被廣泛運用于各科教學中,取得了良好成效,語文作文中也應該借鑒此類方法。
綜上所述,提高語文作文寫作能力是一個循序漸進,但又有法可循的過程。教師不應拘泥于寫作形式和技巧,而應當重視啟發(fā)學生的心靈,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在此基礎上,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寫作提高方法和策略。這樣,學生的寫作水平一定可以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