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浩
[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數學味”,應該是數學教師的追求.教師要有意識地規(guī)劃數理認知、實施科學引導、進行多元訓練,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認知體系,全面塑造學生的數學素質.
[關鍵詞]初中數學 課堂教學 數學味
[中圖分類號] G633.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058(2015)200017
新課改給課堂教學帶來嶄新的變化,這是不爭的事實.教師講得少了,學生練得多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分量加大,多媒體應用更為普遍了.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數學課堂上的“數學味”被淡化了.如何克服形式主義讓數學課堂呈現出“數學味”,這已經成為數學教師必須要直面的課題.
一、創(chuàng)設原生態(tài)學習環(huán)境
數學是抽象的,數學課堂教學要將深奧的數理概念形象化,就離不開有效的教法設計.教師在進行教學預設時,要綜合考慮多種教學因素的制約和影響.現代課堂追求課堂教學形式的多元化,特別是多媒體應用呈現空前繁榮的景象.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帶來多種感官的刺激,希望學生能夠在強大信息量的沖擊下實現認知跨越.但現實遠沒有我們想的那樣美好,揭開課堂繁榮的表象之后,我們會發(fā)現,學生的數學認知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此,教師要從現實出發(fā),為學生創(chuàng)設最適宜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盡快找到學習的節(jié)奏和感覺.所謂原生態(tài)學習環(huán)境,是指課堂教學中師生擺脫形式左右的純自然學習氛圍.這樣的學習環(huán)境能夠營造一種安適、恬靜的氣氛,使學生的思維少一些浮躁.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性質》時,教師這樣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前面我們已經學習過對稱軸和軸對稱圖形,這些軸對稱圖形都具備哪些性質呢?同學們取出一張長方形的白紙,將其對折一下.先在紙上畫出一個三角形,然后用針尖沿著三角形的各個邊扎幾個小孔,最后將紙張展開,連接對應孔成線段,再討論這些線段與對折線有什么關系.”學生開始操作實踐,然后展開小組討論,學習程序非常有條理.在展示成果時,大多數學生能夠說出軸對稱性質.教師和學生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沒有使用太多的教學輔助工具,但學習討論效果良好,這說明教師創(chuàng)設的教學情境是成功的,為學生的思維啟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
數學本質就是一種抽象藝術,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給出科學引導,用數學思維和數學邏輯解決實際問題,用多種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整合,找到問題的切入點,激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學生掃除思想障礙,特別要對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改造、優(yōu)化,對課堂思考的問題進行提煉、整合,這樣才能為學生思維啟動創(chuàng)造絕好的時機.數學課堂上,教師巧妙設計思考問題,可以從不同角度激活學生的探知思維.教師發(fā)動學生提出的質疑問題,也可以提升學生的思考維度,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等腰三角形的軸對稱性》時,教師先提問學生:“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嗎?說說你的理由.”學生通過畫圖對折,發(fā)現等腰三角形兩個底角相等、等腰三角形頂角平分線底邊中線和底邊上高三線合一等,證明等腰三角形為軸對稱圖形.然后,教師繼續(xù)提出問題:“等邊三角形有什么樣的性質呢?”學生從軸對稱圖形推演出等邊三角形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質,而且每一個角都是60°,共有三條對稱軸.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先從等腰三角形是軸對稱圖形開始引導,讓學生逐漸熟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質,逐漸過渡到軸對稱圖形,然后引導學生繼續(xù)研究等邊三角形,根據研究結果繼續(xù)回顧軸對稱圖形的性質,促使學生建立全新的軸對稱認知.
三、構建生活化認知體系
課堂訓練是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很多教師習慣參照教材和教輔資料設計習題,甚至是照搬照抄,導致課堂訓練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要難以達成契合.教師要從學生實際出發(fā),關注學生學習數學的思維起點,特別是要跳出題海訓練的窠臼,不僅要從數量上沖破舊思維認知,還要注意從學生的生活角度入手,利用學生的生活經歷形成數學認知.課堂訓練任務不能以多取勝,提升對應性才是根本.教師要從內容、題型、難度、解法等角度展開預設,展開多元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啟動數學思維和形成數學素質.
例如,在教學《剪紙》時,教師先讓學生準備好剪刀、筆、顏料以及長方形、正方形紙片若干張.教師展示剪紙例圖,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根據例圖折疊、畫線、剪裁,樣品出來后,在小組內展示,要給樣品命名,并標出對稱軸.小組經過篩選,推出三幅作品參加班級展示評比,教師當場給出評價.由于教師對活動設計有條理,活動開展得非常順利,而且效果顯著.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實踐感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技能,符合理論成長的規(guī)律.
數學課堂關注“數學味”,這是數學教學的重要戰(zhàn)略目標和方向.教師要引領學生領略數學文化的獨特內涵,從不同的維度實現認知突破,全面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
(責任編輯 黃桂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