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兵
【摘要】英文寫作是大綱要求大學生英語學習必須掌握的四項核心技能之一,是衡量大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重要指標,針對目前大學英語寫作教學質量相對滯后的現狀,本文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平臺,結合多模態(tài)教學理論,探索適合非英語專業(yè)學生的大學英語寫作自主學習策略。
【關鍵詞】網絡 ?多模態(tài) ?大學英語寫作 ?自主學習策略
【基金項目】本文是2013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基于網絡多模態(tài)及互動支架理論的大學英語寫作自主學習模式研究與實踐”的研究成果(項目類別:一般項目A類; 項目編號:2013JGA240)。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8-0071-02
一、多模態(tài)話語
多模態(tài)話語是一種現象,指運用多種感覺,例如聽覺、視覺、觸覺等,以聲音、圖像、語言、動作通過各種符號或手段進行交流。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形成了五種不同的感知通道,它們是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等模態(tài)。運用兩種以上的模態(tài)進行交流的話語就是多模態(tài)話語。在人類的交流中,所表達的意義是由非語言因素體現的,例如,語言以外的聲調、語調、語速等,輔助語言表達的手勢、面部表情、動作等,還有視頻、音頻、互聯網、實驗室設備等非身體因素??梢哉f,現代人類的交流是結合了多模態(tài)、多媒體進行的。
二、自主學習的內涵
自主學習是現代流行的一種學習方式,和傳統(tǒng)接受學習有本質的區(qū)別。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去實現學習目標。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獨立自主去質疑,探索,實踐,自我管理自我實現。自主學習是目前高校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
2000年以后,國內高校英語教學研究者開始注重對自主學習的研究。束定芳教授對自主學習的理論總結為以下三個方面:其一態(tài)度,學習者自愿采取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學習,即對自己的學習負責并積極地投身于學習;其二能力,學習者應該培養(yǎng)這種能力和學習策略,以便獨立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最后環(huán)境,學習者應該給予大量機會去鍛煉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能力。目前,高速的社會經濟發(fā)展對大學生英語寫作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學英語寫作教學應該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學生的寫作學習發(fā)展應更具自主化,個性化。
三、大學生寫作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教學重視程度不足
英文寫作是大綱要求大學生英語學習必須掌握的四項核心技能之一,是衡量大學生英語綜合水平的重要指標,英語教學應該給與足夠的重視?,F實的情況是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沒有設置專門的寫作課,專業(yè)學生也只有一周兩節(jié)課,總課時不超過68課時。作為四項核心技能之一,課時明顯不足。但這還不算大問題,更糟糕的是大學英語的課堂教學模式。寫作被安排在讀寫教程,課堂大部分時間分布在了解文化背景知識,分析篇章結構,語言點講解和練習訓練,只有少量時間花在寫作任務的布置。
(二)寫作教法呆板
最常見的大學英語寫作教法是大量的套用固定的模板,背誦和模仿例文。這種教法的結果是學生的例文千篇一律,缺乏個性。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是被動的,缺乏主觀能動性,對寫作提不起興趣。
(三)語言環(huán)境缺乏,語言輸入量不足
語言環(huán)境在語言學習中作用不可或缺,非英語專業(yè)的大學生能接觸到的英語語言資源除教材以外基本乏善可陳。也就是說,語言輸入量少得可憐。沒有足夠的語言輸入量是談不上語言輸出的,更不用說輸出語言的準確性和文采。這是大學生英語寫作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在大學英語課堂里,寫作的環(huán)節(jié)一般是這樣處理的:布置題目— 給出例文— 批改,這是一種脫離寫作其它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孤立過程。在寫作之前,起碼要進行基于話題的相關資料閱讀,然后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討論。這些過程的進行伴隨著大量的語言輸入,忽略了這些環(huán)節(jié),學生能寫出好作文是天方夜譚。
要解決大學生寫的存在問題,必須找到一個能解決課時少,語言輸入量不足的方法,那就是自主學習。
四、網絡多模態(tài)理論下的大學英語寫作自主學習策略
1.教師角色重新定位
在英語寫作課堂上,教師的傳統(tǒng)角色是課堂的主導,以講授的方法向學生講解例文,傳遞寫作技巧。學生在這種被動的狀態(tài)下容易喪失興趣,對寫作產生厭倦。所以,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定位應該重新考慮。
在現代教育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下,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是組織者、促進者、幫助者和引導者。研究表明,人類獲取的信息11%來源于聽覺,83%來源于視覺。這研究結果表明,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英文寫作能力,教學除了講授以外,可以多利用視覺和聽覺資源。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可以憑借圖文展示,播放視頻和音頻來幫助學生解決語篇意義的構建等方面寫作的難題。
2.學生多模態(tài)識讀能力培養(yǎng)
一位英語資深專家指出,新世紀社會符號學呈現多模態(tài)化發(fā)展,教師應當重點培養(yǎng)學生多模態(tài)識讀能力。這個觀點給我們英語寫作課堂改革指明了方向。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培養(yǎng)學生多模態(tài)識讀能力呢?我認為,教師首先要為學生建立多模態(tài)環(huán)境,在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引導學生建構自己對英語世界的認識。其次,引導學生在多模態(tài)環(huán)境下寫作,突出創(chuàng)造性。在課堂上,我們可以讓學生上網閱讀英文作品,利用圖像操作軟件和音頻作文朗讀欣賞來達到提高學生英語作文水平的目的。
3.利用多模態(tài)和多媒體設計教學
利用多模態(tài)和多媒體設計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英語寫作產生濃厚興趣時,他們會積極主動地學習英語寫作。這種情況下,他們覺得英語寫作是一種享受,他們堅持學習英語寫作,最終達到提高英語寫作水平的目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教師可以利用多模態(tài)和多媒體設計教學來幫助學生自主學習,從而使他們對英語寫作產生濃厚興趣。
這個課堂設計可以分五步進行。第一,引入話題。以多媒體視頻、圖文的形式引出學生感興趣的,有時代感的話題。第二,收集作文素材。確定話題后,給學生時間上網收集與話題相關的作文素材。在網上學生分享和討論各自收集的材料。第三,學生利用素材完成初稿后上傳網絡,同學們互相評論得失,提出建議。同學們在這個環(huán)節(jié)可以共同提高寫作和鑒賞水平。第四,教師評閱給評語。教師評閱完畢后把其中的優(yōu)秀作文在全班展示。從內容、結構、文字表達、語法、詞匯應用等各方面進行專業(yè)點評。肯定學生取得的進步,鼓勵學生加倍努力。這樣能有效調動學生寫作興趣和積極性。
綜上所述,基于網絡多模態(tài)的大學英語寫作自主學習模式能使教師通過網絡上豐富多彩的多模態(tài)教學資源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視覺、聽覺等多種感官,激發(fā)學生對學習英語寫作的興趣,強化其學習效果;該學習模式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寫作教學模式,始終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僅僅是支架的提供者,學生不再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而是自主學習的主體,在多媒體多模態(tài)的幫助下,通過自主探索、相互協作,跨越寫作水平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從而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Vygotsky,L. Mind in Society: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Psychological Processes[M]. MA: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2]張德祿.多模態(tài)話語理論與媒體技術在外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教學,2009,(4):15-20.
[3]張慧琴.多媒體輔助英語專業(yè)翻譯教學實踐探索[J].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7,(12):38-41.
[4]閆愛花,鄔躍生.基于網絡的大學英語過程法寫作教學模式研究[J].大家,2009,(1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