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莉
【摘要】如何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教學的策略性。筆者結(jié)合多年的閱讀教學經(jīng)驗,談談如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閱讀策略來改善學生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高效的閱讀技巧,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關(guān)鍵詞】高中英語 教學現(xiàn)狀 閱讀策略
《英語新課程標準》指出:語言技能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技能以及這四種技能的綜合運用能力。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學中聽說讀寫能力的組成部分,閱讀教學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內(nèi)容。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認為閱讀就是以課文為載體,教授詞匯并解析語法;教學中教師把大量的時間用于語言知識點的傳授、操練和復習上,以為學生有了基本的詞匯和語法就可以形成閱讀能力。受傳統(tǒng)英語教學方法的影響,閱讀教學注重句型操練,而忽視對語篇的整體理解;重視閱讀結(jié)果,而輕視對學生閱讀過程指導;重視語篇的朗讀,而忽視學生閱讀策略的培養(yǎng),致使閱讀活動成了對詞語和句子進行語法分析和辨析的過程。學生缺乏閱讀技巧,致使學生理解長句和難句的能力較弱,影響了其對文章的深入理解;閱讀教學中,教師很少分析文章結(jié)構(gòu),學生看不懂文章結(jié)構(gòu),致使不能準確把握文章的寫作手法,進而影響了寫作的質(zhì)量;專門的閱讀訓練,尤其是以語篇能力、思維能力和閱讀技巧為核心的閱讀策略訓練不足,導致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沒有得到實質(zhì)性的提高。閱讀課學生興趣不高、教學實效低。如何有效開展閱讀教學,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成為高中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閱讀教學的策略性,閱讀教學的策略性表現(xiàn)在采用模式的正確性,閱讀過程處理的合理性,閱讀評估的規(guī)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學性。如何在教學中正確的使用閱讀教學策略,以達到預期的閱讀教學目的,是閱讀教學的關(guān)鍵所在。因此,教會學生學會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高效的閱讀技巧,提高學生閱讀水平,開展閱讀策略的研究活動就顯得十分必要。
一、高中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
在傳統(tǒng)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主要通過講解和傳授語法和詞匯知識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學生只是在這種幫助下理解文章的字面意義,沒有深入理解文章,挖掘語篇的深層含義,結(jié)果造成了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現(xiàn)象。在高中階段,閱讀課占課時最多,其課程設置和教材選編都受到了極大的關(guān)注。然而值得思考的是,雖然我們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閱讀教學卻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雖然能夠用英語閱讀,但卻不能快速流暢地閱讀。他們閱讀一篇文章后不能很好地概括中心思想;遇到生詞不能根據(jù)上下文等技巧猜測詞義:更不必說理解作者的觀點和寫作意圖。還有一部分學生缺乏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他們沒有明確的閱讀學習目標和計劃。他們根據(jù)自己的需要讀什么、為什么讀以及怎樣讀的意識和能力較低,反思評價閱讀結(jié)果的意識和能力更低。導致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教師忽視閱讀策略的教學,學生沒有掌握正確的閱讀策略是主要原因。雖然有些教師已經(jīng)認識到有效的策略能夠提高閱讀理解能力,但他們的閱讀教學缺乏全面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
綜觀近幾年的高考閱讀理解題,題材廣泛,體裁多樣,命題既注重從語言學角度考查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又側(cè)重從心理學的角度檢測學生的學習策略、情感、態(tài)度等因素,而且較多地檢測學生對文章的隱含意義、邏輯結(jié)構(gòu)的把握和對主旨大意的概括?!督K省考試說明》也指出,閱讀是高中英語教學和測試評價的重點。閱讀理解在試卷中所占權(quán)重較大,考生應能理解主旨和要義、理解文中具體信息、根據(jù)上下文推斷生詞的詞義、作出簡單判斷和推測、理解文章的基本結(jié)構(gòu),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tài)度。
二、閱讀策略
在閱讀中,使用一定的閱讀策略對于有效閱讀是非常重要的。閱讀策略指讀者在完成閱讀任務中有意識地選擇使用的方法。根據(jù)國內(nèi)外學者對學習策略所下的定義,閱讀策略是指學習者在閱讀過程中為解決閱讀中的困難而采用的總的對策、措施和方法。閱讀策略是學習者策略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包括了閱讀中的一些技巧,如:預測、推理文章的內(nèi)容、猜測文中生詞的大意、略讀、跳讀等,還包含了閱讀者為達到預期閱讀目的所采取的有選擇性和控制性的行為。上述論述,從不同角度對教學策略給予了界定,為理解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打下了基礎(chǔ)。因此,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是高中階段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在一定的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在特定的教學情境和文化背景中為完成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目標和適應高中學生學習英語的需要而作出的閱讀教學謀劃和采取的閱讀教學措施。
根據(jù)認知學理論,閱讀策略可分為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認知策略包括:快速閱讀策略(快讀和略讀);細讀策略(找主題句和細節(jié),區(qū)分重點與次重點和推理)。元認知策略包括:讀前策略(預習、預測和想象);讀中策略(自我詢問與自我監(jiān)控);讀后策略(自我評價和自我反思)。筆者在十幾年的高中英語教學實踐中認為以下幾條是在閱讀過程中行之有效的教師可以培養(yǎng)的閱讀策略。
1.抓事實細節(jié)策略。高中生由于詞匯量不大,所給文章難度系數(shù)也不會很大。縱觀高中階段的各級各類外語考試中的閱讀題型,60%左右的題型都是事實細節(jié)題,該策略的掌握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學生的閱讀成績。因此語言教師應努力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使用這一策略。培養(yǎng)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兩種。
(1)逐句尋找,并在文章中劃出相關(guān)細節(jié)的字詞句。
But the beauty of Wi-Fi networking technology is that you can set up a network between you and your friends laptop,and share all the data you want.
問題What should we do to share some data with a friend through Wi-Fi networking?
A.Use the same computer B.Surf online
C.Have a wireless router D.Set up a network
該例中,要求學生回答我們該做什么來和一個朋友通過Wi-Fi networking分享一些數(shù)據(jù),學生可以劃出“you can set up a network between you and your friends laptop,and share all the data you want.”一話,根據(jù)這一細節(jié)不難選出正確答案D。
(2)快速對應尋找相關(guān)信息。在上案例中,可以采用對應法來快速尋找信息。如快速劃出“you can set up a network between you and your friends laptop,and share all the data you want.”,選出正確答案,大大節(jié)約時間。但該法必須在逐句尋找的能力已日趨成熟的基礎(chǔ)上使用,不能要求初學者也靈活使用。
2.略讀法(skimming )。這是閱讀理解最常用的一種快速閱讀方法。閱讀時可以看標題和首尾段落,以及每段的第一句,就能基本把握文章的主旨大意。因此,進行略讀時可以選擇下列步驟進行:(1)read the title.(2)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of every other paragraph.(3)read any headings and sub-headings.(4) read any pictures,charts,or graphs.(5)notice any italicized or boldface words or phrases.(6)read the summary or last paragraph.
3.尋讀法(scanning)。尋讀法的目的是為了有針對性地迅速獲得所需要的某些特定信息,比方說,日期、數(shù)據(jù)等。因此,閱讀時關(guān)注點主要放在包含有所需信息的段落和章節(jié),進行選擇性地搜索閱讀即可。
4.細讀法(careful reading)。此方法是一種更全面而仔細地了解文章的精讀方法。其目的之一是掃清語言障礙,進行深層次語言點和語法知識的分析。通過精讀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全面深刻地了解,達到對知識的永久記憶以及拓展的目的,比如象考題中的推理判斷題、主旨大意題,以及細節(jié)題等等,不經(jīng)過對材料進行仔細分析、深層次的理解,就很難作出正確判斷。
5.抓首尾句法。適用于議論文與說明文體裁,這類文章每段第一句(topic sentence)或最后一句(conclusion)往往是各段的中心(少數(shù)情況位于段落中間),問題也常常由此而設,所以宜細看慢看首尾句,快速閱讀中間句,不必平均使用時間。
6.邏輯推理法。適用于含有 infer/ imply/ guess/ suggest/ concluded/ learn from/ know from一類深層理解題。回答這類問題時,a、b、c、d四個選項中至少有2-3個選項是原文中“有據(jù)可查”的,這種“明明白白”的答案切不可選,要用邏輯推理法,透過字面意思去挖掘文章的內(nèi)涵,去理解作者的立場、觀點、感情和寫作目的,擺脫自己對某些問題的主觀看法,以免誤入歧途。
7.詞義猜測法。文章后通常都設置一道猜測詞義的問題。有的詞是利用學過單詞詞干加上前綴、后綴派生來的,可根據(jù)構(gòu)詞法知識來確定詞義;如果被猜測是生詞,就要利用該詞的上下文來猜測其含義,即回到原文,細讀該詞所在的上一句、本句和下一句,再從四個選項中進行選擇,切不可把被猜詞孤立在原句中進行猜測。
8.重視詞匯教學。在詞匯教學中,我采用以下幾種途徑和方法來擴大學生的詞匯量。1)通過構(gòu)詞法的學習來讓學生擴大詞匯量;2)充分利用教材,學習與單元話題相關(guān)的分類詞匯;3)通過大量的課外閱讀,培養(yǎng)學生在語境中通過上下文來學習記憶和收集整理詞匯。4)通過剛學到的單詞進行造句鞏固所學單詞。
相信經(jīng)過訓練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能逐漸學會運用不同的閱讀策略。如遇到生詞時,會主動跳過或盡量去猜測詞義;對某些類型的材料(比如廣告等)能采取快速閱讀方法,運用skimming 或scanning 等策略進行有效閱讀。在英語學習中,學生要加強英語閱讀策略使用的意識,提高自己的英語閱讀效率和閱讀水平;在日常英語教學中,尤其是在泛讀課上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訓練,以提高學生閱讀的能力。
所以今天教師的教是為了明天的不教,一旦學生具備了自學的能力,并掌握一些閱讀策略,教師的教學就會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學生畢業(yè)以后,可以繼續(xù)運用自學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以適社會不斷發(fā)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聞迎秋.英語閱讀策略訓練研究[J].瓊州學院學報.2009(6): 113-114.
[2]南美善.高中學生英語閱讀策略研究[D].中國優(yōu)秀碩士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