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
【摘 要】在現(xiàn)在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游戲輔導的方式,讓學生在愉快的游戲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并學會了與人合作及交往,保障小學生的心理發(fā)育健康。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學習中利用游戲教學不但會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也讓學生在游戲中得到了成長和鍛煉。
【關鍵詞】游戲輔導;小學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現(xiàn)在的教育除了教會學生文化知識以外,對于學生的心理教育也同樣重要,通過心理與文化教育相結合,保障學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教學過程中,筆者常通過組織游戲活動的形式來輔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達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下面,筆者就結合自己的一些教學案例,談一下自己在這方面的幾點做法,不甚成熟,還請各位專家多多批評、指正。
一、合理運用
在游戲中,多數(shù)都是以團隊進行的,在團體的活動中進行心理游戲是可以實現(xiàn)心理輔導的作用。從互動中小學生可以進行不斷的認知與學習,并且學會了解新鮮事物,學會處理人際關系等。游戲有很多種的形式,在很多書籍里也對這類游戲進行過介紹,并且在網(wǎng)絡中也可以找到很多的內容。教師把游戲應用到心理健康教育中,使學生在游戲中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并且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升學生的心理建設。在合理科學的心理游戲輔導中,學生通過游戲可以進行自我的心理發(fā)展,經過相關的研究實驗表明,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時候合理的進行游戲輔導,可以完善學生的心理認知能力,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心理,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1.注意事項
在進行游戲輔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有幾點注意事項需要教師注意。首先,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情緒。如果游戲的形式得到了學生的認可,那么不管是何種形式的心理輔導都會得到學生的認可,這就說明選擇的輔導游戲一定要滿足學生的心理要求。要保證游戲具有趣味性,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提高學生的感受程度。其次,實行游戲輔導主要是由于游戲具有趣味性和動感。但是也要明確實行游戲輔導的主要目的,要圍繞輔導學生心理健康的最終目的實行游戲設置。在實行游戲輔導中,教師也不能為了提倡學生的游戲熱情,而盲目的選擇游戲,一定要圍繞輔導心理健康為選擇游戲的宗旨。最后,要及時進行經驗總結。小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在進行游戲的過程中,只有比較簡單的感受和收獲的意識,如果教師不對這些感受進行提升性的總結,那么就不會起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結果。所以在實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總結思考,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并且提高自身感悟,對自己的感受進行深化。
2.案例說明
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我們通過對輔導中的個別小學生進行了重點的游戲輔助教育,在這里以對電腦非常有興趣的學生為例,重點說明進行游戲輔導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由于受到家庭及自身性格的影響,該學生比較孤僻,不喜歡與同學交流,總是喜歡獨來獨往,學習成績處于中下游,但是從家長那里我們了解到,他對電腦比較感興趣,所以在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我們主要利用電腦游戲進行心理輔助教育。首先我們?yōu)樗O置單人的電腦游戲,主要目的是為了與他建立相互信賴的心理過程,并且我們觀察到在這個過程中,他并不會對游戲中的人物產生排斥的情緒,經過一段時間后,進行雙人合作式的電腦游戲操作,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以與同伴進行交流,同時在其余時間也進行很好的溝通,這就說明孩子的游戲輔導對心理健康產生了作用,在最后利用沙盤游戲,進行多人的主題合作游戲,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將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由游戲轉向語言及肢體交流。延伸到后續(xù)的家庭式合作游戲,通過這個環(huán)節(jié)的游戲輔導,不但可以鞏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時也增進了學生與家長的情感交流,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是有幫助的。
經過一段時間的游戲輔導后,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得到了提高,同時心情也開朗了很多,已經會主動與同學交流,可以參與到集體活動中,學習成績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結語
現(xiàn)在的教育除了教會學生文化知識以外,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也同樣重要。通過使用游戲輔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輔導的過程可以在比較輕松愉快的情況下完成,同時可以提高學生對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熱情,幫助學生可以在游戲過程中積極的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并且可以與同學進行良好的溝通與合作,可以保證心理健康教育的順利進行。綜上所述,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使用游戲輔導,可以更容易的被學生接受,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輔導效果,這對于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是非常有利的,這也說明采取游戲輔導是一個高效并且健康的輔導方式,可以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吳金玲.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學管理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2015,(3).
[2]程梅.如何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運用游戲輔導[J].小學教學參考,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