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苗仁
摘 要 近年來,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導下,國家、社會和廣大中小學校都非常重視學生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健康,但是在具體的安全管理上存在因噎廢食的現(xiàn)象,如取消春游、秋游和社會實踐活動,取消課外活動和午間活動,取消標槍、鐵餅、鉛球等“危險”體育課程等等,這些做法不利于學生群體的發(fā)展壯大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和反思。學校安全教育,思想上高度重視是關鍵,完善并認真落實安全管理職責是根本,同時,要多種途徑多種方式開展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政府、社會、家長要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學校工作,在安全教育中不可求全責備,要多一些理解和尊重。
關鍵詞 中小學 安全教育 顯性安全 隱性安全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的迅猛發(fā)展,以人為本的理念越來越被人們重視和接受,“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個性、珍愛生命”等觀念在教育領域廣泛傳揚,學生的合法權利和人身安全被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予以尊重與保護,國家、社會、家庭及學校多層面、多渠道、多舉措保護學生的人身安全,這是社會的巨大進步。但是在高興之余,我們也發(fā)現(xiàn)在學校安全教育中存在許多讓人匪夷所思的做法,這些做法表面安全,其實并不安全;眼前安全,長遠并不安全;局部安全,整體并不安全;身體安全,心理、思想、品德并不安全,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和反思。
一、當前學校安全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取消春游、秋游和社會實踐活動,把學生禁錮在校園內
以前,學校幾乎每年都安排春游和秋游活動,同時開展適當?shù)囊巴饪疾旌蜕鐣嵺`活動,讓學生走出學校、走近大自然,去呼吸大自然清新的空氣,欣賞優(yōu)美的自然風光,考察和研究有關的自然現(xiàn)象;或深入農(nóng)村、廠礦、社區(qū)等,去感受工人、農(nóng)民、商人等火熱的社會生活。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利于增長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強學生的愛國情感和集體主義精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自然現(xiàn)象和社會問題的探究熱情,促使學生運用課堂中學到的知識去分析自然和社會現(xiàn)象,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在這些活動中去驗證課本中所學的知識和道理,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課內和課外的結合、知識與能力的結合。
在這一過程中,有時由于學校和老師組織不夠嚴密,或由于個別學生不聽老師的教導擅自行動,或因為其他各種原因,在個別地方的個別學校出現(xiàn)了一些意外事件,如翻船、車禍、學生跌落山谷等,造成一定的人身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在社會上產(chǎn)生一些不好的影響,給學校領導特別是教育主管部門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為此,教育主管部門就開始限制春游、秋游等活動。先是規(guī)定減少出行次數(shù),學校外出活動一年只能組織一次,要么春游,要么秋游;接著規(guī)定,除畢業(yè)班外,其他年級春游、秋游不得包車,不得乘船,不得出縣市,必須就近、步行;再后來規(guī)定,畢業(yè)班包車出縣市活動必須經(jīng)教育主管部門審批,不得私自外出;到最后,教育主管部門強令廢止春游、秋游及社會考察等所有實踐活動。從此,學生像小鳥一樣被徹底關進了“籠子”,完全失去了親近自然、接觸社會的機會,真正步入“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境地。
2.取消課外活動和午間活動,把學生禁錮在教室里
以前,中午和課外活動時間,學校是完全交給學生自由支配的,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個性愛好自由參加各種活動。所以,這段時間是學生最自由、最開心的時間,他們的興趣得到培養(yǎng)、能力得到鍛煉、情操得到陶冶,體會到校園生活的快樂,涌現(xiàn)出許多文娛積極分子、體育尖子、科技活動達人等等,校園里充滿了歡聲笑語,到處閃動著學生青春活潑的身影,學校成為學生學習、娛樂、成長的樂園,深受學生的歡迎。
由于學生活潑好動、爭強好勝、自控能力較弱,對許多問題的認識也比較膚淺,在游玩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一些摩擦、紛爭。同時,現(xiàn)在的學生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父母寵愛有加,容不得有半點閃失,而近年來政府有關部門又過分強調尊重學生的人權,過分關注學生的安全。所以,如果學生在校園中出現(xiàn)任何一點安全問題,家長就會興師問罪;教育主管部門一味遷就家長和社會的不良輿論,問責學校和老師。加上近年來全國各地校園安全事件時有發(fā)生,教育部和地方各級教育主管部門頻繁下發(fā)有關校園安全的文件,強化學校的安全職責,使學生安全成為一根不能觸碰的高壓線。為了學生的安全,也為了學校自身的安寧,現(xiàn)在許多學校干脆就取消了中午和課外活動時間。中午放學以及放晚學后半個小時多點,就把所有學生趕進教室。下午的課外活動也全面停止,學生一律在教室內自修。學生除了體育課和下課,其他時間都在教室里學習。從此,校園進入一片死寂之中,再也看不到學生生龍活虎的身影了。
3.取消標槍、鐵餅、鉛球等“危險”的體育課程,把學生引入“安全”框架內
以前,在中小學的體育課中有標槍、鐵餅、鉛球等內容,這些內容對培養(yǎng)和鍛煉學生的肌肉、臂力及投擲技巧等很有幫助。但是,有時由于個別學生在訓練和比賽中沒有掌握好要領,致使投擲方向發(fā)生偏離,或者個別學生亂跑亂竄,或個別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疏于管理,從而引發(fā)一些傷害事故,有的甚至造成重大傷殘,在社會上產(chǎn)生一些負面影響,學校和相關老師承受來自家長、社會和教育主管部門的巨大壓力。為了防止類似事件的發(fā)生,避免學校卷入輿論中心和糾紛當中,教育主管部門最后取消了這些比較“危險”的體育項目(實心球代替了鉛球)。從此,中小學的體育課基本都是比較“安全”的運動項目。
二、對現(xiàn)行中小學學生安全教育的幾點認識和建議
1.學生安全教育必須在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嚴格安全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上下功夫,防微杜漸
生命是最寶貴的財富,生命和健康是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生物基礎。人的生命是等價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每個生命都應得到國家、社會和學校的平等尊重和有效保護。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當然要盡一切可能保證每一個學生的生命安全和合法權益,這是人本主義教育的基本要求。無論春游、秋游、社會考察,還是校園的其他活動,學校都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周密部署、嚴格管理,不能麻痹大意、輕率從事,要把不安全隱患降到最低限度。只要我們時刻繃緊安全教育這根弦,認真細致地去做,許多安全事故都可以避免,即使偶爾發(fā)生也能大大降低事故的傷害程度。因此,學校一定要把安全教育納入重要的議事日程,制定科學嚴密、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嚴格責任考核和責任追究,讓每個教育工作者時刻繃緊安全教育這根弦,各個方面、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抓實抓細、精到管理,不能有半點的馬虎與疏忽。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防微杜漸,從根本上杜絕或大大減少安全事故。同時,要在學生中經(jīng)常性地通過多種形式開展安全教育活動,使安全教育深入人心,切實提高學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這是提高學生安全性的重要保障。
但是,政府、社會和家長不能苛求學校在學生安全教育上“絕對安全”、“萬無一失”,因為“絕對安全”只是一種理想狀態(tài),在現(xiàn)實中是很難辦到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果擔心個別學生的安全就取消所有學生的一切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甚至連中午和放晚學后的自由活動都被剝奪,整天把學生禁閉在校園和教室中,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成為沒有戰(zhàn)斗力的“關雞”,就會出現(xiàn)許許多多弱不禁風的“林黛玉式”學生,就會涌現(xiàn)大量手無縛雞之力的白面書生,許多學生就會“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社會實踐能力、社會交往能力、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就會大大降低。這樣做,學校的安全事故可能大大減少(但不等于沒有),但是整個學生群體的身體素質、創(chuàng)新能力、運動技能以及人文情懷等卻受到了很大的損害,危及的是整個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根本。這個潛在的影響我們不能忽視,更不能輕視。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他們的綜合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興衰存亡。教育作為國家和社會發(fā)展的一項基礎性奠基工程,不僅應關注學生個體的身體健康、生命安全和知識技能,更要從大局著眼長遠計議,關注整個學生群體綜合素質的提高。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人的素質的競爭,核心是民族群體綜合素質的競爭。我國學校教育的最高目標就是要努力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努力打造一支身體素質好、創(chuàng)新能力強、精神境界高、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的高素質團隊。打造這支團隊必須從青少年抓起。凡是有利于打造這一團隊的做法都要敢于嘗試和持久堅持,否則就必須停止和拋棄,切不可舍本逐末、因小失大。
2.學校教育不但要注意顯性安全,也要注意隱性安全,不但要注重學生的人身安全,更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安全
為了避免學生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有關方面簡單地對全體學生進行活動限制和時間禁錮,取消一切“危險性”比較高的活動項目和科目,這是典型的因噎廢食,很不可取。我們都知道,開車、走路也是很危險的,公路上幾乎每天都有交通事故發(fā)生,能不能為了保證公民的人身安全,就把所有公路給封了,禁止一切車輛上路?科學探索、社會實踐也有一定風險,能否為了保證科學家、社會活動家的人身安全而叫停一切研究探索和社會活動?我們沒有那樣做,也不能那樣做。
取消一切“危險性”比較高的活動和項目,學生就真的絕對安全了嗎?學校、老師、家長、社會真的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非也。如果我們思想上不高度重視,管理上不細致縝密,安全責任不落到實處,校園里和教室中同樣會出安全問題,如打架、斗毆、踩踏、跳樓、暈厥,等等,近年來的中小學校園并不缺少這方面的例子。如有的學生因長期得不到鍛煉,身體素質較差,跑步時突然暈倒甚至猝死;有的學生因為一點小事而大動干戈,造成相互傷害。這樣的例子不一而足,時有發(fā)生。
同時,長期把學生禁閉在校園和教室里,剝奪學生的自由活動權力,這本身就是一種傷害和不安全。長此以往,學生的身體素質會每況愈下,社會活動能力下降,特別需要警惕的是學生的心理品質會出現(xiàn)問題,會變得狹隘、孤僻、暴躁、膽怯、抑郁等等,與人身安全事故相比,其性質和后果更為嚴重、更令人憂慮,因為它傷害的不是某一個人或某幾個人,而是整個學生群體,同時它傷害的也不僅是身體,還有心理。近年來,學生在學校得不到歡樂,整天悶在校園里、困在教室里、淹在書本中、泡在題海里,郁悶的心情得不到舒展和釋放,出現(xiàn)了比較嚴重的心理疾患,有的因此走上自殺的道路。如果校園生活是豐富多彩、生動活潑、輕松自在、歡快愉悅的,學生怎會自殺?
所以,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領導要站在學生整體發(fā)展的視角,從國家和民族長遠發(fā)展的高度來認識和思考問題,不能頭痛醫(yī)頭、腳痛醫(yī)腳、因噎廢食。凡是有利于學生群體健康發(fā)展、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活動和科目,都要恢復、開設、堅持、完善,學校和教師要切實做好組織實施和管理工作,把安全工作落到實處,努力防止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社會和家長要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學校的各項工作,在學生安全問題上給予應有的尊重和理解,不能吹毛求疵,更不能隨意興師問罪,要給學校一個民主和諧的輿論環(huán)境;政府要制定科學合理的安全教育法規(guī)和規(guī)章制度,為學校安全教育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依據(jù)和制度保障;同時,政府要協(xié)調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強大的教育合力,并做好子女致殘或失獨家庭的安撫和后續(xù)保障工作,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責任編輯 鄭雪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