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課程的學習是音樂專業(yè)的基礎課程,它具有知識性、藝術性、實踐性和技能性,對學習音樂的相關課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探討開放式教學在高校鋼琴課程中的應用,為以后鋼琴課程的教學發(fā)展指明方向,也為高校新的教學方法的應用提供理論上的準備。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高校;鋼琴課程;應用
前言:
隨著鋼琴教學的不斷發(fā)展,我國高校為社會輸入了大批高素質的音樂教育人才,在發(fā)展的同時,高校越來越關注對學生素質能力的提高,許多學校將開放式的教育模式引入高校的鋼琴課程中,從而提高學生的鋼琴水平,為社會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人才。
一、高校鋼琴課程中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意義
開放式教學主要相對于封閉式教學而提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它主要強調在教學的空間、課程內容、教學資源和教學態(tài)度等方面采用靈活開放的教學模式進行,它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老師則發(fā)揮組織課堂的作用,學生真正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從而挖掘出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課堂中的引入有其重要的意義。
第一,鋼琴課程的學習,主要是一個感知和實際操作的過程,對于技能的學習,只要學生用心去學,老師用心去交,在達到一定的訓練的基礎上都會有所進步,但是音樂的感知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僅僅靠努力學習就能夠感知到的,它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傳統的音樂課程教學中,對于理論的課程的教授大多都是采用老師灌輸知識的方法進行教學,很多領悟和感知的東西隨著枯燥的理論變得更加抽象難懂,而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將學生作為主體,學生從被動接受學習變?yōu)橹鲃尤W習,從而使枯燥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和老師相互配合,從而更加有利于學生吸收和理解鋼琴課的教學實質。
第二,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適應了當前高校音樂課程的教學發(fā)展的需求,鋼琴課程從設置課程的理論、思想、技能和專業(yè)素養(yǎng)這幾個方面作為出發(fā)點,開放式的教學模式的融入不僅能夠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而且能夠充分發(fā)揮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優(yōu)點,促進學生全面的發(fā)展,提高學生各項綜合能力的提高。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開放式教學模式就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的過程中去,而高校的學生思想發(fā)展較為成熟,他們有足夠的理性去判斷學習該門課程的重要意義,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是學校理性的選擇,也符合學生學習的現實狀況。
最后,開放式教學模式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和知識面。鋼琴的學習重點是學習方法和技巧,技能的獲得不單單是練習就能夠達到,豐富的知識面和思維能力的構建也是學好鋼琴課的重要條件,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就不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學生們可以搜集相關資料在課堂上與學生和老師分享,利用網絡技術獲取更多的信息,從而突破了課堂的教學空間,滿足學生的教學需要。
二、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課程中的應用
(一)開放式教學模式在高校鋼琴課程中的應用首先需要遵循幾個原則
首先,遵循民主開放的原則。開放式教學模式首先具有開放的特點,因此在運用過程中必須遵循民主開放的原則。民主是指教學過程中學生代表大多數的群體,在接受教學的過程中,對于老師講授的內容有發(fā)言權和選擇權,聽取大多數同學的意見,對于不合理任務的安排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而開放主要是強調課堂氣氛、上課方式、教學內容等方面的開放,一個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愉快的接受和學習,學生能夠克服因教學過程中難以理解或者對基礎知識差從而導致的緊張、不安心理的壓力。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滲透了民主開放的原則,讓老師和學生能夠更好的交流,以便達到教學目的。
第二,平等原則。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同樣是以尊重和保障每個學生能夠公平的接受同等教學的前提下進行的,它主要面向學習鋼琴的所有同學。由于學生個體都是存在或多或找的差異的,因而開放式教育充分體現了尊重每個同學的個體差異,從而根據不同差異制定出不同的學習任務和要求,讓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和特長,深入挖掘自己的潛能。
第三,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開放式的教學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師主導課程進程的教學方式,代之以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方式進行轉變。開放式教育方式然老師更加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有利于老師教學思維的轉變。老師不再是教育的傳授者,而變成了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學生不再被動學習,而成為了學習的主動者。
(二)開放教學模式在鋼琴課程中的應用
首先是開放學生的學習空間。對鋼琴內容的學習不局限于教材的知識,對鋼琴技能的學習不局限于鋼琴本身。主要體現在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創(chuàng)設多元化的教學空間,有目的有意識的增加教材中不足的內容,將各種作品相互融合,利用每個樂器所體現的不同特點創(chuàng)造性的引導學生積極開拓思維,活化教材。例如:鋼琴和其他樂器的相互配合演奏。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第二,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開放式的教學模式并不局限于一種教學方法的運用,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學生人數、學生學習能力和水平、學生的性格特點,分別制定不同的教學任務,積極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適應課堂需要制定與課程內容有關的學習計劃,突破傳統鋼琴課堂中的教學模式。老師可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采用音響和視頻資料播放的形式,或者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對特定學生進行特殊的訓練等等。
第三,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鋼琴課程最重要的就是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鼓勵學生多進行訓練。一方面,學校提供給學生的資源,鼓勵學生充分利用這些資源,訓練自己的鋼琴水平。另一方面,學校組織各種形式的音樂活動,或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外的音樂活動,提高學生的表演能力,讓學生從學習中進行實踐,在實踐中提升自我。逐步形成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良性循環(huán)音樂教學的學習體系,從而為社會培養(yǎng)大批優(yōu)秀的音樂專業(yè)人才。
三、結語
開放式教學模式的引入為我國高校鋼琴課程的學習注入了新的教學思維和方法,這樣不僅對于提高我國高校音樂專業(yè)的學生的專業(yè)素質,而且有利于提升學生自我綜合能力和藝術感悟力。
【參考文獻】
[1]梁兆芬.高校鋼琴課程開放教學的研究與實施[J].教育與職業(yè),2011(27).
[2]陸志成.試論高校鋼琴教學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音樂大觀,2012(03).
[3]武峭山.論高校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構建[J].石家莊經濟學院學報,2007(03).
[4]何元秋.談開放式課堂教學中教師的作用[J].物理教學探討,2002(09).
[5]魏素萍.科學承傳創(chuàng)新——音樂教育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中國音樂,2007(01).
作者簡介:朱麗娟,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講師。專業(yè):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