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朱子的“小學”思想析論

        2015-04-18 01:50:13劉勰嬌
        江漢學術 2015年5期
        關鍵詞:朱子小學

        劉勰嬌

        (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100871)

        朱子的“小學”思想析論

        劉勰嬌

        (北京大學哲學系,北京100871)

        摘要:朱子認為,人生之初所受的熏染是至為關鍵的,“童蒙養(yǎng)正”就是要從人生的早期做起,要養(yǎng)成正當?shù)牧晳T、態(tài)度、觀念和品格?!靶W”的內(nèi)容雖然只是簡單的生活細節(jié)和具體規(guī)矩,但它卻是人們一生德行事業(yè)的起點和根本所在。朱子所編的《小學》一書,將“小學”總結為“立教”、“明倫”、“敬身”三個方面,自此以后,“小學”的內(nèi)容逐漸形成了一個規(guī)范化的體系。“小學”所教習的規(guī)矩和禮節(jié),是大學培養(yǎng)“窮理盡性、修齊治平”能力的基礎和根本;“小學”學習的只是具體的“事”,而“大學”則是要教人明白“事”所蘊含的“道理”,它們是一脈相承的。朱子的《小學》具有極高的人文內(nèi)涵,流傳極廣,影響極大,自朱子以后直到清代的近八百年的歲月中,中國的童蒙養(yǎng)正教育一直在朱子的思想軌道上延續(xù)發(fā)展。

        關鍵詞:朱子;小學;童蒙養(yǎng)正

        中圖分類號:B244. 7

        文章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6152(2015)05-0109-08

        本刊網(wǎng)址·在線期刊:http://qks. jhun. edu. cn/jhxs

        朱子(朱熹)是中國儒家哲學發(fā)展到宋明時期的集大成者,他不僅在哲學構建上有非凡的造詣,而且對于教育思想,也有獨特精辟的見解。朱子對教育最深刻的思考之一,是他對“小學”和“大學”的系統(tǒng)思考。眾所周知,朱子為蒙童編寫了《小學》等一系列童蒙教材,又特意將《大學》從《禮記》中單獨提選出來,列于四書之首;以致于“小學”與“大學”這兩個名詞概念,自朱子之后流行當時,影響后代。

        中國的童蒙教育自古有之,《周易》有言“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1]53,《論語》有言“性相近也,習相遠也”[2]175,《禮記·經(jīng)解》有言“君子慎始,差若毫厘,謬以千里”[3]1373,春秋時期的管子撰寫了《弟子職》,西漢劉向編寫的《列女傳》中有“周室三太”、“孟母三遷”等故事,梁代周興嗣編寫了《千字文》,宋代以后出現(xiàn)了《三字經(jīng)》《百家姓》《千家詩》等蒙學讀物。但是,這些材料都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蒙學教育理論和蒙學教育體系。直到南宋經(jīng)過朱子的努力,才將“小學”的宗旨系統(tǒng)而明確地揭示出來。

        作為一代宗師的朱子,他非常重視“童蒙養(yǎng)正”的教育,即“小學”的教育。朱子關于“小學”類的著作,除了《小學》一書,還有《童蒙須知》《訓蒙詩百首》《敬齋箴》《朱子論定程董學則》以及《朱子語類》中關于“小學”的討論等等。除此之外,朱子的《大學或問》《近思錄》《四書章句集注》等書中,也多有關于“小學”的見解。值得注意的是,朱子還將《禮記》中的一些篇章,諸如《曲禮》《檀弓》《內(nèi)則》《少儀》《文王世子》、《學記》等篇中的部分內(nèi)容,都納入了“小學”的范圍。

        一、對“小學”的重視

        朱子為何如此重視“小學”呢?他在《小學原序》中明確地揭示出來:

        古者小學教人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愛親敬長隆師親友之道,皆所以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本。而必使其講而習之于幼稚之時,欲其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無捍格不勝之患也。今其全書雖不可見,而雜出于傳記者亦多。讀者往往直以古今異宜而莫之行,殊不知其無古今之異者,固未始不可行也。今頗蒐輯以為此書,授之童蒙,資其講習,庶幾有補于風化之萬一云爾。淳煕丁未三月朔旦晦庵題。[4]1

        在朱子看來,“小學”所教習的內(nèi)容就是“灑掃應對”、“愛親敬長”、“隆師親友”等規(guī)矩和禮節(jié),而這些規(guī)矩和禮節(jié),是“大學”所要培養(yǎng)的“窮理盡性、修齊治平”之能力的基礎和根本。

        結合《周易》的“蒙以養(yǎng)正,圣功也”來看,朱子

        的思想確實是真實不虛的?!梆B(yǎng)正”就是要從人生的第一步,就要通過方正、純正、中正、端正的行為,來養(yǎng)成一種正當?shù)牧晳T,繼而養(yǎng)成一種正當?shù)膽B(tài)度,繼而養(yǎng)成一種正當?shù)挠^念,繼而養(yǎng)成一種正當?shù)钠犯瘛Q言之,“正”的反面就是“邪”,如果不能往正的方面去養(yǎng),則必然往邪的方向發(fā)展。

        所以,朱子說,“小學”的任務就是“習與智長,化與心成,而無捍格不勝之患”,即在孩童年幼之時就開始訓練正確的行為規(guī)矩,為的是防止日后的“捍格不勝”,即養(yǎng)成惡習,改之甚難。這樣看來,“小學”的內(nèi)容雖然只是簡單的生活細節(jié),具體規(guī)矩,但它卻是人們一生德行事業(yè)的起點和根本所在。

        另外,朱子在《小學題辭》中這樣寫道:

        元亨利貞,天道之常。仁義禮智,人性之綱。凡此厥初,無有不善。藹然四端,隨感而見。愛親敬兄,忠君弟長。是曰秉彛,有順無強。惟圣性者,浩浩其天。不加毫末,萬善足焉。眾人蚩蚩,物欲交蔽。乃頹其綱,安此暴棄。惟圣斯惻,建學立師。以培其根,以達其支。[4]3

        按照朱子的理解,人性中有天命之性與氣質(zhì)之性,天命之性是純善的,其綱領就是“仁、義、禮、智”這四端;氣質(zhì)之性則有善有不善,其不善的原因就是“物欲交弊”。人們?yōu)閷W做功夫,就是要收回那顆被物欲污染而放逐的心,回復到原來的本性。

        由此看來,人生之初所受的熏染是至為關鍵的,小孩的心里沒有太多的分別和計較,這時父母、師長以及長輩們應該懂得“先入為主”,要刻意將他往圣賢的道路上引導。小孩子一開始就往善的方向上成長起來,一開始就形成好的性情,養(yǎng)成好的習慣,那么,即使以后再遇到不善的環(huán)境,他也可以辨別抵制;他的一生發(fā)展也會比較正常健康。反之,小孩子一開始就往惡的方向上成長起來,形成不善的性情,養(yǎng)成不善的習慣,以后再糾正就非常困難,就會給他的一生發(fā)展帶來深遠的不良影響。

        中國古代的童蒙教育常被稱之為扎根教育,這個比喻非常耐人尋味,如果把一個人的整個生命歷程比作一棵大樹,“童蒙養(yǎng)正”就是這棵大樹的根;這個根扎得早,扎得正,扎得穩(wěn),扎得深,扎得根深蒂固,他以后的生命之樹才可能枝繁葉茂,開花結果。如果這個做人的大根大本不在幼稚時期扎下,想當然地留待以后再進行糾正和栽培,則多半是遭遇“捍格不勝”的尷尬和艱難,正如朱子在《小學》中所言:

        橫渠張先生曰:教小兒,先要安詳恭敬。今世學不講,男女從幼便驕惰壞了,到長益兇狠。只為未嘗為子弟之事,則于其親已有物我不肯屈下。病根常在,又隨所居而長,至死只依舊。為子弟則不能安灑掃應對,接朋友則不能下朋友,有官長則不能下官長,為宰相則不能下天下之賢。甚則至于徇私意,義理都喪,也只為病根不去,隨所居所接而長。[4]146

        誠如所言,觀察我們生活其中的當下社會,許多現(xiàn)象與橫渠先生所說并無二致,這些不良現(xiàn)象恰恰印證了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的道理。也就是說,人的氣質(zhì)之性,本來就有美惡的不同,但從其根本而言,差別并不大;然而,隨著環(huán)境的熏陶,“習于善則善,習于惡則惡”[2]176,于是,各種習性的差別就越來越大了。

        朱子對小學的重視,其實和孔門教育思想是一脈相承的。在《論語》中,孔子的弟子之間就有“先傳后倦”之辯:

        子游曰:“子夏之門人小子,當灑掃、應對、進退,則可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子夏聞之曰:“噫!言游過矣!君子之道,孰先傳焉?孰后倦焉?譬諸草木,區(qū)以別矣。君子之道,焉可誣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2]190

        朱子解釋這一章時,引用了程子的話,來說明“小學”的重要性:

        程子曰:“君子教人有序,先傳以小者近者,而后教以大者遠者。非先傳以近小,而后不教以遠大也?!庇衷唬骸盀邞獙?,便是形而上者,理無大小故也。故君子只在慎獨。”又曰:“圣人之道,更無精粗。從灑掃應對,與精義入神貫通只一理。雖灑掃應對,只看所以然如何。”又曰:“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為兩段事。灑掃應對是其然,必有所以然。”又曰:“自灑掃應對上,便可到圣人事?!庇薨矗撼套拥谝粭l,說此章文意,最為詳盡。其后四條,皆以明精粗本末。其分雖殊,而理則一。學者當循序而漸進,不可厭末而求本。蓋與第一條之意,實相表里。非謂末即是本,但學其末而本便在此也。[2]190

        在這里,朱子發(fā)揮程子的思想,認為圣人的教化是有次序的,必在近己切身處先有落實,然后才能談遠大的作為。而且,“小學”的“灑掃應對”,與“大學”的“格物窮理”是一脈相承的,前者是后者的堅實基礎,“小學”的功夫正是“格物”的功夫?!靶W”的灑掃應對是“知其然”,大學則窮究“其所以然”;“小學”的功夫越深,則“大學”的功夫越實。總之,“小學”的重要性可用一句話總結,即“下學而上

        達”。程頤曾經(jīng)說過:“學者須守下學上達之語,乃學之要。蓋凡下學人事,便是上達天理。然習而不察,則亦不能以上達矣?!保?]158正如朱子在《訓蒙詩百首》中寫的:“灑掃庭堂職是供,步趨唯諾飾儀容,是中有理今休問,敬謹端祥體立功?!保?]

        這個“灑掃庭堂”、“步趨唯諾”就是“小學”的“格物”,通過這個階段的培養(yǎng),就可以有助于“誠意正心”、“窮理盡性”的“體”上功夫,但這里面的義理是非常深刻的,難以言傳,只能在實踐中不斷地去深入領悟。

        二、“小學”的內(nèi)容

        朱子的“小學”思想,還包括“小學”的內(nèi)容:

        “古者初年入小學,只是教之以事,如禮、樂、射、御、書、數(shù)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學,然后教之以禮,如致知格物及所以為忠信孝弟者。”[6]

        “小學”所教的內(nèi)容是六藝和“孝悌忠信”之事,那么,這些“事”具體指的是什么呢?朱子在《小學題辭》中說:“小學之方,灑掃應對。入孝出恭,動罔或悖。行有余力,誦詩讀書。詠歌舞蹈,思罔或逾?!保?]3這繼承了孔子所謂“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2]49,以及“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2]132的思想。后來程頤將后者推演為“程子四箴”,作為普遍的蒙學材料,也為朱子所采納。更具體地,朱子在《小學》一書中,將“小學”的內(nèi)容總結為三個方面,即“立教”、“明倫”和“敬身”。自此以后,“小學”的內(nèi)容逐漸形成了一個規(guī)范化的體系。

        (一)立教

        朱子在《小學》內(nèi)篇中,開篇就寫道:

        子思子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敎。”則天明,遵圣法,述此篇,俾為師者知所以教,而弟子知所以學。[4]7

        童蒙的教學,必是父母或老師先知道該怎么教育孩子,而孩子跟著父母或老師學習。所以,朱子的“立教”其實是為父母和老師而寫的,包括關于兒童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則和核心理念,如“胎教”思想。

        按照《禮記》與《詩經(jīng)》中的材料顯示,中國從夏商周三代就開始重視胎教,“周室三太”教育出了周王朝的三代賢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朱子繼承并重點闡發(fā)了“胎教”的思想,將其放于“立教”之首:

        太任,文王之母,摯任氏之中女也,王季娶以為妃。太任之性,端一誠莊,惟德之行。及其娠文王,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敖言。生文王而明圣。太任教之以一而識百,卒為周宗,君子謂太任為能胎教。[4]8

        古者婦人妊子,寢不側,坐不邊,立不蹕,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德過人矣。[4]8

        童蒙養(yǎng)正的第一步,就要從胎教開始,這是道德倫理扎根的起點。那么,怎么進行胎教呢?一般人以為是要給母親最好的飲食、最好的物質(zhì)上的照顧,其實,這只是胎之養(yǎng),而不是胎之教。分析以上材料可知,胎兒雖然沒有生出來,但他已經(jīng)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生命已經(jīng)開始了;哪里有生命,哪里就應該有生命的教育。一個懷孕的母親要知道,她的精神,她的意念,她的心態(tài),她的性情,會發(fā)出一種信息波,每種信息波都會傳遞給胎兒。胎兒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有著敏感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這個信息波對胎兒的身心養(yǎng)成有著巨大的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這又讓我們聯(lián)想到賈誼《新書·胎教》中也有明確的思想:

        故鳳凰生而有仁義之意,虎狼生而有貪戾之心,兩者不等,各以其母。嗚呼!戒之哉!無養(yǎng)乳虎,將傷天下。胎教之道,書之玉版,藏之金柜,置之宗廟,以為后世戒。[8]390

        所以,一個有智慧的母親,在十個月中,一定要端心正念,在起心動念處注意。也就是說,她的意念要完全處于一片和諧之中,諸如安寧、恬淡、愉悅、溫和、清凈、輕柔、舒緩、良善的意念之中;有感就有應,母親這里有所感,胎兒那里馬上有所應。這個道理,今天依然閃耀著真理的光輝,依然有著深刻的現(xiàn)實警示意義。

        胎教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孩子出生以后,家庭是其生存的主要環(huán)境;一個幾歲小兒,好像是懵懂無知,其實不然,小孩子的各個器官極其靈敏,他已經(jīng)在時時刻刻、分分秒秒地感知外面的世界。換句話說,外界的信息已經(jīng)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塑造著、涵養(yǎng)著、陶冶著這個孩子的身心。那么,如果孩子接觸的是善的信息,這個小孩的身心世界就接受善的陶冶和熏陶,就會往善的方向成長;如果接觸的是不善的信息,這個小孩的身心世界就接受不善的陶冶和熏陶,就會往惡的方向成長,這就是所謂的“先入為主”。所以,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家教了。朱子引用了《禮記·內(nèi)則》中一個詳細的教

        育次第,其中大部分都和家教有關:

        凡生子,擇于諸母與可者,必求其寬裕慈惠、溫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為子師。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絲。六年,教之數(shù)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后長者,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shù)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學書計,衣不帛襦袴。禮帥初,朝夕學幼儀,請肄簡諒。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二十而冠,始學禮。可以衣裘帛,舞《大夏》,惇行孝弟,博學不教,內(nèi)而不出。[3]868-869

        這個規(guī)劃從第一條到十歲之前的內(nèi)容,都屬于家教的范疇;即便是選擇一個類似于今天“保姆”的人,也要具備相當?shù)娜宋乃仞B(yǎng)和內(nèi)涵,到八歲、九歲、十歲時候的提醒,其實,都貫穿著一個思想,那就是家庭環(huán)境這一氛圍的熏陶和影響,對于孩子的性格養(yǎng)成具有極大的作用。

        那么,如何進行家教呢?家教意味著從孩子一降生到人間,就給他講一套道理,進行一種說教嗎?朱子在《小學》中引了這樣一段:

        楊文公《家訓》曰:童稚之學,不止記誦。養(yǎng)其良知良能,當以先入之言為主。日記故事,不拘古今,必先以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事,如黃香扇枕,陸績懷橘,叔敖陰德,子路負米之類。只如俗說便曉此道理,久久成熟,德性若自然矣。[4]147

        童年的孩子總是無憂無慮,精力旺盛,好動貪玩的,喜歡嬉戲是幾乎所有孩子的天性;懂得教育的父母和老師,不會制止孩子去游戲,而是要在順應這個天性的基礎上,有意識地營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去讓孩子們游戲,讓良好的環(huán)境、良好的氛圍,散發(fā)出一種良好的能量、良好的信息來充當無聲的老師,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

        那么,這一階段,小孩主要的游戲空間就是家庭,所以,父母就要給小孩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讓小孩在其中健康成長。

        那么,怎么營造這個良好的家風呢?最主要的就是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要做出一個好的表率;有時候甚至有意識地作一些表演,讓小孩子看到。小孩子的模仿力極強,他耳濡目染,自然就會跟著學樣。朱子的《童蒙須知》詳細列舉了生活中五個需要注意的方面,作為父母和孩子言行舉止的典范:

        夫童蒙之學,始于衣服冠履,次及言語步趨,次及灑掃捐潔,次及讀書寫文字,及有雜細事宜,皆所當知。今逐目條列,名曰《童蒙須知》。若其修身、治心、事親、接物與夫窮理盡性之要,自有圣賢典訓,昭然可考,當次第曉達,茲不復詳著云。[7]371

        這樣下來,小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規(guī)矩禮數(shù),諸如“幼子常視毋誑”[3]32,“立必正方,不傾聽”[3]32;“凡為人子弟,須是常低聲下氣,語言詳緩,不可高言喧哄,浮言戲笑”[7]372;“當灑掃居處之地,拂拭幾案,當令潔凈”[7]373等等;自然而然就慢慢學會,形成習慣,進而內(nèi)化為人格,外顯為氣質(zhì)了。

        (二)明倫

        朱子“小學”思想的第二個方面,就是“明倫”。所謂“倫”,即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人際關系,各種社會關系分別是這“五倫”的不同體現(xiàn)。儒家對于五倫關系最基本的原則就是,“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一般稱之為“五倫十義”。朱子說:

        孟子曰:“設為庠序?qū)W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倫也。”稽圣經(jīng),訂賢傳,述此篇以訓蒙士。[4]19

        也就是說,“小學”要教給孩子們最為基本的東西,就是“明人倫”,也就是認識清楚如何來恰當?shù)靥幚砦鍌愱P系。然而,由于孩子少不更事,“小學”的核心,就是要他們明白五倫關系中最根本的大原則。先有了這種意識,才有可能在日后的為人處事中“通權達變”,而不至于失體統(tǒng)。

        不僅對于孩子,而且對于一般人來說,五倫關系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父子關系。

        “父子”這一倫的總體要求是“孝”,“孝”有多種層次。按照孟子的意思,人的感情次序是“親親”、“仁民”、“愛物”,也就是說,“親親”是人性中最基本的要素。朱子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在《小學》卷二的“明倫”中,“孝親”占了很大的篇幅。這一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明清時期,以至于清代李毓秀編寫的童蒙名篇《弟子規(guī)》中,“入則孝”的內(nèi)容不僅篇幅長,而且寫得非常細致嚴密。

        重視孝道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特征,四書五經(jīng)中多講到“事親”的內(nèi)容。但是,蒙學中講“孝”,則是非常的深入淺出,講的都是一些具體的“事”,旨在教會孩子們在日用倫常中如何具體應對。而孩子們?nèi)绱诵袨?,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p>

        《曲禮》曰:凡為人子之禮,冬溫而夏凊,昏定而晨省。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習必有業(yè)。恒言不稱老?!薄肚Y》曰:凡為人子者,居不主奧,坐不中席,行不中道,立不中門。食饗不為概,祭祀不為尸。聽于無聲,視于無形。不登高,不臨深,不茍訾,不茍笑。[4]25-26

        這些常識性的要求,雖然用極為樸實的語言寫就,但要落實于行動中,并養(yǎng)成良好習慣,卻需要花許多功夫,所謂“下學而上達”,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

        (三)敬身

        朱子“小學”思想的第三方面,就是“敬身”?!熬瓷怼斌w現(xiàn)在“心術”、“威儀”、“衣服”、“飲食”等具體言行舉止的細節(jié)之中。朱子說:

        孔子曰:“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毖鍪ツ?,景賢范,述此篇,以訓蒙士。[4]79

        我們知道,朱子繼承了程頤“涵養(yǎng)須用敬”的思想,他所主張的修養(yǎng)方法就是“主敬涵養(yǎng)”。

        “主敬涵養(yǎng)”說有兩層意思,狹義的“主敬涵養(yǎng)”專指未發(fā)功夫而言,與“窮理致知”相對;廣義的“主敬涵養(yǎng)”則貫通已發(fā)和未發(fā),貫通動靜內(nèi)外的全過程。而朱子所說的“主敬”,有以下幾層意思:

        首先是收斂,即將身心收向內(nèi),不要使身心放縱散逸或四處奔走,這叫收拾精神;其次是謹畏,即使內(nèi)心常處于一種敬畏的狀態(tài);第三是惺惺,即使內(nèi)心總處于一種警覺警醒的狀態(tài);第四是主一,即專一、純一、無適;第五是整齊嚴肅,表現(xiàn)在神態(tài)、威儀、服飾等方面。[9]138

        “主敬”的修養(yǎng)是一個綿綿密密的過程,它是某種從內(nèi)心深處散發(fā)出來的品格和境界,不能偽裝,不能速成。所以,“主敬”要從孩童開始培養(yǎng)。

        曰:敬者,一心之主宰,而萬事之本根也。知其所以用力之方、則知小學之不能無賴于此以為始。知小學之賴此以始,則夫大學之不能無賴乎此以為終者、可以一以貫之而無疑矣。[10]1

        《朱子語類》中還專門講過這樣一則語錄:

        小童添炭,撥開火散亂。先生曰:“可拂殺了,我不愛人恁地,此便是燒火不敬。所以圣人教小兒灑掃應對,件件要謹。某外家子侄,未論其賢否如何,一出來便齊整,緣是他家長上元初教誨得如此。只一人外居,氣習便不同?!保?1]127

        朱子主張“敬”貫動靜,也就是要貫穿于知與行、未發(fā)與已發(fā)的全過程,要貫穿到從“格物致知”到“修齊治平”的所有節(jié)目(下文有所提及)。然而,“小學”的讀物大多要文字淺顯、朗朗上口,才能進入孩子們的心靈。所以,朱子又將“小學”中的“主敬”思想條分縷析為四個方面:首先是“心術之要”,如“《曲禮》曰: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敖不可長,欲不可從,志不可滿,樂不可極”[4]80之類;其次是“威儀之則”,如“君子之容舒遲,見所尊者齊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聲容靜,頭容直,氣容肅,立容德,色容莊”[4]87之類;第三是“衣服之制”,如“君子不以紺緅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袗絺绤,必表而出之”[4]96之類;第四是“飲食之節(jié)”,如“《少儀》曰,侍食于君子,則先飯而后已。毋放飯,毋流歠。小飯而亟之,數(shù)噍,毋為口容”[4]100之類。所以,朱子說:

        古者,小學已自暗養(yǎng)成了,到長來,已自有圣賢坯模,只就上面加光飾。如今全失了小學工夫,只得教人且把敬為主,收斂身心,卻方可下工夫。又曰:“古人小學教之以事,便自養(yǎng)得他心,不知不覺自好了。到得漸長,漸更歷通達事物,將無所不能。今人既無本領,只去理會許多閑汨董,百方措置思索,反以害心。”[11]125

        朱子認為,“小學”所培養(yǎng)的是“圣賢坯子”,“大學”的功夫只是在這“坯子”上面增加“光飾”。所以,“主敬”功夫宜在“小學”就早早重視。如果“大學”以后才強調(diào)“主敬”和“收斂身心”,則已為時太晚,那顆心早已放逸而難收了;在這種情況下勉強做功夫,則反害其心。

        關于“主敬”,朱子不僅列舉了儒家典籍如《論語》《禮記》中的材料,還摘選了古代各種名人事跡,來證實前面的言論,如《左傳》《國語》《孔子家語》中記載的各類生動故事。甚至,朱子在《小學》外篇中,歷考前代傳記,承接宋代見聞,敘述嘉言,記載善行,來充實“小學”的內(nèi)容,擴展“小學”的視野。其中,就引用了二程、周敦頤以及當時各大儒的思想和言論。

        除了以上四個方面外,朱子的“主敬”思想也貫穿于《童蒙須知》《朱子論定程董學則》《白鹿洞書院揭示》等“小學”著作之中,甚至貫穿于他的整個哲學體系之中。

        三、從“小學”到“大學”

        在《論語》中,關于孔子所說“吾十五而志于學”一句,朱子的注解是:“此所謂學,即大學之道也?!保?]54也就是說,在“小學”的功夫打牢以后,孩子成長至十五歲,可以開始學“大學之道”了。

        在《朱子語類》中,有許多討論“小學”和“大學”之間關系的記載,例如:

        古者初年入小學,只是教之以事,如禮樂射御書數(shù)及孝弟忠信之事。自十六七入大學,然后教之以理,如

        致知、格物及所以為忠信孝弟者。[11]124

        古人自入小學時,已自知許多事了;至入大學時,只要做此工夫。[11]124

        古者小學已自養(yǎng)得小兒子這里定,已自是圣賢坯璞了,但未有圣賢許多知見。及其長也,令入大學,使之格物、致知,長許多知見。[11]124

        古人小學養(yǎng)得小兒子誠敬善端發(fā)見了。然而大學等事,小兒子不會推將去,所以又入大學教之。[8]124

        小學是直理會那事;大學是窮究那理,因甚恁地。[11]124

        小學者,學其事;大學者,學其小學所學之事之所以。[11]124

        小學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處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規(guī)矩做去。大學是發(fā)明此事之理。[11]125

        又問:“小學、大學如何?”曰:“小學涵養(yǎng)此性,大學則所以實其理也。忠信孝弟之類,須于小學中出。然正心、誠意之類,小學如何知得。須其有識后,以此實之。大抵大學一節(jié)一節(jié)恢廓展布將去,然必到于此而后進。既到而不進,固不可;未到而求進,亦不可。且如國既治,又卻絜矩,則又欲其四方皆準之也。此一卷書甚分明,不是滾作一塊物事?!保?1]252

        曰:學之大小、固有不同。然其為道、則一而已。是以方其幼也,不習之于小學,則無以收其放心、養(yǎng)其德性,而為大學之基本。及其長也,不進之于大學,則無以察夫義理、措諸事業(yè),而收小學之成功。是則學之大小所以不同,特以少長所習之異宜,而有高下淺深先后緩急之殊。非若古今之辨、義利之分判然,如薫蕕冰炭之相反而不可以相入也。今使幼學之士,必先有以自盡乎掃灑應對進退之間、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習,俟其既長,而后進乎明德、新民,以止于至善。是乃次第之當然,又何為而不可哉。[10]1

        綜合以上材料,我們可以總結出“小學”與“大學”之間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

        首先,“小學”學習的只是十分具體的“事”,如事父、事兄等事,只是按照規(guī)矩去做,因為只知其然,所以沒有一種自覺性和自主性。而“大學”則是要教人明白“事”所蘊含的“道理”,也就是要知道事情的所以然為何;只有“明其理”,才有可能成為道德的主體。

        其次,在“小學”階段,通過家教、讀書等方式,孩子能明白五倫關系,學會從容處理灑掃應對之事,已經(jīng)非常通曉禮數(shù),朱子認為這已經(jīng)“有圣賢坯?!绷?。而“大學”的深入,則是在“圣賢坯?!鄙稀凹庸怙棥?,使他在人格、境界上更加完善。如果用一個比喻的話,從“小學”到“大學”的次第,“小學”功夫好比地下的根本,“大學”以后則屬于地上的枝干花果,只有向下扎根,根深蒂固,才能向上結果,大樹參天,郁郁蔥蔥,以至于枝繁葉茂,碩果累累。

        第三,在古代士農(nóng)工商的社會,“士”階層只是極少數(shù)人,農(nóng)工商是龐大的群體。大多數(shù)百姓,學完“小學”,就已經(jīng)進入生活工作領域了;只有那些天賦較高、資質(zhì)聰慧、潛力充足以及其他條件也具足的人,才會被選拔出來繼續(xù)學習,往上深造,即進入“大學”階段。正如朱子在《大學》序中所說:

        人生八歲,則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jié),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眾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學校之教、大小之節(jié)所以分也。[2]1

        也就是說,十五歲之后,只有那些有位的子弟和“凡民之俊秀”者,才入大學學習。因為“大學”學習的是比較抽象的義理,需要比較高的悟性,所以必須是“俊秀”之才,至于一般人,既學不了,也不需要學。正如《論語》所說:“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2]89,朱子對其注解說:

        張敬夫曰:“圣人之道,精粗雖無二致,但其施教,則必因其材而篤焉。蓋中人以下之質(zhì),驟而語之太高,非惟不能以入,且將妄意躐等,而有不切于身之弊,亦終于下而已矣。故就其所及而語之,是乃所以使之切問近思,而漸進于高遠也。[2]89

        概而言之,“小學”與“大學”的區(qū)別,是“學其事”和“明其理”的區(qū)別。前者只是外在的規(guī)矩,后者則是內(nèi)在的義理;前者是知其然,后者是知其所以然;抑或可以說,前者是形而下的器,后者是形而上的道;前者是身,是用,是多,是繁,后者是心,是體,是一,是簡。

        從“小學”到“大學”,是一種曉事到明理的質(zhì)的轉(zhuǎn)變,一種境界的飛躍和升華。飛躍和升華之前,人的心量、氣度、人格,境界、悟性都相對比較小,所以是“小學”。飛躍和升華之后,就意味著一種貫通,一種高度,一種深邃;人的心量、氣度、道德、境界、悟性、智慧、眼光、見識、能力和過去是不可同日而語的,所以稱之為“大學”。經(jīng)歷過“大學”的人,才有可能“入圣域”,才有可能和圣人心心相印。

        在中國古代,“小學”是一種作人做事的普及教育,可以使人學會正確地處理人倫日用,但其局限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還要進一步學習大學。朱子曾對《大學》第一章作出這樣的解釋:“大學者,大人之學也?!保?]3按照朱子的思想,所謂“大

        人”,不是年齡到了二十歲,也不是有了權勢地位,更不是有了財富榮譽,甚至不是建功立業(yè)?!按笕恕笔切牧俊舛?、人格、道德、境界、悟性、智慧、眼光、見識、能力到達了一個比較高的水準的人,和人的年齡、地位、職業(yè)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同理,“大人”的反面就是“小人”,所謂“小人”,不是年齡沒有到二十歲的小孩子,也不是沒有社會地位,沒有發(fā)財致富,沒有考取功名,而是在心量、氣度、人格、道德、境界、悟性、智慧、眼光、見識、能力上都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準上的人。“大人”也叫君子,所以,進行過“大學”的熏陶,就有君子風范了。

        在儒家看來,“大學”的內(nèi)容就是五經(jīng)與四書。朱子不僅將《大學》從《禮記》中專門挑選出來,置于四書之首,而且將四書的地位提到了五經(jīng)之前,從而改變了中國經(jīng)學的傳統(tǒng)。眾所周知,朱子對于四書的為學次第,也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指示:

        某要人先讀大學,以定其規(guī)模;次讀論語,以立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fā)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大學一篇有等級次第,總作一處,易曉,宜先看。論語卻實,但言語散見,初看亦難。孟子有感激興發(fā)人心處。中庸亦難讀,看三書后,方宜讀之。[11]249

        至此,《大學》在四書中的重要地位,已經(jīng)不言而喻了。《大學》之所以重要,不僅是因為它是從“小學”過渡到“大學”的“初學入德之門”,更是因為它本身就“是個大坯?!保恰按髮W之道”的綱領。

        四、“小學”的影響

        朱子在他五十八歲的時候,才編纂了《小學》一書。這本童蒙教材具有極高的人文內(nèi)涵,故自問世以來,一直得到人們的高度推崇,流傳極廣,影響極大。朱子以后直到清末的近八百年的歲月中,中國的童蒙養(yǎng)正教育一直在朱子的思想軌道上延續(xù)發(fā)展。

        許多士大夫仿效朱子,親自編纂蒙學教材,如王應麟、真西山、程端禮、呂坤、程登吉、蕭良有、陳宏謀、李毓秀等等,使得中國的蒙學讀物漸成一個龐大的體系。

        筆者經(jīng)過材料的搜集和整理發(fā)現(xiàn),“小學”類典籍,可以分為十個大類:

        1.總論類,即闡述童蒙教育總體思想的書籍。代表作有朱子的《小學》、明代陸桴亭的《論小學》、清代陳宏謀的《養(yǎng)正遺規(guī)》等等。

        2.孝道類,即弘揚孝道的書籍。代表作有元代郭居敬的《二十四孝》、清代王中書的《勸孝歌》、清代江寧的《續(xù)神童詩》等等。

        3.規(guī)矩類,即教導規(guī)矩的書籍。代表作有明代呂坤的《社學要略》、清代萬斛泉的《童蒙須知韻語》、清代李毓秀的《弟子規(guī)》等等。

        4.讀書類,即說明讀書方法的書籍。代表作有南朝周興嗣的《千字文》、朱熹的《朱子讀書法》、元代程端禮的《讀書分年日程》。

        5.韻文類,即用韻文形式編輯的童蒙教材。代表作有明代呂得勝的《小兒語》、清代羅澤南的《小學韻語》等等。

        6.家訓類,即古人教導兒女的書籍。如三國時期諸葛亮的《誡子書》、宋代司馬光的《訓儉示康》、明代朱柏廬的《朱子治家格言》等等。

        7.典故類,即集中教授古代典故的書籍。代表作有明代程登吉的《幼學瓊林》、蕭良有的《龍文鞭影》等等。

        8.歷史類,即概述中國歷史脈絡的書籍。代表作有元代陳櫟的《歷代蒙求》、清代楊慶的《蒙訓》、清代許遯翁的《韻史》等等。

        9.女學類,即有關女子教育的書籍。代表作有漢代班昭的《女誡》、蔡邕的《女訓》、唐代宋若昭的《女論語》以及明代呂坤的《閨范》等等。

        10.詩詞類,即通過詩詞陶冶情操、學習文章的書籍。代表作有宋代謝枋得的《千家詩》、宋代汪洙的《神童詩全集》、清代李漁的《笠翁對韻》、清代車萬育的《聲律啟蒙》等等。

        這些“小學”類典籍有一個共同特點,即內(nèi)容有深厚的人文底蘊,談古論今,出經(jīng)入史,形式又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讀來朗朗上口,適合兒童背誦記憶。這些書籍的編撰,從時間上看,很大一部分都是元明清時代的產(chǎn)物,而元明清三代的官方意識形態(tài)又是推崇程朱理學的;既然朱子都如此重視小學,甚至親自上陣,為后世編撰《小學》一書,那么,服膺朱子的儒者們當然也會受到巨大的鼓舞,而紛紛效仿了。

        朱子思想對中國兒童教育的影響,持續(xù)了長達七百多年的時間,一直到民國新式學堂以后,才慢慢式微,到了現(xiàn)在,幾乎被遺忘殆盡。反觀中國當下的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教育,可以說是問題叢生,有關部門、社會各界關注了很多年,也采取了很多措施,但好像效果寥寥;而朱子以及后世儒者對童蒙教育的千年思考以及成功的實踐,留下來如此

        巨大的文本材料和思想資源;它們是否可以成為我們辦好教育的一筆寶貴的遺產(chǎn)呢?筆者對此充滿信心,并且期待著未來能夠繼續(xù)深入。

        參考文獻:

        [1]朱熹.周易本義[M].廖名春,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9.

        [2]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

        [3]李學勤.禮記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4]朱熹.小學[M].劉文剛,譯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

        [5]朱熹.訓蒙詩百首[EB/OL].[2015-04-16]. http:// www. docin.com/p-428048897.html.

        [6]陳宏謀.諸儒論小學[EB/OL].[2015-04-16]. http://www.docin.com/p-280961612.html.

        [7]朱杰人,嚴佐之,劉永翔.朱子全書[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8]賈誼.新書校注[M].閻振益,鐘夏,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

        [9]陳來.宋明理學[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10]朱熹.大學或問[M].黃珅,點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1]黎靖德.朱子語類[M].黃星賢,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6.

        責任編輯:汪頻高

        (E-mail:luckywpg@ sina. com)

        On Zhu Xi’s Thoughts of Children’s Education

        LIU Xie-jiao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Pek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Abstract:Zhu Xi’s thoughts were great achievements of Confucian in the Song dynasty. He had incisive and unique insights about education of ancient China. Zhu Xi thought that the original edification in one’s life was the most important. Primary training should develop good habit,right attitude,correct idea and nice charac?ter. Though the contents of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only were details and rules in daily life,they were the great sources of life in morality and career. The book named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which Zhu Xi com?piled included three parts,the first was how to educate,the second was how to deal with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the third was how to remind oneself of reverence. After this book,the contents of The Children’s Educationgradually formed a standardized system. The rules and formality in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were the foundation of the Youth Education which improving one’s heart and mind. The Children’s Education was about physical things and the Youth Education was about the metaphysical truth,they are in line. This book had a very high cultural connotation,so it was very popular and had a great influence. It was nearly eight hundred years from Zhu Xi’s time to Qing dynasty and Chinese primary training had always been in developing in Zhu Xi’s thoughts orbit continuance.

        Keywords:Zhu Xi;The Children’s Education;primary training

        作者簡介:劉勰嬌,女,云南麗江人,北京大學哲學系博士生。

        收稿日期:2015 - 06 - 04

        DOI:10.16388/j.cnki.cn42-1843/c.2015.05.015

        猜你喜歡
        朱子小學
        “理一分殊”是朱子學的“一貫之道”
        國學(2021年0期)2022-01-18 05:57:48
        多肉
        My Diary
        朱子厚 藏石欣賞
        寶藏(2017年7期)2017-08-09 08:15:13
        新課程背景下歌唱教學方法的探討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7:51
        先寫后教:語文作文教學途徑探微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20:05
        體育教學中準備活動的作用與類型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6:40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術教學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5:16
        注重簡約化給數(shù)學課堂減負的探討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42:26
        基于新課標的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7:13
        毛片无遮挡高清免费久久| 内射人妻少妇无码一本一道| 特级av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站| 中文字幕中文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妖精| 各种少妇正面着bbw撒尿视频| 暖暖免费 高清 日本社区在线观看 | 日韩人妻精品中文字幕专区 | 色噜噜狠狠色综合成人网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一区| 丝袜美腿在线观看一区| 高潮又爽又无遮挡又免费| 97色噜噜| 亚洲无人区乱码中文字幕| 成年美女黄网站色大免费视频| 亚洲伊人成综合网| 国产资源在线视频| 麻豆精品国产免费av影片|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网站|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在线电影| 少妇人妻无奈的跪趴翘起|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中文字| 人妻无码中文人妻有码|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狠狠操| 亚洲成人免费av影院| 免费a级毛片永久免费| 99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毛片毛片av一区二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按摩|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一区| 国产粉嫩美女一区二区三| 中国人在线观看免费的视频播放| 欧洲女人性开放免费网站| 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看国产亚洲美女黄色一级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中文字| 亚洲综合婷婷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女优视频| 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