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玲
【摘 要】朗讀是閱讀教學中最經(jīng)常、最重要的訓練之一,是語文教學中重要的一環(huán)。朗讀能有聲有色的表達文章地思想感情,從而使學生受到感染,促進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提高。指導學生朗讀的過程,也就是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想象能力、欣賞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從一年級起,就應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進行朗讀。當一篇課文教完后,成功與否的第一標準就是看學生是否學會朗讀課文。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 培養(yǎng)語感 引領示范 重視聽讀
朗讀,顧名思義就是運用響亮的聲音把語言文字念出來。一篇課文,要通過朗讀,體會作者的神思妙筆。有感情地朗讀,往往能使一首優(yōu)美的詩歌、一篇抒情的散文更富有魅力。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朗讀呢?下面推薦幾點做法供大家參考。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調動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會激發(fā)起無窮的潛能,興趣的培養(yǎng)又是多途徑的。在朗讀課文時,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美好的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的興趣,從而達到激發(fā)“讀”的興趣。在教學中,我經(jīng)常讓學生欣賞聲情并茂的朗讀錄音,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并體味朗讀對表情達意的重要作用。另外,我還結合教學組織學生開故事會、詩歌朗誦會、評選故事大王、朗讀能手,調動學生讀書、朗讀的積極性。通過學習語文的實踐活動,培養(yǎng)了學生樂于閱讀課文的習慣。
二、教師逐句領讀,培養(yǎng)學生語感
教師如果能經(jīng)常給學生正確的、動之以情的范讀,就會使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自自然然地受到熏陶,且能不斷地提高讀書的興趣。當老師聲情并茂地讀完一篇比較難讀的文章后,學生早已躍躍欲試了,這時可采用逐句領讀的方式,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語感訓練。通過領讀,就可以引導學生讀準字音,了解重音的確定、停頓的時機、節(jié)奏的掌握、語氣的舒緩、感情的處理等,只需“轉軸撥弦三兩聲”,便已“未成曲調先有情”了。這種“授之以法”的形象直觀的朗讀指導,更能對學生起到引導、啟發(fā)、激勵、幫助和感染的作用。學生通過長期的耳聽、口讀、心會的訓練,能增強他們對語言文字的敏感性,今后即使遇到一些陌生的文章,他們也能試著借助自己學過的朗讀方法來把文章讀正確,讀出感情。
要想盡快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教師的范讀十分重要。好的范讀,對于學生來說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啟迪,美的熏陶,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師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素質,理解作者的情感。教師必須深入到教材中,要把文章的道理弄清,自己先從中受到啟發(fā)教育,反過來才能指導學生,感染學生。教師聲情并茂地范讀,最能把課文所表現(xiàn)的強烈愛憎情感直接傳遞給學生,這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更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作為一名語文教師要想指導好學生朗讀,自己首先要愛朗讀,并且在平時的課堂上要經(jīng)常在學生面前范讀課文(哪怕是一篇長文章)也要選取一個片段來讀。
三、教師引領示范,讀出情感
真摯的感情是朗讀的生命,語速的快慢、重音與強調、停頓與連接、語調的抑揚等都可以表達出不同的感情。不同的標點,表示說話中不同的語聲調和語氣。例如在《小馬過河》一文,朗讀小馬和松鼠的對話,要用吃驚的語氣讀小馬的問話,用恐懼語氣讀松鼠竭力阻止小馬過河的話,這樣做到了感情朗讀,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在句中起修飾、限制、說明作用的詞語,一般要讀得重一點。如在《荷花》一課中有這樣一句:“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崩首x前,我先讓學生找出荷葉特點的詞語:挨挨擠擠、碧綠、大、圓。然后在這幾個詞語下面做重讀標記,再請學生讀這一句,注意把加點的詞語讀的重一點。學生按這種方法讀,不僅讀出了荷葉多、綠、大、圓的特點,而且體會到荷葉長得特別茂盛、充滿生機。在《狼和小羊》一文中,狼第二次找到碴時說:“就算這樣吧,你總是個壞家伙,我聽到去年你在背地里說我的壞話。”狼第一次找碴兒結果沒有得逞,這里的“我聽說”其實是狼又在想找什么理由吃掉小羊,所以要語速放緩,其余句子要讀出狼兇狠的語氣。
課文字里行間都蘊藏著作者的情感,學生通過想象、聯(lián)想,能夠充分感受形象,揣摩作者真摯的情感。因此,指導有感情的朗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課文內容所需要的情境引導學生入境,入情、調動起他的想象、聯(lián)想、借助他們已有的生活經(jīng)歷、經(jīng)驗感受來理解體會課文的內容,也可以用教師的描繪情境,用圖畫展示情境,這樣學生入情入境,甚至進入角色,便容易“情動辭發(fā)”而讀出情感。如:在朗讀《靜夜詩》這首古詩時,先引導學生讀古詩(邊讀邊聽凄涼的古箏音樂),了解詩人李白被流放到外地,時值中秋佳節(jié)之際,天上月圓,人間團聚,而詩人孤身一人在外地,他看到天上的明月,忍不住低下頭思念自己的家鄉(xiāng)和親人。這種思鄉(xiāng)情,經(jīng)過課文對照,學生們加深了對古詩的理解,通過對當時情境的渲染,學生心中就會激起感情的波瀾,有了這樣的感覺,再進一步的指導,就能通過學生的朗讀把課文的意境展現(xiàn)出來,從而讀得入情入境。
四、重視聽讀,想象畫面
學生在充分理解了課文內容之后,聽老師有感情地朗讀。學生坐直,四肢放松,閉上眼睛,邊聽老師讀,邊想象畫面,腦海中像放電影一樣,形成直觀影像。教師朗讀的速度要慢,留給學生充分的想象余地;朗讀要有感情,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注意力,啟發(fā)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在頭腦中將文字轉化為生動形象的畫面,以加深印象、鞏固記憶。
總之,正所謂:“有耕耘就有收獲?!苯?jīng)過這些年來的摸索與實踐,我在指導學生朗讀這方面應該說是有取得一定成績的。但是,我知道指導學生朗讀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這里僅僅是我個人在教學中的一些粗淺的體會。我相信只要每一個語文老師都能夠正確認識朗讀教學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朗讀水平,精心指導學生每一次朗讀,就一定能夠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及能力,從而更好地為語文教育教學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