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霞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教學的需求。語文課應把現(xiàn)代媒體作為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的工具,而“說話”訓練是整個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它的出現(xiàn)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發(fā)展機遇。電教手段以聲感、形感、動感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這不僅符合信息時代的需求,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愉快、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文主要針對電教的作用進行分析研究。
【關鍵詞】現(xiàn)代教學;傳統(tǒng)教育;電教媒體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的基本課程,它的主要任務是奠定學生字詞句語言文字基礎,增強識字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電教手段以聲感、形感、動感直接作用于學生的感官,這不僅符合信息時代的需求,更有利于調動學生的情感,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愉快,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將結合平日的教學經驗和近幾年的教學改革成果,談談電教手段在小學低年級語文說話教學中的妙用。
一、強化電教媒體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觀察水平
興趣是引導學生學習的關鍵,小學生比較容易被新奇事物吸引,注意力不集中。小學生的觀察力一般處在低水平和大范圍的階段,使用電教媒體構建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能夠形成較強的視覺沖擊,可以強化教學內容的形象感和有效控制力。極具沖擊力的色彩,立體的圖像,醉人的音樂都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內容是引導學生掌握學習內容的重要入手點,也是開展聽說訓練的最好途徑。
如筆者在(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說話訓練“續(xù)講故事”時,先讓學生觀察書本上的圖,我問道:“你們能看到什么?它們干什么?”孩子們紛紛說道:“我們看到了小白兔和小松鼠,兔子在前面大步地走,松鼠在后面緊緊地追?!蔽医又f道:“請同學們想一想它們之間會發(fā)生什么事?”同學們說不出來了,這時,我播放了做好的課件:一座房子被大火焚燒了、幾個小動物在一起過生日、農民伯伯喜悅收獲……悅耳的音樂,誘人的畫面,使學生個個興趣盎然。我又在屏幕上展示出他們的表現(xiàn),說明它們在日常生活里……,這時最愛發(fā)言的李軍爽快地答道:“相互幫助、友好、勤勞……”這成功來自于巧用電教媒體和教者的巧妙指導,從而激起學生的觀察興趣,獲得有目的進行觀察的效果。
二、運用電教媒體能刺激直接感官,培養(yǎng)學生觀察興趣
《新課標》指出,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關注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經驗?!痹诙嗝襟w輔助下的寫話教學,教學信息的呈現(xiàn)是主體的、豐富的、生動有趣的。面對如此眾多的信息呈現(xiàn)形式,低年級學生一定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好奇心理,當這種好奇心發(fā)展為認知興趣時,將會表現(xiàn)出旺盛的求知欲,從而極大提高學生的參與效果。例如:一年級(人教版)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找春天”,教學完主體課文后,我安排了一次寫話訓練。起初我?guī)ьI學生到操場觀察春天來了花草樹木有何變化,由于我們大西北春天的氣候依然寒冷,花草樹木一片干枯,完全和書本上描繪的景象不一樣,學生說道:“春天還沒來,樹枝小草還在睡覺。”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第二天我制作了課件,播放了校園春景圖,配上了優(yōu)美的音樂。上課開始,我先讓孩子們在美妙動聽的鋼琴曲中欣賞了短片,一片翠綠、姹紫嫣紅的美麗景象讓他們陶醉。這一幅幅逼真的畫面,使學生見其形,入其境。隨后,我因勢利導:你能把眼中看到的美麗景象說出來嗎?你一句,我一句,他們的視野、思維,全身心地沉浸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中。
三、運用電教媒體能巧用錄像,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
《新課標》強調作文要“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低年級學生天真爛漫,想象力豐富,小學生的思維很感性,只有通過實際的實物形態(tài)才能展現(xiàn)其心理狀態(tài)。只有通過影像資料才能幫助學生實現(xiàn)良好的感知和觀察能力,引導學生進行想象,發(fā)散思維。帶領學生通過對畫面的分析思考內容深層次的內涵,激發(fā)其深入的思想情感,這樣全面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將個人感情有效地寄托到語文學習中,使其發(fā)展到自身的寫作過程中,實現(xiàn)表達的深入有情。只要教師引導得法,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寫話能力。如:在一年級(人教版)教學中,要求學生用“愛”字造句。由于小學生知識膚淺,若照本宣科,學生能說出諸如:我愛爸爸、媽媽、老師、爺爺、奶奶的句子。如果適時播放國旗飄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美麗的天安門廣場圖等進行點撥,學生的思路就會開闊,頃刻間便能說出“我愛鮮艷的五星紅旗”“我愛逗人的小猴子”“我愛天安門廣場,我更愛祖國首都”。借助電教媒體以形象思維促成抽象思維,完成從“物”到“意”的思維轉化,從而通過鋪設由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過渡的橋梁,較為成功地拓展了思維空間。
四、運用電教媒體能轉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是教學的主要角色,不管是教學的內容、方法還是途徑,甚至教學的過程都需要各位教師提前做好準備,學生只是單純地在教師的安排下進入到學習的環(huán)境中,形成死板的填鴨式教學。在新的多媒體交互式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能夠依照自身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態(tài)度確定想要學習的內容,也可以依照自己的實際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內容,好的教學軟件可以同時配備良好的教學方法,同時穿插一些個性化的教學手段,比如課堂討論等多種形式,實現(xiàn)交流性的計算機學習。這樣的話,學生可以在互相探討的環(huán)境下積極進入學習狀態(tài),比傳統(tǒng)的教師主導,學生被動吸收要有效的多。根據(jù)認知學習理論的實際狀況來看,學生只有不斷接受外部的刺激,并同時融合自身的心理認知才能形成主觀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根據(jù)學習理論分析,通過電教媒體強化學生的讀寫能力,提高學生的表達水平是十分有效的教學模式。當今社會,口才是展現(xiàn)個人能力和魅力的重要途徑,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強化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是教學任務的重中之重。新的媒體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幫助教師引導學生提高表達能力。
也就是說,有效地運用電教媒體展開小學語文教學,能夠高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觀察能力,完善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傊?,在低年級寫話教學中科學、合理、適時地運用多媒體,教者輕松,學者愉快,真正體現(xiàn)了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越性。多媒體教學勢在必行!
(編輯:劉 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