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 杜麗卿
研學旅行產品開發(fā)研究
——以金華為例
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 杜麗卿
摘 要:研學旅行是以教育為主要目的,集教育和旅游為一體的旅游形式。近年來,國務院幾度發(fā)文鼓勵推行研學旅行。此后,全國多地各種形式的研學旅行活動層出不窮。然而,研學旅行產品類型不夠豐富,部分研學旅行產品針對性不強,研學活動效果不佳等問題普遍存在。目前,金華市真正意義上的研學旅行尚在啟動階段。本文在分析金華市研學旅行產品開發(fā)現狀與問題的基礎上,提出對研學旅行產品開發(fā)的幾點意見,以期指導實踐的發(fā)展。
關鍵詞:研學旅行 產品開發(fā) 金華市
研學旅行是由學校根據區(qū)域特色、學生年齡特點和各學科教學內容需要,組織學生通過集體旅行、集中食宿的方式走出校園,在與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加深與自然和文化的親近感,增加對集體生活方式和社會公共道德的體驗,以及研學旅行中小學生的自理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2013年2月,國務院印發(fā)《國民旅游休閑綱要》明確要求“逐步推行中小學生研學旅行”。2014年,國務院《關于促進旅游業(yè)改革發(fā)展的若干意見》,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促進旅游投資和消費的若干意見》,從國家層面上將研學旅行作為拓展旅游發(fā)展空間,促進旅游消費的一項重要舉措。
研學旅行最早起源于20世紀70年代的丹麥,國內開始于20世紀90年代。研學旅行在國外研究中,比較統(tǒng)一的英文表述是educational tourism,通常翻譯成“教育旅游”。國外關于教育旅游產品開發(fā)的文獻不多,典型的有Holdnak,A.and Holland,S在其論文《教育旅游:假期的學習》中指出,在美國奧蘭多的迪斯尼樂園設計有80個教育旅游項目,且其他的景區(qū)也陸續(xù)設計出教育旅游項目。這些項目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基于一般學習課程的旅游項目;二是基于技能學習的旅游項目。
國內對教育類旅游產品的研究不多。一直以來教育類旅游分別被稱為教育旅游、游學及修學旅游,最近3年開始流行研學旅行這個稱謂(有的學者將之表述為研學旅游)。關于教育類旅游產品的研究,在中國期刊數據庫中檢索,從2001年至今,共搜到16項。其中教育旅游產品方面的文獻6篇,修學旅游產品方面的文獻7篇,研學旅游產品方面的文獻2篇,研學旅行產品方面的文獻僅有1篇??梢妵鴥葘τ谘袑W旅行產品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早在2004年張建、張永將當時我國教育旅游產品主要劃分為道德教育旅游產品、修學教育旅游產品、健康教育旅游產品和美育教育旅游產品四大類。隨著體驗經濟時代的到來,程華勝、張海榮提出了教育旅游的體驗化趨勢,并著重探討了教育旅游產品的開發(fā)。此后,出現了幾篇針對青少年群體開展的修學旅游產品的研究。譬如,劉桂芬關于東莞國際旅行社開展修學旅游的實證研究,指出該旅行社在開發(fā)修學旅游產品及營銷推廣過程中,明顯存在修學效果不明顯、修學旅游質量不高,游客忠誠度低、修學產品不能完全適合市場需求等問題。
雖然金華市春游、秋游市場在近幾年中大規(guī)模地發(fā)展。但是真正的研學旅行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
2.1 春秋游熱火朝天,但“學”的效果不明顯、“游”的效果也不佳
2012年,可以說沉寂已久的大規(guī)模學生春游市場,組織春游的學校明顯增多,呈現井噴式的發(fā)展。正如A初中的姚老師感慨:“我在這里工作十來年了,今年算是破了例。聽說要春游,不僅學生開心,我們也很開心?!睙o獨有偶,近幾年很多學校還組織了秋游活動。
春秋游的線路比以往有所增加。過去,出于安全的考慮,學校都安排春秋游就近進行,一般都選擇在大型公園、科技館、博物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近年來,一些春秋游的目的地已拓展到金華所轄縣市甚至金華市以外。比如,2014年4月,浙江康泰旅行社組織金師附小3000多名學生暢游八婺”,不同年級有不同的線路,比如六年級去浦江,五年級到地下長河,四年級去雙龍洞等,又如金華艾青中學系高中)組織的一次春游。線路很多,學生可以自由選擇。有的逛西湖,游浙大;有的去杭州樂園;有的到富春桃源等等。
學校對春秋游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積極的變化。幾乎所有學校曾經都欠于安全顧慮,也因為收費問題,為了不惹麻煩,寧愿能不組織春游、秋游就不組織?,F階段,多數學校已經從過去的“因噎廢食”,轉變?yōu)楸容^開放的態(tài)度,認為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應該給學生們創(chuàng)造各種實踐機會,開闊視野,放松心情。
學生春秋游的效果還停留在“游”為主的階段,甚至很多“游”的效果也不好。過去中小學生春游,通常都是由老師帶領學生在景點轉一圈,休息休息、吃吃東西,最后回家準備寫作文。而市區(qū)幾個大型公園經常出現學生蜂擁而至,學生占公園游客總人數的80%。在一些春游常去的地點,春游學生甚至像是在趕集。秋游的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樣的“游”,效果不佳,更沒有融入“教”和“學”的內容和環(huán)節(jié)。當然,有一些旅行社也推出暑期夏令營活動,但是這些夏令營實際上與平常的旅游線路并無本質區(qū)別。
2.2 研學旅行剛起步,效果不錯,但缺乏金華自產的旅游產品
為什么說金華市的研學旅行剛起步呢?依據如下:一是筆者在調研中發(fā)現,絕大多數的受訪家長和學生,沒聽說過研學旅行;一些校方管理人員和一線教師,甚至教育部門的工作人員,也知之甚少。二是金華市目前僅有1家旅行社在銷售真正意義上的研學旅行產品。即浙江康泰旅行社于2015年上半年正式銷售“中少同行”這個機構研發(fā)的北京線、青島線等5條研學旅行線路。在2015年的暑假期間,組織了6個中少同行研學旅行夏令營,其中1個為親子夏令營。參團孩子的年齡在9周歲~16周歲之間。這些研學旅行產品與旅行社通常的旅游線路有明顯的不同。首先,住宿的選擇往往是離市區(qū)較偏遠的固定駐地,如某學校宿舍,也有賓館。然后,產品中游覽旅游景點只是產品的一小部分,一般平均1天安排一個左右的景點,更多的內容是開展素質提升的各種活動。最后,與通常的旅游產品相異的是,導游不只是帶游客去景點游玩的導游員,而是研學導師。經向旅行社和游客代表進行訪談,研學旅行的效果很好。
然而,如前文所述,金華市旅行社尚未研發(fā)出以金華當地為旅游目的地,“研學+旅行”有機結合的旅游產品。浙江康泰旅行社也只是代理中少同行的產品。
研學旅行市場大有可為,這是由國家政策,教育改革驅需求,學生市場新趨勢所驅動的。據了解,前幾年金華市學生游在旅行社的業(yè)務量中占比很低。2013年,學生游的人數所占比重還不到10%,但在2014年4月,這個數字已達到30%左右。學生游市場將越來越受到旅行社的重視,而年輕人尤其孩子,是未來旅游業(yè)的生力軍,可以說做好學生游市場就是抓住了未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新高考”的改革需要,根據浙江省的統(tǒng)一安排,金華市普通高中學校從2015學年開始,試行一學年二學期四學段的教學安排。高中的秋假和春假,應運而生。另外,國務院正在推行2.5天周末休假制度,針對高中生的學生旅游市場一定會爆發(fā)式發(fā)展。因此,開發(fā)研學旅行產品,是對市場的精準適應,更是一件對教育改革創(chuàng)新、旅游業(yè)發(fā)展、經濟促進都具有現實意義的工作。
3.1 政府部門應加強重視,教育部門等相關者應形成合力
金華市研學旅行產品的開發(fā),應在教育主管部門的主導下,以旅行社為主體,旅游行政主管部門做保障,學校(包括相關任課教師)進行協(xié)助,學生及家長積極參與。
就目前情況看,教育主管部門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門還需加強對研學旅行的認知,提高認識,充分重視研學旅行在素質教育中起到的重大作用。除了理念上更加重視之外,政府還需要在政策支持上提供一些“干貨”。比如為研學旅行提供經費補助,要求景區(qū)景點的門票做出更大的讓利,及用專項獎勵經費來扶持旅行社開展研學旅行產品開發(fā)、拓展研學旅行市場。推動金華市旅行社研發(fā)出適合各學生群體的研學旅行產品。尤其,利用金華自己的資源優(yōu)勢,開發(fā)出鄉(xiāng)土鄉(xiāng)情題材的旅游產品。另外,精選研學旅行基地,效仿中少同行的做法,設計精品旅游線路。金華市本地學生研學旅行尚未開花結果,但“海外名校學子走進金華古村落”的國際研學旅行卻收效頗好。2015年6月23日,來自德國、英國、美國等14個國家25所高校的42名教授和學生走進浙江金華,開啟了為期21天的古村落體驗之旅。期間,他們住在村民家中,感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歷史建筑、民俗風情的魅力,如包餃子、觀看舞龍燈、踩水車、欣賞婺劇等,深入而又深刻地零距離感受中國鄉(xiāng)村文化。這次國際研學旅行活動的成功,與政府多部門重視,多方形成合力是分不開的。
3.2 注重研學旅行產品的體驗性,提高教育教學效果
國家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王定華曾指出,研學旅行是學生集體參加的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的校外參觀體驗實踐活動。在研學旅行過程中,學生必須要有體驗,而不僅是看一看、轉一轉,要有動手的機會、動腦的機會,動口的機會,表達的機會,在一定情況下,應該有對抗演練,逃生的演練,應該出點力,流點汗,乃至經風雨、見世面。
知行合一,教學做一體是研學旅行的精髓。比如讓春游成為“研學游”,使孩子增加興趣的同時得到實實在在的實踐鍛煉。去公園等旅游景點,可以先讓學生通過網絡、書籍等了解每個公園的基本情況,鼓勵同學自己設計春游方案,自己當導游,介紹園內的景點、故事傳說等。
3.3 增強研學旅行產品的針對性
一方面,針對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產品的開發(fā)需要結合教材來進行,課程化地開發(fā)研學旅行產品,才能達到研學的目的。旅行社應該充分利用中小學教材,將教材中涉及到金華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資源,充分地運用到研學旅行產品的開發(fā)中。比如,利用的葉圣陶的《記金華的兩個巖洞》、艾青的詩篇——《大堰河,我的保姆》、李清照的《題八詠樓》等語文課本中的文章、詩詞,來開發(fā)研學旅行產品。這樣,學生既能跟著課本親身感受課本中本來抽象的事物,又可以激起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當然,中小學課本中關于歷史、地理、民俗等諸多方面的內容,都可以成為開發(fā)研學旅行產品的資源。
另一方面,尤其針對普高學生,金華市可以推出了“名校游”、“大學游”等旅游項目。除了組織學生參觀校園,體驗大學生活,更重要的是能用科學、有效的方式,讓學生們了解各種專業(yè)及各種職業(yè)的概況,對自己未來考學和規(guī)劃,能有一定的指引作用。
參考文獻
[1] 樸松愛.教育旅游、旅游教育與可持續(xù)旅游發(fā)展[J].旅游科學,2001(04).
[2] 武藝,吳小根.中小學生教育型旅游產品潛力分析——以南京市為例[J].旅游學刊,2004(02).
[3] 宋娟,秦升陽,董峰.“中國高句麗史”課程開展研學旅行的探索與實踐[J].通州師范學院學報,2014(06).
[4] 瞿玉杰.推進研學旅行應加強頂層設計[N].中國旅游報,2015-4-8.
[5] 張苗熒.研學旅行有望成為旅游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增長點[N].中國旅游報,2014-12-1.
[6] Ritchie.B.W.Managing Educational Tourism[M].channel view publications,2003.
中圖分類號:F719.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08(c)-098-03
作者簡介:杜麗卿(1979-),女,浙江金華人,碩士,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旅游管理教學及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