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莉娜
【摘 要】本文以獨立學院大學外語教學為例,開展了信息素養(yǎng)與探究性學習的交互模式研究,發(fā)現(xiàn)該模式有利于學生搜索英語信息的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整合和內(nèi)化所搜集的英語資料進行相關主題研究,最后開展多模態(tài)多元化智能成果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探究性學習能力得到提升,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得到鼓舞,成功構建了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個人化、多元化英語教學模式。
【關鍵詞】多模態(tài) 信息素養(yǎng) 探究性學習
1 背景
對獨立學院而言,教育質量就是生命線。然而因為英語底子薄弱,學習習慣和自學能力相對差,學習毅力和刻苦不夠等原因,獨立學院的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畏懼心理,學習積極性不高,動力不強的情況普遍。然而和普通高校學生相比,他們卻往往最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具備動手能力與參與意識強等優(yōu)勢,綜合素質較全面。怎么找到適合這類學生特質的揚長避短的學習模式,是獨立學院亟待解決的問題。網(wǎng)絡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獨立學院的改革及其教師和學生角色轉化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
2 概念定義
2.1信息素養(yǎng)
信息素養(yǎng)作為21世紀重要的綜合能力之一和人才能力結構與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信息素養(yǎng)是人具備判斷什么時候需要信息,如何去獲取信息,評價和有效利用所需的信息的能力,即信息的意識、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的應用能力。因此“將信息素養(yǎng)教育納入高等教育人才總體培養(yǎng)計劃對于促進人才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持續(xù)發(fā)展能力具有深遠的現(xiàn)實意義”(陳玲玲,2014)。
2.2 探究性學習
探究性學習指學生在學科領域內(nèi)或現(xiàn)實生活情境中選取某個問題作為實破點,通過質疑、發(fā)現(xiàn)問題、調查研究、分析研討、解決問題,表達與交流等探究學習活動,獲得知識,激發(fā)情趣,掌握程序與方法。探究性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一種學習方式,運用探究性學習方法能讓學生從探究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
3 信息素養(yǎng)與探究性學習的交互模式建立及具體實施
交互模式建立及具體實施分為初期、中期和后期三個階段共16周時間。
3.1模式建立初期旨在培養(yǎng)學生信息搜索和自主學習能力。教師介紹網(wǎng)絡教育信息資源開發(fā)利用的歷史、定義和意義,和學生探索獲取網(wǎng)絡教育信息資源的方法和途徑。然后學生以組為單位收集相關學習資源(如綜合性的學習資料網(wǎng)站:聽力,單詞,閱讀,語法,翻譯,口語,測試)及其他輔助性資源如:網(wǎng)上字典,圖書館,翻譯軟件,朗文在線詞典,百科類全書等。
3.2模式建立中期旨在培養(yǎng)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整合信息和內(nèi)化以及合作學習能力。首先教師會介紹基于網(wǎng)絡教育信息資源探究性學習的目的、實施方法、評分標準( 草稿) , 演示以往的項目范例。并發(fā)放小組工作進程表。教師不僅每周會檢查進度, 也會在過程中提供相關幫助。然后學生利用頭腦風暴確定自己感興趣的一個研究主題。例如:微課堂組,英美文化組,美劇組,口語組, 四六級組,電影配音組,新聞熱詞組,詞源組,視聽組,視頻拍攝組等。并提交相關書面材料和寫明到達預期成果。最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內(nèi)部分工。小組每周定期匯報每人的進度,交流知識點、信息和心得, 提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共同解決問題。
3.3模式建立后期主要為學生成果展示和教師多元智能評估階段。每個學生都要提交自己的研究成果。每組以小組形式進行課堂播報(PPT),通過演講和相應視頻、文字、圖片展示自己小組學習和研究的成果。教師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需要分析問卷,整理訪問內(nèi)容,堅持記錄教師日志,收集學生檔案袋等數(shù)據(jù),為進一步修改完善教學模式打下堅實的基礎。
4 結果及啟示
信息素養(yǎng)與探究性學習的交互模式建立顯示學生在教師的指導、自主探索以及和小組成員輔助的情況下完全有能力收集、利用和開發(fā)豐富的英語教育資源。并且能對自己感興趣的研究主題進行深入的資料收集、整理甚至整合。在研究主題方面,美劇組和電影配音組最受歡迎,其次上歌曲組、視頻拍攝組和口語組。也有部分同學選擇四六級組和游戲組。但是英美文化組只有一組同學。在最后的成果匯報階段充分積極利用多媒體技術,制作視頻,修改圖片,調整ppt的文字,排版、顏色、圖文搭配和布局等;并調動多模態(tài)進行匯報,通過語調、語氣、語速、音高去傳遞重要信息和情感,創(chuàng)造出生動活潑的學習氛圍。
總之該模式通過組織學生分步驟和階段完成相應的任務,成功構建了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個人化、多元化英語教學模式??傊撃J綇娬{學生利用網(wǎng)絡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自主地發(fā)現(xiàn)問題,通過操作、調查、收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情感與態(tài)度,特別是發(fā)展探索精神與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獨立院校學生而言,該學習模式不僅突出了學生認知的主體地位,適合學生的個性化學習,更注重學生學習的多元化,把能力素質的提高作為目標,符合這類學生的特質,從而使他們越來越自信,越來越清楚所學的知識與自己生活以及社會的聯(lián)系,最終實現(xiàn)“知識、能力、素質具備的復合型人才”的目標。另一方面對學校而言,該學習模式的構建能夠促進獨立學院“教與學”方式的變革,提高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趙學旻.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立體化科技英語教學模式探究[J].外語電化教學,2013(5):65-69.
[2]葛艷.多元智能理論視闊下的大學英語精品課建設[J].黑龍江高教研究, 2011(12):166-1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