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花
摘 要: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通過實驗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提高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歸納能力。
關鍵詞: 物理小實驗 學習興趣 學生能力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動的物理情境,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求知欲,發(fā)展學生手腦并用的能力,通過實驗總結得出的知識易于學生掌握,所以物理教師不應該簡單地向學生揭示謎底,而應讓學生通過實驗親身感受物理現(xiàn)象,獲得珍貴的感性認識。此外,實驗還利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科學態(tài)度和崇高的科學精神。
現(xiàn)行初中物理教材中安排了許多小實驗,積極組織和指導學生做好這些小實驗,對于貫徹教材知識、培養(yǎng)學生能力、提高教學質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實驗是學生對物理知識由認識到理解的橋梁,是初中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物理課堂中要善于發(fā)揮小實驗的功效。
一、用物理小實驗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人力求認識、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傾向性因素,是一種良好的情感體驗。古今中外,沒有一個人才的學識是靠教師、父母“逼”出來的,每位教師、每位父母都要牢記:“我要學”而不是“要我學”的成才之道。把物理小實驗寓于創(chuàng)設情境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有利于教學。如教“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時,一上課我就問學生你們相信“火”燒臉會沒事嗎?學生說不相信,我讓學生上來實驗,讓燭焰通過凸透鏡在臉上形成一個燭焰的像,所以沒事,那你觀察到臉上的燭焰和真正的燭焰有什么區(qū)別?這個小實驗既讓學生感到新奇,又激發(fā)學生想探究的欲望。又如在教“大氣壓”這節(jié)課時,一上課時,我就請學生用吸管喝飲料,在喝得舒服的時候,在吸管上剪個洞,這樣學生很難喝到,甚至喝不到,這時我跟學生說這跟我們要學習的大氣壓有關,從而激發(fā)學生想學習大氣壓知識的欲望。再如“用紙鍋燒水”的小實驗,學生在未做之前是不相信紙鍋能燒水的,但做實驗后發(fā)現(xiàn)水燒得很熱而紙沒有被燒壞,既滿足了好奇心,又激發(fā)了探求知識、學習物理科學的興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通過物理小實驗能培養(yǎng)學生的手腦并用的能力
學生在做小實驗的過程中,要親自制作或準備儀器,親自操作、記錄。因此,通過物理小實驗,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如何準備和選用儀器、如何正確操作、如何觀察物理現(xiàn)象、如何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如何分析、歸納推導結論等,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如教學八年級上的第二章物態(tài)變化后,讓學生研究電冰箱內的溫度分布情況,指導學生取一支溫度計,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裹上一團濕棉花,分別在如下表所示的六處測量溫度,每次測量5min,等溫度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后,迅速讀出示數(shù)并將讀數(shù)記錄在下表中,連測三遍,取平均值。
分析測量數(shù)據(jù),請學生思考后回答下列問題:
(1)電冰箱冷藏室的溫度分布有什么規(guī)律?為什么會有這些特點?如果存放蔬菜,你認為放在哪里較好?
(2)為什么在電冰箱門框處常會結露,在冷凍室器壁上會結霜?現(xiàn)在新式的電冰箱都有自動除霜裝置,你知道為什么要除霜嗎?
學生通過動手實驗,既提高實驗操作能力,又增強利用熱學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常見物理問題的意識,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通過物理小實驗能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任何一個看似極普通的物理小實驗都包含特有的物理思想,而這些正是學生要真正學習和掌握的。任何一個小實驗都容不得馬虎和虛假,否則就會導致小實驗失敗,因此學生要從小實驗中逐步培養(yǎng)科學態(tài)度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如教學密度知識的應用后,課本上安排測固體金屬的密度,對此我又增加了一個測水密度的實驗。實驗前,我先讓學生審計實驗方案。學生通過積極思考、討論,構思出兩種方案:方案1:(1)用我再引導學生分析每種實驗方案可能產生誤差的原因,引導學生思考:在方案一中,水的?搖?搖 ?搖?搖(選填“質量”或“體積”)測量誤差較大,導致水的密度的測量值比真實值偏?搖?搖?搖 ?搖(選填“大”或“小”)。并讓學生比較兩種方法,得出最佳方案:運用方案二可以避免由于水倒得不干凈帶來的誤差,使測量值更精確。所以往往運用方案二測量液態(tài)的密度,特別是黏滯性較大的液體密度,如牛奶、食用油等。
在實驗設計活動中,盡管學生的許多想法是不成熟的、片面的,甚至是不可行的,但是讓學生的思維充分發(fā)散,再引導他們從可行性、科學性上對自己的設想進行討論思考,并讓學生親手做一做,得出最佳方案。
實踐證明,學生做小實驗,既動手又動腦,既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和觀察能力又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促使學生自覺地探求知識,達到理解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炳昇.中學理科實驗教學指導——初中物理分冊.
[2]劉炳昇.李容.物理教師教學用書.
[3]秦慶.演示實驗教學功能與實施策略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