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媛媛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程度的不斷加深,教育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要求,它要求教師要不斷地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要及時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這樣,才能規(guī)范基礎教育的活動和質量,才能真正意義上做到我國教育的改革。小學音樂是新時期教育部規(guī)定的標準課程,它在學生的學習與發(fā)展中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小學音樂教學為例,對新課標背景下創(chuàng)新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相關知識展開論述,旨在解決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真正意義上促進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關鍵詞:新課標背景 創(chuàng)新 小學音樂 教學方法 嘗試
21世紀的今天,國家和社會對小學基礎教育的重視度不斷增加,人們指出,必須培養(yǎng)綜合性、高素質的人才,這既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也有利于充分發(fā)現(xiàn)和挖掘學生的潛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今天,人們在精神方面的需求不斷增加,音樂既可以抒發(fā)人們的情感,也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由此可見創(chuàng)新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重要意義。所以,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賦予音樂教育更多的內涵,要不斷引導和培養(yǎng)學生,帶領學生感受音樂的魅力。
一、小學音樂教學的內涵和意義
小學音樂課程是小學階段學生的必修課,它在學生的學習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音樂教育要求教師不僅要具備相關的專業(yè)音樂知識,還要通過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不斷協(xié)調學生的組織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教學活動中去,從而掌握有關小學音樂的基礎知識。音樂是小學階段最重要的課程之一,學校、教師以及學生必須重視其重要性以及必要性,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首先,小學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聆聽音樂,學生能夠感受音樂的魅力,陶冶自己的情操并欣賞音樂的美妙;其次,音樂能夠推進學生成長成才,學習音樂的內涵和意義,就是不斷地感受音樂帶給人的美妙感,這樣,在潛移默化中就提高了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比如學生在聽《義勇軍進行曲》的時候,就能感受到當年的艱苦歲月,了解歷史的來之不易并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斗志。最后,音樂能夠以自身的方式去感染人,這是其他學科或者說是其他教育不可代替的。
二、小學音樂教學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
(一)重視程度不足,課程設置不合理
新形勢下,人們都在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但我國對小學音樂的重視程度仍舊不足,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點:首先,就課程設置而言,學校或者教師的設置還不是很合理,為了不占用語文、數(shù)學等主要課程的時間,學校常常會將音樂課放在下午的活動課上,這樣,教師的教學效果就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其次,就不同地區(qū)而言,發(fā)展的情況都不一樣,在那些發(fā)達城市或者發(fā)達地區(qū),學校音樂課開展的效果較好,就農(nóng)村地區(qū)而言,基本上得不到什么發(fā)展。
(二)師資隊伍落后,教學方法不科學
受各種各樣因素的影響,比如學校、家庭,特別是升學壓力等,學生大多數(shù)的時間都被語文數(shù)學等占據(jù),這樣,音樂教師就顯得特別的匱乏,在某些學校,一個教師會擔任所有班級的老師,有的老師為了減輕壓力,就會選擇半路出家。此外,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只是單純的教授給學生幾首耳熟能詳?shù)母枨?,不管是教學內容還是教學方法都顯得特別單一,這不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新課程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
(一)不斷轉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傳統(tǒng)教學方式下,音樂教師的教學大多以教師為主導,而學生在教學中扮演的則只是參與者,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學習興趣很難得到提高。為此,教師必須積極的、不斷的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應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要不斷引導學生去探索音樂、學習音樂,這既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也有利于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比如教師在向學生講授《大樹媽媽》這一音樂時,可以先讓學生在課下的時候搜集相關的音樂素材,要對教學內容有一個基本的設定,這樣教師在對教學內容以及中心內涵展開講解的時候就能夠做到游刃有余。教師音樂教學的目標是不斷引導學生欣賞音樂,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先對歌曲的曲調有一定的掌握,這樣,才能引導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去。
(二)為音樂教學設定情境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設定音樂教學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它能夠實現(xiàn)學生對音樂教學內容的充分了解,也能夠提高學生對于音樂的鑒賞能力。新時期,情境教學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這就要求教師要從音樂欣賞的角度出發(fā),不斷創(chuàng)造音樂作品的物質情境、人文情境,讓學生能夠全身心的融入到音樂的學習中去。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四季童趣》這首音樂時,可以用多媒體軟件播放有關的畫面,然后將學生帶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回憶在不同的季節(jié)自己都會做些什么有趣的事情,這樣,學生與教師之間就會形成良好的互動,也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熱情。
(三)不斷的豐富學校音樂教學資源
在小學階段,音樂課的課時數(shù)是較少的,這樣,學生接觸音樂的時間就會大大降低,為此,小學音樂的教學效率就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呢?本文指出學校應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需要對相關的樂器進行添置,要不斷地開發(fā)本校特色的音樂模式,積極的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教學氛圍。比如教師在介紹《世上只有媽媽好》這首歌曲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收集有關“母親”的音樂主題,然后讓學生在課上進行交流,最后,可以讓同學們對歌曲進行演繹,明確自身與課本存在的差異,最終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教師必須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就小學音樂教學而言,必須在教育中積極的引入多元文化,這可以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也可以幫助學生感受音樂文化的魅力,從而讓學生形成尊重、包容、接納多元化文化的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此,必須不斷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這是小學音樂教學方法實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根本。
參考文獻:
[1]靳麗雅.試論小學音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變革[J].課程教育研究,2013,(10).
[2]高文華.現(xiàn)代信息技術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模式的構建[J].科技致富向導,2014,(24).
[3]褚榮劍.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學音樂教學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23).
[4]邰代兄.新課程背景下怎樣推進小學音樂教學的創(chuàng)新[J].考試周刊,2014,(05).
[5]邱媛.初探新課改下小學音樂范唱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上),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