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勤軍
【摘 要】提高閱讀能力是培養(yǎng)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我們必須從六個方面下大力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小學生 閱讀能力 語文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1270(2014)02-0104-01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既是一門基礎學科,又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它要求學生不但具有聽說讀寫的能力,還要具有較強的理解能力,這就離不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明確閱讀目標,制定可行性計劃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guī)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課外閱讀量不少于400萬字:其中1—2年級要求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3—4年級不少于40萬字;5—6年級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7—9年級除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外,還要求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另外,《課程標準》中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160篇(段),7—9年級學生背誦80篇(段)。因此,確定閱讀目標,制定可行性計劃是重要的一環(huán),語文教師在每學期初都應制定出本學期的閱讀計劃,指出明確的課外閱讀,列出具體的閱讀篇目,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早做準備,積極實施閱讀計劃。
二、依托課堂,激發(fā)興趣
課堂教學是學生生活的主陣地,任何能力的培養(yǎng)都離不開課堂教學活動,課堂上老師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不但有利于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而且還會培養(yǎng)教育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閱讀習慣,我們往往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們都知道,廣泛的課外閱讀對語文學習是有很大幫助的。反之,如果離開了課堂上老師的學法指導,一味地只求課外閱讀的題海中,效果又會大打折扣??傊Z文課堂教學離不開課外閱讀,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又必須依托課堂教學活動。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前提,是保障,激發(fā)學生強烈的閱讀興趣是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我們要從學生的長遠考慮,高瞻遠矚,盡可能多地給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的良好條件,并設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三、教材為主,指導訓練
我們所學教材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精心挑選的。葉圣陶老先生說得好:“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作文的熟練技巧?!边@就告訴我們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要做到課內課外相結合,也就是說,課外閱讀要緊密結合教材。也可以說,課堂教學是閱讀教學的一種重要途徑。教師要教給學生不同文章的閱讀方法,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能力,有計劃,有步驟地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
四、健康閱讀,重視方法
在現實社會中,有意義的閱讀極其匱乏的情況下,娛樂場所刊物、影視節(jié)目完全迎合了大眾口味,一些粗制濫造、情趣低俗,嚴重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東西也迅速泛濫。因此,我們在引導學生閱讀作品時,不能僅憑個人愛好,不能熱衷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要積極引導學生閱讀健康、有益的、積極向上的優(yōu)秀課外讀物,要對學生提出一些閱讀要求,及時做好評點工作,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同時,閱讀時,不能走馬觀花,要注重知識的積累,真正做到學有所獲,學有所樂。
五、保證時間,提高效率
平時我們老師要以身作則,養(yǎng)成喜歡閱讀的習慣。學生不管是課內閱讀,還是課外閱讀,都要有足夠的時間作保障,否則,興趣再濃也是沒用的。尤其是時間緊,教學任務重的情況下,老師更要給學生合理安排一些閱讀時間,以保證閱讀效果的順利完成。每學期初,教師要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和大綱訓練目標,堅持每周安排一節(jié)課或利用課外活動的時間指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使學生在特定的時間內收到良好的閱讀效果。
六、閱讀中外名著,形成健全人格
語文教學輔之以大量的課外閱讀是提高閱讀能力的一大途徑,每學期老師要根據教學進度和學生閱讀能力,要求學生閱讀一些中外名篇,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愛的教育》、《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凡心·春水》、《海底兩萬里》、《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三國演義》等等,使學生有目的地讀書。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受到名著的熏陶,逐漸形成健全的人格。
著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yè)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彼哉f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會使學生終生受益。蘇霍姆林斯基把閱讀看作是人生是否能夠獲得幸福的必要元素:“一個不掌握數學,不會解應用題的人,仍可以活下去并獲得幸福;然而,如果不會閱讀,則不能生活,也不會獲得幸福?!痹谔K霍姆林斯基看來,閱讀是人生的必需,一個人能否獲得幸福,乃至能否像一個人那樣活著,都取決于他是否能夠閱讀。一個人可以不懂得數學、物理和化學,可以不會說外語,甚至可以淡化其他的興趣愛好,但決不能沒有閱讀。這充分說明了閱讀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我們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把閱讀當成一種生活方式,當成一種呼吸一樣自然的生活狀態(tài),更有責任使學生走上喜歡閱讀的幸福之路。由此可見,引導學生開展好閱讀是多么重大的責任,任務又是多么地艱辛。
總之,要學好語文,就要好讀書,多讀書,讀好書,樂讀書,會讀書。鼓勵學生課內課外閱讀相結合,長期堅持,定會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學生必將受益終生。為了孩子們的幸福,我們必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閆學著.《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老師》.華東師范出版社,
2009,01。
[2]《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出版社,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