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建
【摘要】初中語文開放式教學模式的構建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提高學生的潛力和學習能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本文對如何加強初中語文開放式教學模式進行了如下探討。
【關鍵詞】初中語文;開放式教學;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導入語增添趣味性
一個良好的導入語對于一堂課的教學成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優(yōu)秀的導入語就像是戲劇的報幕,還未開場先吸引住人們的目光。語文新課的導入語如果運用得好,可以有效地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營造一種濃烈的課堂氛圍。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jīng)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表明一個人一旦對事物有了濃烈的興趣,就會主動地去求知、去探索,并且在探索的實踐中產(chǎn)生愉悅。只有增強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才能促使學生主動去學習并且樂于學習,從而提高語文學習的效果。巧妙運用導入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從以下方法入手:
(一)運用教師的知識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
所謂知識型激趣法指的是語文教師充分利用自身淵博的知識,轉化為優(yōu)美的教學語言,給學生進行知識的傳授。一個具有豐富知識的語文教師,往往會因為其人格魅力感染到學生,學生想要知道的東西教師都能回答上來,并且除了語文之外的其他學科教師都能快速地給出令學生稱贊的答案,這樣的教師很受學生的歡迎與喜愛,繼而喜歡上語文課。
(二)借助工具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初中語文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充分借助多媒體設備,運用豐富的圖片、聲音和視頻等資料來教學,有利于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語文學習變得更加生動而形象,多彩的圖片和美妙的音樂能夠迅速地吸引住學生的目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前后知識聯(lián)系法
新課導入時,教師可以把以前學習過的相關聯(lián)的知識拿出來講,不僅復習了以前學過的內容,還能讓學生對新課有所了解、充滿想象。此外還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來進行新課的導入,利用學生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例子,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對于新課的學習欲望。
(四)情感感染法
在新課導入時,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再加入真實感情進行導入,將教師自己的感情與文章中的讀者情感聯(lián)系在一起,有利于打動學生,讓學生與讀者與教師產(chǎn)生情感共鳴,形成一種情感交融的教學氛圍。
二、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和善于質疑的習慣
(一)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
我國的學生學習通常都是被動式的、灌輸式的學習態(tài)度,教師教學生學,教師或者家長要是不督促學生,學生就不會主動去學習。因此,要克服學生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要鼓勵學生勤學好問。據(jù)調查研究表明,一個人一輩子用到的知識,學校學習只占據(jù)總知識的百分之二十,而走出學校后通過自學學到的知識占百分之八十。這就說明學習知識不能靠教師或者家長灌輸,而是要自己主動去學。
(二)培養(yǎng)學生善于質疑的習慣
首先,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在課前自己去查閱工具書弄懂新課中的生字、生詞,了解書中的一些釋句。其次,了解文章的編排結構和文章主旨,每個段落的大意等,善于提出疑問,比如說文章是怎么寫的?為什么要采用這種寫作順序?再次,了解文章的寫作特色,先學會自己去學習、理解和分析文章,遇到自己不懂的難題,可以先用筆進行注明,然后再去請教老師,最后做好筆記,及時總結。此外,為了加深對課文的掌握程度,學生可以在課后找一些習題來練習,看看自己到底對文章掌握了多少,對學過的進行鞏固,漸漸地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激發(fā)學生的自學興趣
自學質疑能使學生迸發(fā)出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例如:學習寫景抒情的文章,啟發(fā)學生觀察身邊景色,仿寫一首小詩,或畫一幅風景畫。學習寫人敘事的文章,啟發(fā)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進行感悟。還可以結合名人的讀書方法來激發(fā)興趣。比如,介紹毛澤東同志怎樣圈點、吸收、批判《三國演義》的讀書方法,讓孩子明白自學的好處。介紹高爾基、安徒生等自學成才的故事,激發(fā)學生努力的激情。開展一系列相關的有獎活動,促使孩子自覺自學質疑。
(四)檢查督促學生自學
好習慣的養(yǎng)成是終身得益的,教師為了使孩子養(yǎng)成自學的習慣,必須隨時檢查、督促。檢查方法有多種,可通過提問,可通過檢查孩子的練習、作業(yè)等。通過自學質疑激發(fā)了學生的求知欲,深化了學生的情感活動,提升了學生的思想境界,發(fā)展了學生的整體能力。
三、討論交流
“討論”是幾個環(huán)節(jié)中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因為自學質疑就是要給學生造就一個自我認識、自我發(fā)揮、相互促進、開發(fā)潛能的機會,而討論是尋求問題的最終解決。討論的方式為方便起見,一般是兩桌四個人為一小組,可選出組長,從講臺起向后,前桌的向后轉180°面向后兩人,面對面就各自的質疑表達己見,并對不同見解提出再質疑,做到暢所欲言。教師在這個階段或是巡回各小組之間,或是深入某一小組傾聽討論情況,盡可能了解掌握整體學生對所提出問題的理解、認識情況。
參考文獻
[1]李寧娟.對加強初中語文開放式教學模式的研究[J].課外語文,2014(10).
[2]李妍.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閱讀及綜合性學習整合的教學模式的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07.
[3]金慶峰.開放式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1(31).
[4]倪美青.構建初中語文開放式教學體系[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3(2).
(編輯:陳 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