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珍
在多年的課題研究工作中,為了達到課堂高效的目的,課題組成員積極想辦法,綜合引用多種研究方法,探討各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對常規(guī)的化學課堂教學進行了改革,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方法適合,效果良好。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針對不同課型的化學學科的教學模式。
初中化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一、密切聯(lián)系學生實際,對教材進行整合,結合學生認知特點和學習階段性特點,結合生活實際,深入淺出,課堂效果良好
第一節(jié)課不僅教會學生學習化學的方法,了解化學與生活實際的聯(lián)系。而且,告訴學生整個初中化學框架結構及需要牢記的基礎知識。打破書本順序,抓住學生剛剛進入九年級學習任務相對較輕,學習激情高漲的特點,先將最難懂的物質構成部分的知識結合著生活實際和已有的物理知識,引領同學們將微觀知識比擬宏觀知識來思考記憶,效果顯著。
如在講授原子構成時,將肉眼看不到的原子的比擬為能看到的觸手可及的形象。原子的縱剖面比作教室的構造,老師的位置為原子核,第一排講臺桌傍邊的兩位同學為第一層的兩個電子,第二排為第二個電子層最多排7個電子,第三層……依次類推等等,同學們通過這種形象的比喻,能夠更好地理解電子層及電子的排布。再如,原子的大小,用一個地球和一個乒乓球大小關系來比擬乒乓球和原子的關系。這樣的比擬能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看不到摸不著的微觀世界。
二、當物質構成這部分知識讓同學們能夠理解并掌握后,再教會同學們自主學習
主要方法首先是預習的方法,學生參照《教材講解》等書籍或者是老師印發(fā)給學生的導學案,讓學生進行預習,預習后學生能達到獨自解答習題。有不明白的知識點或題目,上課時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后,再進行深入的練習。通過這種方法,學生基本處于自我學習的過程,學習熱情較高,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課堂學習達到了高效。
以下從新授課、復習課和講評課等不同類型課進行說明:
1.新授課:“自學—合作—展示—反饋”教學流程模式
(1)自學——學案引領,自主學習
自學方式有兩種,即學生在學案的引領下,自學教材或實驗探究,自主學習。自學教材的過程中,注意對教材內容的體會和感悟,劃出重點并進行必要的記憶或理解,同時用特殊符號標注出疑難問題。
(2)合作——組內交流,完善學案
自學過程結束后,在小組長組織下小組內學生個人提出自學中的疑難進行交流討論、弄明白問題后,個人修改、完善學案(限時)。
(3)展示——展示點評,達成共識
各小組推薦代表展示本小組的學習成果,其他小組同學進行全方位的點評,使問題得到深化和糾正,如有必要,教師最后進行總結。展示過程中,學生要注意傾聽并及時作好記錄或進行修改,形成全班的共識(限時)。
(4)反饋——當堂檢測,及時反饋
根據(jù)新授內容有針對性的設計練習題或當堂檢測題,學生獨立限時完成。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小組內交換批閱,組內評價。舉手統(tǒng)計集中出錯的題目,學生自糾后將集中出錯的題目分配到各小組,從讀題、審題、解題方法、解題思路、錯因分析等方面集體研討后展示。
此時,教師才參與其中,師生共同研討,教師此時就相當于一名學生一樣,大家一起進行有序高效的討論學習,而少了說教,學生樂于接受,學習興致高,學習效果自然就好。
2.復習課:“自補—合作—展示—反饋”教學流程模式
(1)自補——自主復習,查漏補缺
學生帶著平時自己在學新知識時的問題,結合學案中教師提出的問題自主復習,復習的過程要注重查漏補缺和對知識內容的拓展延伸、重新感悟,這樣,在課堂上,自主限時復習完成后再獨立完成問題,能有效避免對照課本查找問題答案的傾向。
(2)合作——組內交流,完善學案
自主復習過程結束后,在小組長組織下小組內交流復習心得,提出復習過程中的疑難進行討論、幫教,弄明白問題,個人修改、完善,組內交流、討論結果及不能解決的問題公示在黑板上。
(3)展示——展示點評,達成共識
各小組推薦代表展示本小組的復習成果及疑難問題,其他小組同學進行點評并解答其他小組提出的疑難,使復習成果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教師作為學生中的一員,最后進行總結和進一步解答。展示過程中,學生會認真傾聽并及時作好記錄或修改。
(4)反饋——當堂檢測,及時反饋
根據(jù)復習內容有針對性的設計練習題或當堂檢測題,學生獨立限時完成。公布正確答案,小組內交換批閱,組內評價。舉手統(tǒng)計集中出錯的題目,學生自糾后將集中出錯的題目分配到各小組,從讀題、審題、解題思路、解題方法、錯因分析等方面集體研討,仍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討論解決。
3.講評課:“自糾、合作、展示、反饋”教學流程模式
(1)自糾——認真分析,自糾錯誤
教師簡要分析考試情況,以表揚鼓勵為主。發(fā)下試卷后學生先自主改錯,然后小組間學生互相討論對照答案查看自己的改錯情況。老師將閱卷過程中統(tǒng)計出的集中出錯的題目展示給各學習小組。
(2)合作——錯題解剖,組內交流
小組內自選錯題(選到后,劃掉題目,每小組規(guī)定有要剖析錯題數(shù)目),深入解剖,從仔細讀題、認真審題、總結已知條件、分析存在陷阱、題目考查的知識及規(guī)律、用到的解題方法、解題思路、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出現(xiàn)該錯誤的原因等方面集體研討后準備展示。
(3)展示——展示點評,達成共識
根據(jù)小組討論情況,各小組推薦學生進行展示,展示內容包括讀題、審題、題目考查的知識及規(guī)律、用到的解題方法、解題思路、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出現(xiàn)該錯誤的原因等方面。其他同學從上述各方面進行點評,使問題得到深化,點評過程中,學生會認真傾聽并及時作好記錄或修改。
(4)反饋——當堂檢測,及時反饋
根據(jù)學生講評情況有針對性的當堂檢測,學生獨立限時完成。教師公布正確答案,小組內交換批閱,組內評價。舉手統(tǒng)計集中出錯的題目,學生自糾后將集中出錯的題目分配到各小組,從讀題、審題、解題方法、解題思路、錯因分析等方面再進行深入討論,教師講解。
連續(xù)幾年來,我們課題研究小組教師所教的化學學科在各項考試中,無論是特優(yōu)率、優(yōu)秀率、合格率,均位于全市第一;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高,在“全國初中學生化學素質和實驗能力競賽”中60多人次獲“國家級一等獎”、200多人次獲“河南省一等獎”。深得專家、領導、家長、同仁的好評,一些成果被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