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m芳
摘要:“詩意”是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的靈魂,詩意般的語文課堂充滿活力,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要以“詩意”為核心,鼓勵學生大膽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詩意般學習,詩意般生活。本文著重探討了如何創(chuàng)建語文教學中的“詩意課堂”。主張要關注學生詩意的萌生,同時,注重教師的引導。
關鍵詞:詩意課堂;詩意萌生;教師引導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52-0224-02
“詩意”是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的靈魂,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應該追求詩意般的教學,創(chuàng)建詩意般的課堂,使詩意課堂充滿活力?!霸娨狻闭n堂有利于營造積極陽光的、充滿詩意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充分發(fā)揮職業(yè)高中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那么,如何創(chuàng)建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詩意課堂”呢?
一、詩意課堂要時刻關注學生的詩意萌生
1.關注學生的對文本的特殊反應。夏丐尊先生曾經(jīng)說過這樣一段話:“在語感銳敏的人心里,‘赤不僅僅只解作紅色,‘晝不僅僅只解作白天吧。‘田園不僅僅只解作種菜的地方,‘春雨不僅僅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見到‘新綠二字,就會感到希望煥然的造化之工、少年的氣概等說不盡的情感。見了‘落葉二字,就會感到無常、寂寞等說不盡的詩味吧。真的生活在此,真的文學也在此?!甭殬I(yè)高中語文課程有著豐富的人文內涵,每個學生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造成了他們的人生閱歷也各不相同,所以,對文本的閱讀,呈現(xiàn)不同的感悟和情感體驗,他們的認識和反應,各不相同,有其特殊性,呈現(xiàn)多元化。其實,這種反應就是學生內心詩意的萌生。在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這種特殊的、多元的反應,并施加不同的教育、感染、熏陶,把教師的熏陶、感染與學生的詩意的萌動,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打造詩意盎然的語文課堂。
2.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由于學生對文本的認識各不相同,呈多元化的特點,所以,語文教師要想堅持人文性的原則,因材施教,讓學生各展所長,就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倡導學生閱讀的個性化。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教學思想要開放,要有正確的閱讀觀,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多元化和個性化的閱讀特點。這就是所謂的“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在語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不要把參考中的解讀硬塞給學生,教師要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已去感悟,用他們獨特的視角去體驗,只有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創(chuàng)造詩意化的課堂效果。職業(yè)高中學生的生活閱歷與個性特點不同,看問題的角度自然也會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他們心中對事物的認識也不同。對于學生的見解,我們暫且不說對錯與否、有無道理,只要他對文本敢于從不同的角度、用獨特的視野來領悟,并敢于大膽地表白,就值得教師大加鼓勵和表揚。學生對文章許多妙處有著不同的理解與體驗,教學時,我們教師不能把個人的意志或教學參考中的答案強加給學生,我們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意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其各展所長、各有發(fā)展。切忌統(tǒng)一,避免雷同。其實,孩子們的身上蘊藏的知識與智慧是豐富多彩的,我們教師應該從中學到點什么,如果我們不能做到的話,就是我們沒有認識到學生小小的心靈多次出現(xiàn)的奇跡。在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唱主角,教師當好配角,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人翁作用,重視他們的個性發(fā)揮,時刻關注學生詩意的萌動。
二、詩意課堂需要教師領航
語文課堂要成為充滿“詩意”的課堂。課堂充滿詩意,才能體現(xiàn)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的真義,才能更有趣味,更有詩情畫意;課堂充滿詩意,才能使學生的情感更加豐富,更加細膩,更加純樸,更加美麗;課堂充滿詩意,才能使學生的知覺更加敏銳,思維更加活躍,想象更加豐富,創(chuàng)造更加旺盛。課堂是傳播知識的主要陣地,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朵朵含苞待放的花,高中語文老師要做好引導,教師要用詩一般的語言,去催發(fā)這一朵朵待放的花苞,讓它們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詩意般地綻放。
1.詩意課堂要注意用創(chuàng)設情境來烘托詩意。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師要注意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烘托詩意。這種做法有利于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方式的豐富與改善,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從而高效地完成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任務。①教師的導入要用詩意般的導入。記得一位大教育家曾經(jīng)這樣說過:“教學成功的藝術就在于使學生對你所教的東西感到有趣?!钡拇_,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學習沖動的原動力。詩意般的導入,常常能讓學生對要學習的課程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迫切地渴望新課到來,通過學習,而從中獲取新知;詩意般的導入,還可以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美妙的境界。一堂充滿詩意的語文課,首先要關注的是導入。要導入得充滿詩意,方法多種多樣:可以用激情來導入,可以用音樂來感染,可以用繪畫來釋情,等等。需要注意的是,詩意化的導入需要找好的切入口,切入口的巧妙與獨到,再加上教師精彩的教學語言,往往使學生很快融入課堂,走進文本,尋找詩境。一位高中語文教師,講述“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文時,引用了一位教育大家的導入:“酒入豪腸,七分釀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嘯成劍氣,口一吐氣,就是半個盛唐。在中國文學史上,‘酒與許多文人結下了不解之緣。而在《水滸》中,卻也是這‘酒救了林沖一命?!边@就是一種激情導入,導入緊扣一個“酒”字展開,切口小巧而情趣盎然,學生聽后,心情為之一震。這樣的導入,一下抓住了學生的心,學生情緒高漲,心情迫切,渴望新課的到來。結果,這一節(jié)課上得十分成功,學生們始終以飽滿的熱情,積極參與,大膽發(fā)言,從他們內心深處,感受到了我國古典名著的魅力,且本課中高潮迭起,妙語頻現(xiàn),效果極佳。可見,一節(jié)成功的高中語文課,語文教師對導入的設計是何等的重要,詩意化導入的效果更是不言而喻。②教師巧設情境,學生“詩意”品讀。一堂非常成功的語文課,往往是充滿“詩意”的語文課。為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語文課的特點,依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語文教師可以進行情境教學,通過一些巧妙的情境設置,讓學生在詩意般的環(huán)境中學習,進行詩意般的品讀,從而激發(fā)學生內心的情感,讓學生感悟美、體驗美。情境教學的直觀性、形象性會讓學生感到身臨其境,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接受。高中語文教學,知識體系復雜而繁多,情境教學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清晰掌握復雜知識,突出重點和難點。情境教學有利于推動情感與理論的有效融合,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學應用情境教學,使學生更加清楚理論源于實際,知識源于生活的含義,從而有效避免知識的學習與運用的脫節(jié)。如:對韓少功的作品“我心歸去”的教學就是很好的例子?!拔倚臍w去”講述了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它雖貧瘠、落后,我們依然會充滿深情。王杰的歌曲《回家》恰好與此吻合,歌曲中濃濃的家之“戀”,感情真摯,耐人尋味,課前或課后,我們都可以播放這首歌曲,課前播,有利于學生快速融入課堂,課后播,更有余音裊裊、繞梁三日之余味。筆者用后,感覺效果極佳。巧妙設置情境,促使學生詩意般地品讀,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巧設情境,詩意品讀,要根據(jù)一篇課文的內容,依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創(chuàng)造一種真實的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氛圍,從而,觸動學生心靈,使其感受詩意般的美。情境的設置可以是多種多樣的,不拘一格,可以根據(jù)課文的需要,靈活變動。
2.詩意的語文教學要注意智慧的挖掘。所謂智慧的挖掘,指的是在教學中的“發(fā)現(xiàn)”。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變得聰明智慧,充滿詩意。這樣的教學過程,有利于課堂教學的質量和品味的提升。而光是依據(jù)教學參考設置的問題進行的教學,往往是呆板的,是枯燥乏味的,一定不會體現(xiàn)教學的智慧。如“孔雀東南飛”的教學,就是智慧挖掘的典范之作。此詩以孔雀失偶起興,以鴛鴦雙飛作結。主人公飽受煎熬之苦,心理矛盾重重,這些在文中用“徘徊”一詞得以彰顯,“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兹冈谂腔?,男主人公焦仲卿也在徘徊,他不愿不孝,不能不孝,不敢不孝,他徘徊兩顧,無一能顧;孔雀在徘徊,女主人公劉蘭芝更在徘徊,她“愛而不能得其所愛,又不能忘其所愛”,“徘徊”一詞突出了人物性格的復雜與矛盾,教學過程中,教師緊扣“徘徊”連連設問,對人物復雜的心理進行了深入的剖析?!芭腔病钡耐诰?,體現(xiàn)了這位語文教師高超的教學智慧,也使得本課的教學,真正成為閱讀教學的經(jīng)典之作。智慧挖掘之處,其實隨處可見,只需要大家的“精心”,作為一名職業(yè)高中語文教師,更應有一雙“鷹眼”,用敏銳的目光去搜尋、去捕捉。對于契訶夫的名篇“裝在套子里的人”我們通常是對主人公別里科夫“套子”的類型進行分析,其實我們可以進一步挖掘,追問:“究竟是誰套誰?”這時,學生一定會為之一震,經(jīng)過激烈討論,明白了是沙皇專制“套”別里科夫,別里科夫“套”別人,也“套”自己,由此可見,他既是受害者又是施害者,既可憐又可恨。一個“套子”的發(fā)現(xiàn)與挖掘,再次體現(xiàn)了智慧挖掘的精妙。智慧的挖掘使教學變得充滿智慧。智慧的教學來自于智慧的閱讀,智慧的閱讀來自于智慧的發(fā)現(xiàn),智慧的發(fā)現(xiàn)來自于智慧的挖掘,智慧的挖掘體現(xiàn)了“詩意”的語文教學的精彩。
3.詩意的課堂教學要追求精彩的演繹。精彩的演繹是詩意般的語言表達,它是一種對“美”的追求,是心靈世界的多彩呈現(xiàn)。他們會說,陽光下,荷葉上滾動的露珠,晶瑩而剔透,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他們也會說,“圓珠筆在紙上快樂地蹭癢”,“雪化了是春天”。語言表達中之所以充滿詩意,源于學生不懈追求,成功的體驗,源于對一篇篇精彩文章的不懈探求與挑戰(zhàn)。這就是詩意般的語文課堂中學生精彩的演繹。當然,詩意般的語言表達,需要一定的氛圍,更需要教師智慧的“引爆”。詩意般的語言表達,打造了充滿個性的詩意課堂。詩意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教學過程演繹成“審美”過程,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翱翔在美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