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梅
摘 要:當今社會,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社會競爭的加劇以及多元文化和價值沖突的加深,心理健康已經(jīng)成為一個使用頻率越來越高的詞語。高職生的心理素質(zhì)高低決定著他們以后的人生道路,也是制約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因素。通過我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采用大學生人格問卷(UPI)對2012級新生進行心理健康狀況的普查,就“調(diào)查對象和研究方法”“調(diào)查結果與分析”對調(diào)查后的數(shù)據(jù)及問題學生做了進一步的溝通與思考,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高職學生;心理健康調(diào)查;人格心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4)33-0058-03
隨著我國普通本科高校的不斷擴招,高職院校的招生情況受到了很大的影響,高職新生的綜合素質(zhì)每況愈下,心理健康教育也越來越備受關注。通過近幾年我校對高職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結果分析中看到,每年都存在一定比例的不同程度心理問題者。甚至有的學生因發(fā)展到比較嚴重的心理疾病而導致休學和退學,給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
為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以便幫助班主任以及任課老師有的放矢地進行教育工作,為教育管理者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有效的規(guī)章制度,為學校心理工作者更好地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以增強學生心理健康意識,提高學生心理健康素質(zhì),江蘇省無錫交通高等職業(yè)技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采用大學生人格問卷(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分別選擇三所高職學校2012級新生共1 092人,為其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F(xiàn)對調(diào)查結果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議與對策。
一、調(diào)查對象和研究方法
本次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是以三所高職校2012級入學新生為樣本,涉及船舶工程、機械工程、機電工程、汽車工程、交通工程、信息工程等專業(yè)共1 092人,有效問卷1 012份。其中男生789人,女生223人。
本次調(diào)查采用大學生人格問卷(UPI)(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進行問卷調(diào)查(該問卷屬于北京心海導航科技有限公司研發(fā)的心海軟件學校心理管理系統(tǒng)3.0),該問卷是為了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有心理問題的學生而編制的大學生精神健康調(diào)查表,主要了解學生中軀體癥狀、神經(jīng)癥以及精神分裂等精神癥狀和其他一些學生的煩惱、迷茫、困惑等狀況的簡易問卷。
本次測試采用網(wǎng)上軟件測試,其調(diào)查數(shù)據(jù)處理運用心海學校心理管理系統(tǒng)統(tǒng)計軟件,Microsoft Excel軟件。
二、調(diào)查結果與分析
(一)UPI問卷狀況分析
該問卷的結果將學生分為I、II、III三類,第I類學生是指可能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第II類是指可能有一般心理問題的學生,第III類是指沒有明顯心理問題的學生。
第一類篩選標準:
在UPI量表中,只要符合以下這幾種情況之一種即符合第一類篩選標準:
(1)UPI總分在25分(包括25分)以上者;
(2)第25題做肯定選擇者;
(3)輔助題(65、66和67題)中有至少2題做肯定選擇者;
(4)明確提出咨詢要求且屬于心理問題者(68題)。
第二類篩選標準:
滿足下列條件之一者應歸為第二類:
(1)UPI總分在20分至25分(包括20分,不包括25分)之間者;
(2)第8、16、26題中有一題做肯定選擇;
(3)輔助題中有一題做肯定選擇者。
第三類篩選標準:
不屬于第一類和第二類者應歸為第三類。
(二)總體狀況分析
經(jīng)過一個月的上機測試,2012級新生《大學生人格問卷》調(diào)查結果如下:
學生該測有效人數(shù)為1 012人。其中結果正常為916人,占90.5%,結果異常為96人,占9.5%。
下圖是2012級新生UPI量表測試后得出的第一類占總人數(shù)的比率。
從下圖可以看出,符合第一類篩選標準的人數(shù)(即可能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共:158人,占所有施測人數(shù)的百分比為15.6%。
在第一類學生中,又包括了心理異常學生。2012級新生中有異常傾向的學生有96人,占施測人數(shù)的9.5%。
下面我們將2012級與前四年的施測新生第一類和異常學生的比率做個系統(tǒng)比較。
從表1中可以看到,2012級新生I類學生包括異常學生的比例比2011年有所下降,但是與2011年的前三年測試結果相比下,盡管人數(shù)有所減少,其比例還是提高了。這就需要我們對新生多加關注和引導,幫助他們盡快適應新的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方式。
(三)UPI問卷各項目選擇頻度
在總體了解了新生心理健康狀況的基礎上,我們再來具體地看一下表2。表2為UPI各項選擇頻數(shù)的統(tǒng)計,分別計算出學生在做各題時做肯定選擇的人數(shù)及其占施測總人數(shù)的比率。
從該統(tǒng)計指標中可以看出,2012級新生的身體狀況良好,這在以下幾個測謊題中也有所反映:第五題“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占95%,第20題“總是朝氣蓬勃”占50%,第35題“心情開朗”占84%。同時由于社會的快速發(fā)展,面對物質(zhì)的極大豐富,各種誘惑的增多,有一部分同學表現(xiàn)得比較浮躁,更容易產(chǎn)生焦躁不安的感覺,這一點從以下幾題可以看到:第7題“父母期望過高”占43%,第9題“過于擔心將來的事情”占42%,第14題“思想不集中”占43%,第22題“愛操心”占34%,第52題“對任何事情不反復確認就不放心”占51%。目前社會上對于這些90后的孩子負面評價比較普遍,可是大家都忽略了其中的緣由,孩子的性格往往是家庭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塑造的。其實在他們叛逆的背后往往隱藏著一顆脆弱的心,他們的一些叛逆行為其實更主要是引起周圍人對自己更多的關注與關心,所以我們教育工作者要善于通過現(xiàn)象發(fā)現(xiàn)其本質(zhì)原因,對新生多加以關心,了解他們的想法,做他們喜歡的良師益友。
表3顯示出我校2012級新生中,可能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中女生比例大于男生,也就是說女生相對男生的心理要脆弱一些。另一方面雖然男生比例略小于女生比例,但是我校男生的人數(shù)比較多,有心理問題的人數(shù)偏多。所以,這就要求我們班主任和輔導員在重視女生的同時也要給予男生更多的關注,防患于未然,幫助他們盡快融入到學校大家庭,并且在教育的過程中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努力讓學生順利度過五年高職生活。
通過與2011級學生的UPI各項選擇頻數(shù)進行比較,可以看出2012級新生的一些特點,下表略做參考:
從表4中可以看到,2012級新生越來越多地關注自我狀態(tài),對父母的期望值也有了更多的憂慮,他們更想追求完美,但同時又缺乏做事的積極性和耐力,即表現(xiàn)出自我內(nèi)部和外部的相互矛盾。既想追求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時又缺乏對別人的信任,他們很在意別人看自己的眼神,過于敏感,缺少自信。這種現(xiàn)狀,就需要我們各位班主任、輔導員,甚至是各位任課老師給予大一新生更多的關注。在了解了這樣一種心態(tài)之后,思考采用什么方式去激發(fā)起他們應有的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和進取心更為有效,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建議與對策
根據(jù)以上測試結果,我們不難看出大多數(shù)高職學生心理還是比較健康的,沒有明顯的心理問題。但是還是有部分同學存在著較突出的心理問題的,并且現(xiàn)在的學生受到社會大環(huán)境的影響,心理比較脆弱,稍遇到逆境就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煩惱與困惑。所以作為教育者,無論是老師還是學校管理人員都應該重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據(jù)實際情況,筆者認為學校方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設施,強化雙基兩線,全面帶動心理健康教育各項工作
豐富完善的心理軟硬件的設備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比如我們學校專門配備了心理咨詢室和宣泄室,同時還購買了心理管理軟件、宣泄器材、沙盤等心理設備,這就為廣大師生提供了良好的發(fā)泄和傾訴的空間,同時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日常心理咨詢、心理課程教學為基礎,以新生心理健康篩查、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為兩條主線,全面帶動心理健康教育各項工作的開展,促進了我校的和諧與穩(wěn)定。
90后高職新生大都是獨生子女,之前很少在外常住,他們的心理和行為等方面的不適應容易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進而影響他們?nèi)蘸蟪砷L和發(fā)展。因此,高職院校相關部門應高度關注新生的適應性教育,要在入學的第一學期,進行心理普查,建立新生心理檔案,重點關注那些有異常和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并及早進行干預性心理輔導。
(二)加強各級管理,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334”工作機制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強調(diào)學校、系部、班級直至學生個人的各級管理,正在逐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三·三四”工作機制,即依靠三支隊伍,關注三個群體,完善四級體制。三支隊伍是指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隊伍,各系部輔導員、班主任組成的兼職心理輔導員隊伍,以及各系部心理健康氣象員組成的學生心理輔導員隊伍。心理健康教育關注的三個群體是經(jīng)濟困難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和心理問題學生。四級體制包含學校層面上的校、系部、班三級和系部層面上的系部、班、宿舍、學生四級體制?!?34”工作機制的建立,形成了一個心理健康教育無縫隙覆蓋的立體網(wǎng)絡。在這個網(wǎng)絡基礎上,我們還建立了心理危機干預機制,形成了《無錫交通高職校心理危機干預預案》,做到心理危機的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和早處理,有效地遏制了危機事件的出現(xiàn)。
(三)注重點面結合,豐富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應注重與其他工作形式的聯(lián)系,整合學校的各項教育渠道,大大豐富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動形式。
1.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比如感恩教育、學雷鋒活動等,在這一類型的活動中,學生學會了關愛他人、學會了感恩,既是思想上的教育,也是心靈上的盛宴。
2.與校園文化相結合
充分發(fā)揮校園文化活動學生參與性高的特點,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豐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活動當中,使學生在良好的校園人文、自然環(huán)境中得到心靈的凈化。各系部也各自發(fā)揮主動性,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社團。
3.與特殊學生工作相結合
特殊學生是學生教育管理中的難點,而心理輔導是解決特殊學生的主要方式之一。為此,我們提出關注三個群體,即經(jīng)濟困難學生、學習困難學生和心理問題學生。
4.與學生工作干部隊伍建設相結合
提高輔導員、班主任隊伍的心理健康業(yè)務知識是我校提高學生工作隊伍素質(zhì)、改善他們應對心理問題的主渠道。為此,我們制定了輔導員培訓的中長期計劃,分專題對輔導員進行一一培訓。
5.咨詢與自助相結合
在強化日常心理咨詢的同時,我們還認真抓好學生的心理自助環(huán)節(jié)。比如我們根據(jù)本校學生特點編輯了《學生心理健康學習手冊》一書,作為學生心理自助的常備讀物,并通過教學和活動環(huán)節(jié),提高學生的自我調(diào)適能力。
(四)構建家校合作模式,形成較大的教育合力
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沒有家庭教育的學校和沒有學校教育的家庭都不可能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睂W校和家庭在人的成長和成才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父母可以說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是我們生活的主要場所,從上面的測試結果中“父母期望過高”占43%,可以看到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即使到了大學也是比較大的,另外在我接待的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中,經(jīng)過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無一不是源于不良家庭環(huán)境造成的。而到了學齡期,學校又成了他們生活的另一重要場所,所以只有通過雙方的相互合作才能夠達到優(yōu)勢互補,形成巨大的教育合力,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閻秀麗,苑嚦,宋真.基于“家校合作互動”理念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究[J].山東省農(nóng)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2).
[2]潘建華.讓心靈充滿陽光——電子信息工程系08級新生心理調(diào)查報告[J].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11).
[3]霍素鳳,張旭,丁東升.職業(yè)學校入學新生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報告[J].金田,2011(9).
(責任編輯:姚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