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一凡
摘要: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形式,課堂提問在課堂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技巧和策略是初中英語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大課題。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探討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技巧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技巧和策略
引言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課堂提問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是古今中外很多著名的教育家所提倡的教學方法。在2000多年前,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善于提問學生,讓學生在思考中獲得真知。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所提倡的“產(chǎn)婆術”就是一種提問教學方法的具體實施表現(xiàn)。通過提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這種教學方法直到今天仍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與歷史上的私人講學形式的不同,班級授課制已經(jīng)成為日常教學的主要形式。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發(fā)揮課堂提問在教學中,特別是初中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每一個英語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結(jié)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歷,在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英語課堂提問的技巧和策略進行了初步的研究。
一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
課堂教學是英語教學的主要陣地,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推廣與深入,英語課堂教學在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等方面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與突破。需要指出的是,英語課堂提問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初中英語的日常教學中還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主要表現(xiàn)在:
首先,課堂提問中教學目標的缺乏。課堂提問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技巧,在整個英語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角色??墒?,在筆者走訪時發(fā)現(xiàn),很多授課教師對課堂提問的目標不是很清晰。這種目標不清晰表現(xiàn)在對提問的時機,提問的內(nèi)容以及提問與教學目標的相關性缺乏全面的思考。這種缺乏目標的課堂提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的進度,對教學資源來講,也是一定的浪費。
其次,課堂提問中多傾向于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測。提問在課堂中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幫助學生在思考中利用已經(jīng)學過的知識內(nèi)容來實現(xiàn)對未知問題的解決,最終提高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墒?,目前,在很多初中英語課堂的提問大都帶有一定的測試性質(zhì),也就是通過提問來檢驗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這種提問導致學生對問題回答的緊張性與學習壓力的提高,這種帶有壓力的課堂教學提問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效果的提高。
最后,課堂提問過程中的師生互動性較差。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教師的課堂提問多是單向的,也就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差。很多學生對于課堂提問的熱情不高,加上由于班級人數(shù)較多的原因,回答問題成為了幾個比較愛回答問題學生的專業(yè)。一些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由于得不到教師的提問和關注,漸漸地被邊緣化。這種提問方式的發(fā)展不利于教育公平的實現(xiàn)與學生成長的全面發(fā)展。
二 課堂提問的具體要求
課堂提問作為一種非常重要的教學方法,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關于課堂提問的目的和要求,很多教學論的研究學者進行了大量的初見成效的研究。目前比較得到公認的科學的課堂提問應該符合以下具體的要求。
(一) 課堂提問的問題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課堂提問中所涉及的問題應該是符合教育教學規(guī)律的,這種問題的答案或者所涉及的相關背景知識材料是符合教育教學的具體政策的。任何違背知識的科學性的課堂提問,無論提問的方式如何新穎,都是不科學的。提問問題的科學性是教育科學性的本質(zhì)要求。也就是說,在知識的傳播過程中,知識的科學性是第一位的。
(二) 課堂提問的方式要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課堂提問的方式應該是靈活多變的,不應當拘泥于一種固定的提問模式。例如,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的需要和班級學生的學習準備情況來設計不同的課堂提問方式。這種方式的多樣性可以表現(xiàn)在問題回答的多樣性,學生參與形式的多樣性等等。
(三) 課堂提問的問題要具有全面性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教育的公平性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中就是提問的全面性。由于學生原有知識水平的不同,很多同學對同一問題的回答有可能也不盡相同。但是,教師在題目的擬定時,應該充分考慮到這一問題的難度要符合維果斯基所提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也就是學生稍微努力就可完成問題的回答。需要指出的是,提問的全面性應該體現(xiàn)在教師的一視同仁,避免出現(xiàn)提問過程中的兩極化問題。也就是,我們在教育一線比較關注的一種現(xiàn)象:在課堂提問中,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越來越積極,不積極回答問題的學生也越來越失去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三 初中英語課堂提問的技巧和策略
根據(jù)上文所述,筆者在日常的初中英語課堂提問中嘗試總結(jié)了一些英語課堂提問的技巧和策略,希望對初中英語課堂提問方法的研究和探討盡微薄之力。
首先,教師備課時,嘗試進行集體討論制。
由于初中英語教材是全校統(tǒng)一使用,在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互相學習與借鑒。筆者所在的學校實施統(tǒng)一備課制度。在統(tǒng)一備課時,各位英語教師通過“頭腦風暴”的方法,提出在所教單元中的一些具體的課堂提問案例。通過對這些案例的分析來總結(jié)提問過程中需要借鑒的好的做法和避免不大科學的提問方式。這種群眾的智慧可以最大水平地發(fā)揮課堂提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其次,在提問教學過程中推行獎勵機制。
根據(jù)人本主義心理學關于學生的學習過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初中學生對學習的成就感還大多停留在對外部的關注與鼓勵。所以,我們在課堂提問具體實施時,會專門邀請學生建立提問記錄,在記錄中會包含學生的問題回答的頻度與準確度。這種提問記錄,以一周為單位進行總結(jié)。問題回答比較多的同學將會獲得一定的物質(zhì)獎勵。通過這種帶有競賽性質(zhì)的課堂提問策略的實施,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再次,教師要重視提問問題的啟發(fā)性。
在中國第一部古代教學的著作《學記》中就有比較詳盡的關于啟發(fā)教學的記載,“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所以,在初中英語的課堂提問中,筆者所設立的提問一般具有一定的開放性。這種提問的開放性可以降低學生對問題回答的恐懼感,最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嘗試利用原有的知識儲備進行信息的加工與處理,從而幫助學生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最后,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提問。
隨著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的全面推進,我們在教育教學觀念方面都需要進行與時俱進。具體表現(xiàn)在,原有的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漸漸向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轉(zhuǎn)變。因此,作為教學的目標群體,也是學習的主人翁,學生應該被鼓勵發(fā)揮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筆者嘗試引導和鼓勵學生進行自我的提問。具體是: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認知水平提出一些具有一定針對性的問題,并且利用課上的時間與其他同學進行探討。通過這種自我提問的方式,學生們對于自我探究的熱情和積極性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們相信這種自我提問的學習方式會幫助學生在未來的終身教育的學習浪潮中擁有更大的主動權與發(fā)展空間。
結(jié)語
教學過程不是單方向的,它應該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學習過程。課堂提問作為一種歷史悠久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培養(yǎng)和鼓勵了一大批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在21世紀的今天,國家和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和培養(yǎng)規(guī)格已經(jīng)有了比較明確的要求:未來的社會需要的是一批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在問題中不斷進步成長的復合型人才。因此,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采用科學的課堂提問的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只有在不斷地問題解決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未來的社會才會涌現(xiàn)出更多的社會棟梁之才。我們的初中英語教學也將會迎來發(fā)展的春天。
參考文獻
[1] 劉霞.英語課堂提問的藝術[J]. 現(xiàn)代閱讀(教育版). 2012(06)
[2] 賴淑樂.農(nóng)村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現(xiàn)狀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 2010
[3] 劉娟娟.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提問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分析[D]. 河南師范大學 2012
[4] 徐宏梅.課堂提問的藝術[J]. 文學教育(下). 2012(01)
[5] 張雁賓. 淺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提問藝術[J]. 考試(教研版).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