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教學活動準確把握新課標的要求,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人,想方設法讓學生在實踐中積極主動有效地學習,以獲得課堂教學的最佳效率。
關鍵詞:自主;學習探究;引導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呼聲越來越高,提高學生能力的問題也越來越引起社會的重視。教師如何突破舊的教學模式的束縛,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精神,是思品教師所面臨的新問題和挑戰(zhàn)。
方式一:掌握策略和方法,實踐自主學習。學習策略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習知識和技能、認識外部世界的策略;二是對自身學習方法進行選擇和應用、對學習活動進行反思和調(diào)控的策略。
學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學習策略,特別是能夠?qū)ψ约旱膶W習及時反思和調(diào)控,進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
方式二: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自主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學中教師要想方設法使學生對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那么,如何才能讓思想品德課堂充滿生氣、激情四溢呢?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必須有飽滿的情感,要用自己的真摯情感去感染學生,這樣課堂教學才會有更大的收益。
方式三:以人為本,強化自主學習。作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師,必須從加強自主學習的理論研究做起,積極開展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學實踐,保證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參與學習的過程中,真正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學有所長。所以,根據(jù)思想品德課的特性,我采用調(diào)查訪問、模擬法庭、課堂討論、演講等活動方法,讓學生自主發(fā)表見解,活用知識。
方式四:以生活為師,實踐自主學習?,F(xiàn)在的初中生對當今社會發(fā)展的認識比較膚淺,因此思想品德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帶領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這不僅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重要措施,也是學生深刻認識社會、了解國情民意的重要途徑,同時也能保證學生健康的成長。
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是教師們值得探討的課題,要想真正實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就必須深入教學實際,吃透教材,了解學生,以獲得教育教學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丁海.新課改下的思想品德教育[J].讀寫算:教研,2012(20).
作者簡介:鄧金云,女,1969年5月出生,本科,湖北房縣七河中學,研究方向:政治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