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菊
摘 要: 閱讀不僅是小學語文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今后知識的學習也有很大的影響。作者結(jié)合多年的教學實踐,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探討。
關(guān)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策略研究
閱讀對人的一生是至關(guān)重要的,古往今來,凡大成者都酷愛閱讀、博覽群書,因為書是幾千年文化的結(jié)晶和思想的精華。閱讀不僅能獲取知識,了解社會,更能得到精神的喜悅和享受。所以,學生從小學開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終身受益。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承擔著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任務,必須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緊密結(jié)合小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務必做到科學合理,求真務實。
一、堅持自主閱讀,保證學生閱讀中的主體地位
受傳統(tǒng)教育習慣的影響,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仍然是教師填鴨式的滿堂灌,總是不放心學生閱讀,很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束縛學生的思想個性,也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讀書熱情。因此,老師首先要擺正位置,課堂主人是學生而不是老師,閱讀教學也是同樣,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自己閱讀,真正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而老師則進行引導、監(jiān)督和評價。只有這樣,學生才會主動閱讀、喜愛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提高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所以在閱讀課堂教學中,要構(gòu)建平等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堅持確立學生在閱讀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變要我讀為我要讀。這樣閱讀教育就能達到目的,學生語文水平自然就會提高。
二、創(chuàng)設(shè)閱讀情境,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讀書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對小學生來說,喜歡閱讀就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最大的成功。因為小學生天生好動,對于枯燥的文字肯定沒有多大的興趣,并且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比較弱,所以要以形象思維為主,創(chuàng)設(shè)情境,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圖文聲情并茂,讓學生置身其中,感覺新奇、真實、有趣,在閱讀教學中產(chǎn)生情感共鳴,潛移默化地陶冶情操。比如講到《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秋天》等涉及自然景色、花鳥魚蟲的閱讀教學內(nèi)容,我會帶他們到教室外、公園里,認真觀察樹葉、花草的變化,領(lǐng)略大自然的神奇,使學生既學到知識,開闊視野,又有全新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小學生語文閱讀的興趣。
三、保證閱讀時間,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一輩子收益,所以“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首先,閱讀的時候不能三心二意,一心不能二用,必須做到手到、眼到、心到,只有這樣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優(yōu)美的文字中。其次,閱讀要有充足的時間保障,包括課堂時間保證和課外時間保證。為鼓勵孩子多看書,我們可以開展一些閱讀活動,例如每天早讀,師生共讀;放學回家,減少作業(yè)量,和父母一起讀書;讀自己喜歡的書。再次,針對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由學生決定讀書的時間,按時閱讀,形成很好的閱讀時間安排,比如周末在家什么時間是必須閱讀的,多長時間去圖書館和書店尋書。一旦確定,就必須堅決貫徹,持之以恒。當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精神食糧,成為一種生活必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就會達到,同時語文水平自然會提高。
四、尊重學生個性,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在進行課內(nèi)閱讀的前提下,積極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讓學生讀自己喜歡的書,表述自己的觀點。個性化閱讀中的學生是充滿個性的、熱情的、獨立的、反思的,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人格。個性化閱讀是建立在學生完成課內(nèi)閱讀基礎(chǔ)上的,然而教科書的文章總是精讀精講的,使學生對課文厭倦失去熱情。因此,要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把學生的閱讀引向課外,鼓勵學生多讀各種各樣的書和各種報紙雜志,不斷加大課外閱讀量,在課外閱讀汲取中更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思想的啟迪、多元的情感體驗,從而提高語文素養(yǎng)。教師要堅持個性化閱讀的理念,堅持在教學中嚴格執(zhí)行,為學生的長遠考慮,做到學生主體和教師主導相結(jié)合及課內(nèi)和課外相結(jié)合。
五、力求讀練結(jié)合,全面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
閱讀不僅僅是讀書,要在閱讀中不斷提升自我,使閱讀達到最優(yōu)效果,還必須讀練結(jié)合。如果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不過關(guān),光讀不練,那么語文閱讀對學生的情操體驗、人文感悟就毫無意義。因此,語文閱讀同樣應該把“練”放在突出的位置。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只有讀練相結(jié)合,才能積累語言,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和運用能力,語文素養(yǎng)才能全面提高。比如在低年級學生看過一個故事以后,可以在全班學生面前用自己的語言講述出來,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閱讀的注意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高年級學生則要養(yǎng)成勤動手的閱讀好習慣。如在遇到優(yōu)美的語言和文字時,把它畫出來,或者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以便請教老師,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梢哉跃洌媛劗愂?,可以寫點讀書筆記,把對書中讀到故事的認識和感想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來,可以和學生分享,也可以開展讀書筆記比賽。只有這樣不斷閱讀,讓學生養(yǎng)成愛讀樂讀勤讀勤寫的好習慣,才能在閱讀中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和情感體驗。
六、巧用評價方法,鼓勵學生熱愛閱讀
評價是導向,也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法寶。因為小學生處于培養(yǎng)學習興趣的階段,所以我們必須巧用評價,多鼓勵,多表揚,激發(fā)學生的小學語文閱讀課堂興趣,使學生更積極主動地參與語文學習。比如讓一位男學生讀課文,他平時語文學習成績一般,但是普通話流利,再加上聲情并茂,整段文章讀得相當有感覺,讓人聽了非常舒服。于是,我就走到學生這位學生面前,豎起大拇指,然后和這位男生握了一下手,并真誠地說:“你讀得真好,比我讀得好,以后肯定能當播音員,加油!”學生馬上報以熱烈的掌聲,從此以后,這位學生上語文課特別認真,也越來越喜歡閱讀了,自然語文成績慢慢提高。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語文教師只有不斷地學習、總結(jié)、實踐、完善,才能全面提高小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