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虎
摘 要:2013年6月24日,經(jīng)湖北省教育學會學術委員會審核,報湖北省教育學會批準,由本人主持的課題《運用“全腦劇場式記憶法”打造中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實踐研究》獲準立項為湖北省教育學會十二五教育科學研究課題,課題編號為2013B12003。在“全腦導演式記憶法”實戰(zhàn)中,可以將現(xiàn)行中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段落按照句群的不同分為四類,分別是形象句群、抽象句群(也叫邏輯句群)、離散句群(也叫中性句群)和晦澀句群。從記憶術的角度來看,語文課文中的段落以形象句群和邏輯句群為主,以離散句群和晦澀句群為輔。結合中學語文課文經(jīng)典段落的記誦案例,重點探討中學語文課文中形象句群和邏輯句群的高效記憶方法,以幫助學生樂學善記,過目難忘。
關鍵詞:中學語文;兩大句群;記憶秘訣
一、記憶術中句群的分類
(一)什么是記憶術中的句群
什么是記憶術中的句群呢?這里特指多個句子的集合。可能有人會問,那不就是段嗎?段是一種句群,但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有時文中一個句子就是一段,例如,詩歌。這時我們所說的句群,就不是指一段,而是指多段了。甚至還有更獨特的“梨花體”,把一句拆分成幾段,“梨花體”中的一段更不可能等同于記憶術中所說的句群了。
(二)記憶術中句群的分類
容易理解的:
1.形象句群。就是句群是有畫面感的,有故事性的。
2.抽象句群,也叫邏輯句群。句群缺乏畫面感,可是前后之間有明顯的、清晰的邏輯關系。
3.離散句群,也叫中性句群。句子與句子之間,沒有什么明顯的、緊密的邏輯關聯(lián),只是簡單地將若干個句子羅列在一起,或是這若干個句子從屬于同一個專題。
難以理解的:
4.晦澀句群。句子與句子之間有邏輯意義,只是我們難以理解而已。
二、形象句群的記憶方法
(一)電影法
這種句群的特征是句子有畫面感,往往是整個段落或是段落的大部分內(nèi)容都是有畫面的,有情節(jié)的。你可以一邊朗讀(或默念),一邊想象,就如同在大腦里放映電影一樣,這樣重復幾次就能記下來。例如,記憶徐志摩的《再別康橋》的第一段和第二段: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運用“電影法”來記:“先是一個人飄走,然后又飄回來,招招手,沿著手的方向,鏡頭轉向西天的云彩。鏡頭從云彩向下,是河畔的金柳,金柳變成夕陽中的新娘,新娘在河邊映出影子(波光里的艷影),水面開始蕩漾起來?!?/p>
(二)焊接法(首尾法)
但是,有一種情況是單個句子是有畫面感的,可是跟后面的內(nèi)容聯(lián)系不太緊密,或是屬于某種跳躍性的聯(lián)想,聯(lián)結比較薄弱,你不容易從上一句接著聯(lián)想到下一句。那么,我們就需要在它們的聯(lián)系容易斷開的地方,做一點焊接的功夫。這種記憶技巧叫“焊接法”或叫“首尾法”,就是取前一句的“尾”和后一句的“首”,找一點理由,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這種理由并非是很嚴密的,就只是有一點聯(lián)想的線索即可。因為我們復習時,是要通篇背誦的,你復習幾次之后,都背熟了,這些輔助性的聯(lián)結,大部分就用不上了。但如果是抽象句群的記憶,用這個技巧往往效果不太顯著,還不如“提示詞法”。
“焊接法”從本質上來說,還是“提示詞法”。我們來看“焊接法”跟一般的“提示詞法”有什么區(qū)別?一般的“提示詞法”,就是取“提示詞”,或叫“關鍵詞”,然后再把它們聯(lián)結起來。
如果是形象句群,它們往往由多個詞組成一個畫面或情節(jié),本來就很好記,都不需要壓縮它們,所以這些部分被整個當成提示詞,然后只在斷開的地方,做一點焊接即可。
(三)形象句群的記憶案例
1.徐志摩的《再別康橋》
以徐志摩《再別康橋》中的句群為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這前面四個小分句,內(nèi)容還算是連貫的,可是后面一下就跳到“金柳”上面去了。“云彩”與“金柳”之間,并沒有太明顯的銜接,即“云彩”跟后面一句斷開了。記憶的方法:可以把“云彩”跟后面一句的開頭的一個詞“河畔”聯(lián)結起來。在此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不取“那”字呢?因為它沒有代表性,不能提示我們回憶出這一整句,所以,取更有提示作用的“河畔”。聯(lián)想一下:“云彩”下面有“河畔”。
同樣的道理,第二段本身比較好記,只是跟第三段沒有太明顯的銜接,是一些發(fā)散性的、跳躍性的想象,此時我們需要焊接一下“蕩漾”跟“軟泥”:“蕩漾的水把泥都給泡軟了(軟泥)?!边@是邏輯聯(lián)想。
2.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
我們記憶一些古詩詞,也有類似的情況,往往有許多句子都是形象的,但是這些文學作品句與句之間卻存在著許多跳躍性的聯(lián)想。我們欣賞起來覺得氣象萬千,可是記憶起來卻會給我們帶來不少的困難。
例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這前面還在想著:“周帥哥多么強大,笑瞇瞇地就把敵人給滅了,后面就談到神游了?!辈荒苷f它們之間沒有聯(lián)系,可是這種聯(lián)系是跳躍性的。“檣櫓灰飛煙滅”和“故國神游”,這兩句的聯(lián)結比較薄弱(至少在記憶上是這樣),我們就把這兩句的尾與頭焊接一下,想象“煙滅了之后,從煙中出現(xiàn)一尊神像飄了出去(神游)?!边@樣就把斷開的地方牢固地聯(lián)結起來了。
3.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1)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我們可以運用象形法來聯(lián)結。例如,“業(yè)”想象成“草”;“緣”左邊是“絲”,右邊是“豬”的古字。我們可以想象:“草叢里面,有頭被絲捆綁著的豬?!眅ndprint
(2)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我們也可以運用抽字法來聯(lián)結,就是前面取一字,后面取一字,構成一個新詞,把前后句聯(lián)系起來。例如,近忽——近乎,這是抽字構詞法。
(3)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
我們還可以運用邏輯聯(lián)結,例如,入——初(出)。從“入”聯(lián)想到“出”,相對聯(lián)想。
實際記憶時,并不需要每一句都跟后面一句做這樣的處理。有一些形象句群往往幾句之間都有明顯的聯(lián)系,這時就可以直接通過想象情節(jié)的畫面來記憶。
(四)形象句群的記憶方法小結
1.直接想象畫面,并同時誦念內(nèi)容來記憶。(“電影法”是首選)
2.如果有在情節(jié)上斷開的地方,就用“焊接法(首尾法)”來聯(lián)結。
3.如果不習慣用上面的方法,用“提示詞法(關鍵詞法)”也可。(備用方法)
三、抽象句群(邏輯句群)的記憶方法
(一)鑲嵌法(點綴法)
抽象句群(邏輯句群)特指句子意思分明,句子與句子之間邏輯緊扣的句群。邏輯句群的記憶方法,是先記主體的意思,就是把那些通順易記的內(nèi)容,先記下來。記下主體之后,我們再補充細節(jié)。補充細節(jié)時,可用邏輯聯(lián)系的就用邏輯聯(lián)系,不行就用圖像記憶的技巧。
記憶邏輯句的主體部分是,一般不需要圖像化,就只是理解句子的主要意思,并關注各句的主要意思之間的聯(lián)系即可。如果這種聯(lián)系是明顯易記的,就不需再做什么處理了;如果聯(lián)系不明顯的話,就不能算是邏輯句群,而要歸入離散句群,通過取關鍵詞來助記了。
例如,八十七年前,我們的先祖在這塊大陸上,建立一個從自由中孕育,致力于“全民生而平等”主張的新國家。
上面這一小段就屬于抽象句群(邏輯句群)。它們的意思是很明顯,前后內(nèi)容也是連貫的,同時它們也沒有太強的畫面感。這類句群,一般是用邏輯來記,而不是用圖像來記。先把那些邏輯明顯的部分記下來,再去補充細節(jié)。
“八十七年前,我們的先祖在這塊大陸上,建立一個新國家。”這一句容易記住。比較費力點的是“從自由中孕育”及“全民生而平等”這些更抽象的修飾成分。
“從自由中孕育”,可以聯(lián)想到“自由女神挺著一個大肚子”的畫面?!鞍耸吣昵埃覀兊南茸嬖谶@塊大陸上建立一個從自由中孕育……”“自由中孕育”是在“大陸”后面的,我們就把這個形象矗立在大陸上,這一修飾成分就跟主體聯(lián)系上了。再后面,又有一個抽象的修飾或說補充成分——“全民生而平等”,可以想象一隊身高等齊的嬰兒列隊站著,在這個女神像的下面。這些嬰兒是不是生出來就是“平等”的?這種方法本質上還是“提示詞法”,只不過取的是“提示成分”,已經(jīng)不是詞,而是“主要意思”了。
有形象的形象句群,我們?nèi)⌒蜗螽斕崾境煞?;有邏輯的邏輯句群,我們?nèi)≈饕馑籍斕崾境煞帧_@兩種都沒有的,我們就只能取詞了。也就是后面的“離散句群”的記憶方法了。
記憶邏輯句群時,先把主要意思記下來,一般稍稍重復一下就能記住的。然后再把那些不好記的修飾、補充成分跟相關的主體部分聯(lián)想一下。這種方法叫“鑲嵌法”,也叫“點綴法”。記憶中,有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本來主體的內(nèi)容比較好記,因為有連貫的抽象邏輯或具體情節(jié),但是有一些補充或修飾成分卻不好記。這時如果硬把補充或修飾成分插入到故事或邏輯里面,這個故事情節(jié)就有點亂了,或是邏輯不簡明了。“鑲嵌法(點綴法)”就是先記主體,不打亂主體的邏輯或情節(jié),再把細節(jié)鑲嵌(點綴)到主體上面去。
(二)抽象句群(邏輯句群)記憶案例——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
我們來看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說》中的另一段:
“如今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nèi)戰(zhàn),考驗這個國家,和任一個如此孕育又目標一致的國家能不能長存于世。我們在這一個大戰(zhàn)場上相逢。獻出戰(zhàn)場的一部分土地給那些獻出生命保衛(wèi)國家的人,做為他們最終的安息場所。我們這樣做,百分之一百適宜,百分之一百恰當。”
這一段的主體意思本來就很好記,無非是說,我們在內(nèi)戰(zhàn),對于那些犧牲了的人,我們要有個地方安葬他們比較好??墒菫榱藦娬{這場戰(zhàn)爭的意義,林肯在中間插入了一些“高尚的話”,修飾一下原本普普通通的意思,例如,“考驗這個國家,和任一個如此孕育又目標一致的國家能不能長存于世?!?/p>
如果我們先去掉這打斷主體意思的部分,只是直接先理解主體部分,會更容易記憶:“如今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nèi)戰(zhàn),我們在這一個大戰(zhàn)場上相逢。獻出戰(zhàn)場的一部分土地給那些獻出生命保衛(wèi)國家的人,做為他們最終的安息場所。我們這樣做,百分之一百適宜,百分之一百恰當?!?/p>
記好這主體意思后,我們再把次要的修飾成分補充上去:“考驗這個國家,和任一個如此孕育又目標一致的國家能不能長存于世。”這個可以取關鍵詞:“考驗——孕育——目標”。我們可以想象:“一張考試卷子(試驗)卷成一個蛋(孕育),裂開后里面是一個眼球(目標)?!币驗檫@部分是在“如今我們正從事一場偉大的內(nèi)戰(zhàn)”的后面,所以可以想象:“這張試卷,是在大戰(zhàn)場中飄啊飄的?!?/p>
(三)抽象句群(邏輯句群)的記憶方法小結
記憶抽象句群(邏輯句群)一般運用“鑲嵌法(點綴法)”。在使用“鑲嵌法(點綴法)”時,第一步是轉化成形象,第二步是添加點綴成分。補充的細節(jié)不需要跟前面或后面的人物有什么互動的情節(jié),也就是不干擾主體的劇情,只是當成像插入式廣告一樣的內(nèi)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