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軍
摘 要:教學資源充分而合理的利用有利于教學目標的達成和實現。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如今的教學資源已經十分豐富,然而對于教學資源的利用卻難說成功。在數學教學中,都有哪些是可以加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又該如何利用這些教學資源為打造高效課堂服務呢?就這一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資源;高效課堂;利用方法
傳統(tǒng)的教學資源大家都耳熟能詳,它包括數學教具、教材書本、基礎教學設施等等,這些都是教學活動得以實施的基礎。隨著時代的發(fā)展,教學資源的內涵應該更加豐富。新課標十分注重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那么作為施教的客體的學生,其實也可以作為一種教學資源;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因此教師本身就是一種教學資源;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特別是網絡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也成為人們獲取信息和知識的重要來源。那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該如何充分利用這些新型的教學資源達成教學目標呢?
一、注意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
學生雖然說是教育的接受者,但他們也是重要的教學資源,只是這種教學資源是源自于學生而最終又被應用到學生身上的。我十分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給我的反饋信息,他們的一舉一動,包括一個微笑、一個眼神都透露著不同的信息。
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素養(yǎng)
教師是最根本的教學資源。其他教學資源諸如書本、教具、基礎設施等,倘若不能被教師加以合理地利用和開發(fā),根本就稱不上是教學資源。教材需要教師的講解,然后才能將知識傳達給學生;教具只有被教師利用,才能輔助教學。
三、充分利用網絡為教學服務
隨著人類進入信息社會,教育的信息化也在不斷推進。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進課堂,已經成為教學活動的有力補充和支持。它以其海量的信息、無縫式的連接、方便快捷的搜索、集視聽感為一體的方式極大地豐富了課堂教學。它對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信息素養(yǎng),對擴展學生的眼界和課堂的知識容量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比如,我在講立體幾何的時候,就用電腦繪制出了三維的立體圖形讓學生觀察,以培養(yǎng)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這在以前,就需要教師花時間在黑板上畫,比較耗時。不僅如此,我還經常在網絡教育社區(qū)和同行探討教育心得,將他人驗證過的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豐富了我的數學教育理論,這對教師自己、對學生來說都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參考文獻:
楊春雁.開發(fā)教學資源,打造高效課堂[J].內蒙古教育,2012(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