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華
摘 要:語言的學習更多的是文化的學習,在進行語言教學的時候,教師更多的要開展文化的教學。而漢語和英語是不同的文化體系,所以在進行學習的時候,就要掌握彼此之間的文化差異,了解不同語言的文化差異性,這樣就可以在進行語言轉(zhuǎn)換的同時將文化滲透其中。
關鍵詞:高中英語;跨文化意識;滲透;培養(yǎng)
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和掌握才是語言的一個精華所在,高中英語在基礎語法學習之上,更加深了語法和語言的深入學習和挖掘,高中英語更多的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zhì)的提高,那么中西方的跨文化意識交流在這里就顯得非常重要。
一、背景文化知識的導入
在開展教學之前,我們可以讓學生先進行背景文化知識的學習,比如,在進行Christmas這一課教學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學生先自己了解一下這個節(jié)日的習俗和西方人怎樣慶祝這個節(jié)日。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有了一個深入的了解之后,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就有很大的興趣來開展學習。
二、在進行語法的學習中進行文化的了解
語法是語言的的骨骼,也是進行語言文化的支撐。因為文化的背景不同,語言知識的運用方式不同,就會出現(xiàn)不同的語言組織架構(gòu)體系。我們可以在進行語法知識講解的時候,有意識地進行跨文化交際的融合。比如,在表達他是我父親的一個朋友時,有的學生就會說:He is my fathers friend.其實正確的表達是:He is a friend of my fathers.用了一個雙重所有格,準確地體現(xiàn)了他和我父親之間的關系。我們在教學的時候讓學生了解這種語言表達方式,了解中、西方語言的文化差異,這樣對于英語學習是有一定幫助的,可以有效地減小中式英語的錯誤。
三、在閱讀中進行文化的滲透
英語的閱讀是英語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在進行應用閱讀教學的時候,就會進行文化知識的研讀,我們通過閱讀材料細節(jié)知識就會了解教學的過程,以及引入相關的文化背景知識。
例如,有一篇閱讀是介紹關于西方人的年齡問題,有這么一句:Alice said:“it makes me angry when people say:Granny,you look younger for your age.”有關問題是為什么這位老婦人生氣了,有的學生就會不明白,其實原因很簡單,在西方對年齡問題是非常敏感的,即使是老婦人也是這樣,他們非常忌諱有人去問他們關于年齡的問題,所以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我們就要把這部分的文化進行滲透。
語言是一個人進行交流的工具,如果交流脫離了文化那么語言就很難進行掌握了。因為不同國家的風俗習慣和文化各不相同,所以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開展不同文化背景知識的滲入。
參考文獻:
[1]吳峰.新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yǎng)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09(S3).
[2]賈保方.淺談高中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J].海外英語,2011(13).
編輯 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