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榮
摘 要:古詩詞一直都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難點,老師在教學時往往花費大量的時間,但是學生還是理解不了,所以教學效果往往都是差強人意。因此,如何將高中古詩詞的學習方法進行改變,達到老師能夠輕松完成教學目標,學生能夠真正明白古人想要表達的意境。主要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以及走出古詩詞教學誤區(qū)的方法進行討論。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誤區(qū)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寶貴的財富,其中古詩詞就是古代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它是中華民族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文化歷史的瑰寶,是我們國家的驕傲,值得我們銘記于心,一代代地傳承下去,子子孫孫觀摩學習。但是,在我們的高中學習期間,老師在教授古詩詞的時候,往往帶有很強的目的性,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圍著高考這個指揮棒轉(zhuǎn),沒有真正將古詩詞的精髓傳授給我們的學生,使得高中古詩詞的教學存在很大的誤區(qū)。我們應該清晰地明白,中國的古詩詞到底蘊含著多么豐富的意境,它可以進化我們的心靈,陶冶我們的情操。因此,我們很有必要深入探討一下如何走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誤區(qū)。
一、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存在的誤區(qū)
不管是教育改革前還是改革后,高中語文都將大量的古詩詞編入教材,這些文學作品無不蘊含著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凝聚著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中學生,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和鑒美的能力,使之傳承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功能。可是,我們的古詩詞到底學得如何呢?根據(jù)上海中學的火觀民先生曾在高中做了現(xiàn)場調(diào)查,調(diào)查結果表明:在高中認為中學的古詩詞教學效果良好的學生僅僅占到調(diào)查總數(shù)的2.9%,認為古詩詞較差和很差的學生占到了總人數(shù)的44.9%,認為一般的學生占到總人數(shù)的52.2%。當我們看到這些數(shù)據(jù)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好好地反思,我們的古詩詞教學是不是哪里出現(xiàn)了問題。當我們靜下心來仔細地想想,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實我們花費那么多時間進行的古詩詞教學,其實已經(jīng)慢慢地走入了誤區(qū)。
1.忽視古詩詞的背誦與誦讀
現(xiàn)代古詩詞教學,老師往往只是要求學生能夠簡單地掌握,忽視對古詩詞正確的學習方法,導致教師在教授古詩詞時走入了誤區(qū)。在高中學習古詩詞時,教材的編寫者都希望學生能夠背誦這些古詩詞,且從宏觀層面上理解作品想要傳達出的思想感情。但是由于高考這個指揮棒,導致教師忽視了古詩詞的背誦與朗讀,只是讓學生背誦和誦讀那些在高考中比較容易考的那些著名語句,而不要求學生背誦全文,從整體層面上理解全文,不能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意境,比如,在學習豪放派蘇軾的詞時,根本就不給學生體會其在詞中想要表達的豪邁之情,而僅僅從蘇軾的寫作背景等來灌輸蘇軾在寫作時的感情。這樣的結果就是學生往往敷衍了事,只是簡單背誦高考要求的詩句,但是就這些所要求的詩句意思都沒有理解。這種機械的背誦句子,不理解全文所要表達的意境,這樣的背誦效果是很差的,往往今天背好了明天就忘了,與我們的古詩詞教學目的是南轅北轍、背道而馳的。
2.忽視學生的想象力,淡化了意境
古文學習是需要學生的想象的,但是我們沒有經(jīng)歷那個年代,不能深入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感情。但是,在實際學習過程中,大多數(shù)中學教師往往忽視對整個古詩詞的意境進行分析,而是斷章取義,單純地從文字層面上分析,這樣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古詩詞的時候不從整體層面上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境,而只是將古詩詞拆解,學得支零破碎,毫無感情而言。不僅如此,這樣的教學模式極大程度地傷害了學生的想象力。比如,在學習李商隱的《錦瑟》時,如果學生不能真正地理解李商隱深沉的思念之情以及他對文字的苛求,沒有豐富的想象力,而老師又不適時地引導學生,這是不利于語文古詩詞的學習的。
3.受應試教育的影響
高考是每個學生必過的一個坎,千萬學生過獨木橋的情景一直都在高考上演。這樣的應試教育嚴重地影響了老師對古詩詞的教學,尤其是高中語文的教學。老師考慮到分數(shù)和升學率的因素,就不得不犧牲學生的發(fā)展以此來換取現(xiàn)在的高分,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一直未得到改善,往往只是讓學生死記硬背,不重視學生對古詩詞的真正理解,使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走入了誤區(qū)。
4.教學方法極端化
對于古詩詞的教學,莫過于兩種,一種是重講輕學,教師只一味地將古詩逐字逐詞逐漸地翻譯給學生聽,讓他們記下來,忽視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另一種則恰恰相反,放羊式的教學雖然注意到學生的主導地位,可是教師不加以適當引導,學生很容易在一開始就步入誤區(qū),沒有正確理解。
二、走出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誤區(qū)的方法
1.學生要熟讀成誦
不管是古時候的私塾還是現(xiàn)在的學校,誦讀一直就是最有效的讀書方法。比如說,宋代大家朱熹在他的《讀書之要》中曾經(jīng)說過:“觀書先須熟讀,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爾”之后經(jīng)過反復誦讀,便可做到心中有墨。
2.老師需因材施教
無論老師以何種形式教授古詩詞,最基本的都是應該讓學生學習知識,如果學生沒有學到基本的知識,那么不管有多么豐富經(jīng)驗的老師都無法將古詩詞的精髓教授給學生,所以一切的方法都是妄談!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加輕松地接受古詩詞,這也是高中教師值得重視的。在現(xiàn)在的高中教學方法中,都是大班教學,集體授課,因此,我們就需要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個體用不同的授課方式,采取更有利于各個學生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qū)崿F(xiàn)教師和學生的雙贏,不僅讓學生輕松學習,老師的教學效率也得到了提升。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為我們國家培養(yǎng)出品學兼優(yōu)的優(yōu)秀人才。
總而言之,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存在著許多的誤區(qū)以及不足,值得老師以及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如何引導學生更好更快地學好古詩詞,提高教學效率,這些都是高中老師將要甚至是不得不攻克的難關,因為這不僅關系到我國教育改革的成敗,更重要的是,它關系到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因此,對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的改革,深入探討如何走出教學誤區(qū),這是十分有必要的。老師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對古詩詞的教學進行深入探索,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喜歡古詩詞,在浮躁的社會中得到一份舒心。
參考文獻:
戎振綱.關于高中古詩詞教學的反思[J].廣東教育,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