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蘭
【摘 要】語文課堂教學要以學生讀書為主,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讀要貫穿于整個語文教學活動中,以讀促聽,以讀促說,以讀促寫,使學生的各項能力共同提高。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學;朗讀;淺談
所謂朗讀,就是用爽朗生動的標準語音,把書面上用文字寫出的成段、成篇的文章作品念出來,成為有聲的活語言,使許多人聽見后,了解并接受,不僅產(chǎn)生等于書面作品的表達效果,還可以由于聲音的運動,增強效果,使聽者不僅知道,而且得到更深刻的感受。
1 朗讀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guān)鍵
朗讀訓練不僅能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口頭表達技能,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掌握主動理解課文的學習方法,從而更深入地去理解文本。因而抓好朗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語文課堂教學要以學生讀書為主,葉圣陶先生多次強調(diào):“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崩首x是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一項基本功,朗讀訓練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朗讀有助于學生積累詞匯句式,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容,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從中受到品德教育、審美教育。語文教學如不進行朗讀示范、指導和訓練,也就不能叫完整的語文教學。 以往的語文教學,正是太過于重視“講”,而忽視了學生的“讀”,不注重對學生進行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語文教學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是忽視了語文教學的起點,即學生對文本的“熟讀”。學生讀的太少了,自己理解體會的太少了,語言積累的太少了。所以,作為語文教師,應該充分地認識到這一點,摒棄紛繁復雜的分析,多讓學生去讀,真正地發(fā)揮朗讀的作用,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圓滿地完成語文教學任務。
2 教師要做好示范朗讀
朗讀訓練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教師的范讀起著重要作用。成功的范讀能收到直觀、生動、形象、感人的效果,可以幫助學生正音,明確詞義和了解詞的感情色彩,以激發(fā)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我在教學中很重視發(fā)揮范讀的作用。我范讀《夕陽真美》一文,是根據(jù)文章語言精美和樹海四季的不同顏色,主要抓住了“美”這一全篇的主線。范讀時,句讀分明,感情真切,讀出語言文字精美、樸實的特點,起到介紹景物,以景引人的感染作用,使學生如臨其境,感受夕陽的美。 根據(jù)課文的不同情況,我把范讀分為以下幾種。
2.1 范讀全文
敘事性課文有時放在解題后范讀,以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有時講完課文后進行總結(jié)性范讀,給學生完整的印象,使其融會貫通。
2.2 范讀重點段落
有些課文重點段的語調(diào)較難處理,有的是襯托人物內(nèi)心活動的地方,學生對語速不好掌握,我就選擇這樣的段落進行范讀。如《月光曲》的想象部分等。
2.3 范讀重點語句和模棱兩可、含糊不清的難句
對于關(guān)鍵性的語句,聲音重輕強弱難以處理的語句要范讀。如《狼和小羊》一課中“啊,親愛的狼先生,那是不會有的,去年我還沒有生下來呢!”有些課文可讓朗讀技巧好的同學范讀,但次數(shù)不易過多,讀前給予提示,讀后加以指導,以老師帶學生,以學生促學生。
3 要保證讀書時間
教師可根據(jù)年級、學情、教材特點規(guī)定每節(jié)課的朗讀時間,并自我監(jiān)控達成度。要留有充分時間讓學生正確地讀課文,要求用普通話,聲音響亮,吐字清楚,讀準字音,不讀破句,特別是自學性朗讀,要讓全班學生都讀完、讀好,切不可做個讀的樣子,匆匆過場,草草收兵。在初步理解基礎上的表達性朗讀,要留夠時間讓學生試讀、練讀,讀出感覺,讀出味道,讀出情趣,切不可未準備好就倉促上陣;要留讀后評議的時間,通過評議,強化對朗讀的激勵功能、診斷功能和調(diào)節(jié)功能。時間哪兒擠精心設計問題,讓繁瑣冗長的“講講、問問、答答”讓位給讀。說實在的,有的課文淺顯易懂,語言平平,實在不必“循規(guī)蹈矩”在“分析”的漩渦里打轉(zhuǎn)轉(zhuǎn),還是多讀讀吧。
4 理解與朗讀相互依存
在閱讀教學中,把朗讀與理解截然割裂的現(xiàn)象并非罕見,分析前讀一遍,講解完后再朗讀一遍,甚至根本沒去理解,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來。以前剛當語文教師時,拿到一篇十分美的課文《西湖》,不知從何下手,如何讓學生讀出感情,僅僅理清了文章脈絡后,我就要求學生讀出感情,還說:“景色這么美,請大家美美地讀出來?!闭n后,我問學生:“景色美在哪兒,腦中有畫面嗎”“哪些詞句寫出了景色美學生茫然不知所措。誠然,我們的祖先有“書讀百讀,其義自現(xiàn)”此類的古訓,但正如魯迅先生所說,在瞎弄里摸索,自悟自得的畢竟是少數(shù)。所以朗讀要以理解為基礎,抓住重點詞句,由詞及句,由句及段,通過朗讀又可促進對文章的感悟品味,它們相輔相成,必須有機結(jié)合。
5 調(diào)動全體學生參與
朗續(xù)訓練,必須想方設法調(diào)動全體學生全身心地投入。特別是低段學生,年齡小,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短,單調(diào)的閱讀方法只會使學生讀得口干舌燥,昏昏欲睡。要適當?shù)貏?chuàng)設情境,創(chuàng)設氣氛讓學生愿讀、樂讀、爭著讀。如學生朗讀時放些相應的背景音樂,有時請學生配配畫外音,也可把學生的朗讀現(xiàn)場錄音進行比賽等等。有一次,我教《九寨溝》一課,在理解的基礎上,我跟學生說:“九寨溝舉世聞名,經(jīng)常有外賓慕名前來目睹它的風采,誰能做個出色的導游,為外賓介紹”學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我順勢引導要想做好導游,首先要把課文讀熟,并要讀出感情來——讀出為擁有這份歷史遺產(chǎn)的自豪感來,這樣在介紹時,才能眉飛色舞,生動精彩,讓外賓聽了贊嘆不已。幾句話激活了學生的讀書欲望,連平時不愛讀書的學生也有滋有味地朗讀起來。
6 朗讀的形式要靈活多變
朗讀訓練中,朗讀的形式應該靈活多變。如果只是一味地齊讀,個別讀,則會顯得十分單一,乏味,勢必影響學生的朗讀興趣和熱情。表面上看起來是朗讀,但只是停留在“聲音”上,達不到朗讀的要求。當需要激情引趣或?qū)W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nèi)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閱讀興趣和熱情,活躍課堂的氣氛,適當運用競賽朗讀……至于一堂課中選取什么方式指導學生朗讀,應視學生學習情況、課文特點而定,不可牽強邁用。
總之,抓好朗讀訓練,讓課堂充滿讀書聲,堅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長此下去,學生的讀書能力以至說話能力、寫作能力都會有很大提高。
[責任編輯:楊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