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裕樂
摘 要:縱觀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數(shù)學計算無處不在。好的計算能力已經(jīng)成為一個人知識素質的重要指標。本文通過對三亞市南新小學學生計算能力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和影響小學生計算能力因素的研究,找到導致小學生計算能力存在問題的具體原因,并根據(jù)調查結果分析得出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的方法,希望能幫助他們切實提高計算能力,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生;計算能力;學習興趣
一、調查目的和方法
為了深入的了解三亞市南新小學學生計算能力的現(xiàn)狀以及存在的問題我選擇擬從口算,筆算以及估算這三個方面對小學生的計算能力進行調查研究。本次調查采分層抽樣,在三亞市南新小學抽取四、六年級各30名共60名學生進行調查,本次研究采用的是測驗法。本測試卷由口算,筆算,估算三個部分組成。每個部分的分數(shù)都是30分,總分為九十分。
二、測驗調查結果
各年級學生計算高分人數(shù)分布:四年級:口算25分以上者3人,占10%。估算1人,占3.33%。筆算5人,占16.7%。六年級:口算25分以上者3人,占10%。估算1人,占3.33%。筆算7人,占23.3%。
各年級三種計算方法的平均分:四年級口算、筆算、估算分別為14.9,11.8,15.0。六年級為15.0,12.54.8 。
三種計算能力的均值分別為:14.97,12.13,14.92
從各年級計算正確的百分率以及均值可以看出,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發(fā)展是不均衡的,其中筆算能力成績最好,口算能力次之,估算能力最差。 從四、六年級各算法平均分的比較來看,隨著所讀年級的升高,口算均值略有升高但也不明顯,筆算均值反而有所下降。學生從三年級起開始學習估算但是從四年級和六年級的測試結果表明,學生的估算能力也沒有明顯的進步。
三、調查結果分析
3.1影響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外部原因
(1) 口算不講速度和方法導致學生口算能力的弱化,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些老師片面追求進度而忽略學生能力的提高,很少或者從不對學生的口算進行訓練。
(2) 過度注重問題情境的設置,偏離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在教學中,當教師呈現(xiàn)主題圖,讓學生提出問題時,往往由于問題情境的開放,學生常常游離在情境之中,而此時教師并沒有將學生引入主題,導致學生學習迷迷茫茫。
(3)教師對算法多樣化的過度追求,忽略了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影響了學生對計算方法的掌握。在教學實踐中,有的教師對算法只求量上的“多”,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理解能力,一概的激發(fā)學生想出新的算法,卻不知最適合學生的算法,導致了學生計算方法千奇百怪,良莠不齊。
(4)為了形式的練習,影響了學生練習的實際效果。在片面追求形式新穎的學習活動中,卻丟失了實效??菰锏挠嬎阏n教學,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雙基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fā)展。
3.2影響小學生計算能力的內部原因
(1)感知不夠細膩,小學生對事物的感知不像成年人,他們對事物的認知往往是籠統(tǒng)、粗糙、不具體的,往往只是注意到一些表面的現(xiàn)象,但是并不能完全的看出事物的本質,頭腦中也沒有整體的概念。
(2)注意力分散,小學生注意的起伏大,不穩(wěn)定而且不注意的范圍廣,易被無關的事物吸引過去導致其上課分神,在同一時間很難將注意分配到兩個或者多個的對象上。
(3)記憶出錯,小學生在將所感知的信息貯存的過程中,有時候貯存的信息消失或者暫時中斷極易導致“遺忘性差錯”。
(4)思維定勢,《教育心理學》指出:思維定勢是由于先前的活動而形成一種習慣性的心理準備狀態(tài)。思維定勢會導致人按照一種比較固定的方式去思考或解決問題。
(5)情緒不穩(wěn)定,小學生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不同的情緒狀態(tài)也會直接影響計算的過程,學生都希望算得又對有快,但是往往由于動機過強、急于求成,最后卻事與愿違。對于簡單的算式則會麻痹輕視;而對那些計算復雜的算式,又表現(xiàn)出厭煩、畏難的情緒狀態(tài),導致錯誤。
四、提高計算能力的建議與方法
(一)從外部原因提出提高能力的對策
1.1關注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用數(shù)學的角度去描述問題、思考問題,從而獲得有關的數(shù)學概念、性質、法則和規(guī)律。
1.2重視口算是基本,口算是筆算、估算的基礎,是衡量計算能力的最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首先提高口算能力是基礎,而且教師也應該把口算訓練貫穿于整個計算單元教學的始末??谒愕挠柧殤撚卸鄻踊男问?,如“開火車”、“接力賽”等等,教師應努力做到不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的情緒。
1.3算法、算理應相輔相成的,是內在的聯(lián)系在一起的。算理為計算提供了正確可靠的思維過程,確保了計算的合理性和正確性,而算法則為計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操作方法,提高了計算的速度,是計算經(jīng)驗的積累。
1.4精練勤練,計算技能的形成,除了計算科學的指導外還依賴于精心設計的課后練習去鞏固教學成果。只有多練才能最快的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在以計算教學為主的單元時,教師應采用化整為零的訓練策略,堅持天天練。
(二)從內部原因提出提高計算能力的對策
2.1形成良好的審題習慣,認真審題是計算正確、方法合理的前提與保證。
2.2形成認真書寫的習慣,學生在寫作業(yè)的過程中要認識到只要認真書寫就可以減少很多計算錯誤。良好的書寫會讓自己的卷面整齊并且減少干擾自己的因素。
2.3形成驗算的習慣,驗算不僅是保證計算正確的一個有效措施,而且也可以促進學生對數(shù)學計算規(guī)則的理解,更容易形成計算技能。
2.4形成認真打草稿的習慣,有的學生打草稿時隨便抓張廢紙就算,不用本子,而且字跡潦草,往往算對了,但是抄到本子上卻是錯的,因此檢查時往往連原來的草稿也找不到。如果每個學生都養(yǎng)成打草稿的好習慣,這樣學生檢查起來一目了然,便于查出錯處及時訂正,省時省力。
2.5形成反思錯題的習慣,有些學生做了很多題但還是考不高分數(shù),這是因為他們在做題的過程中沒有認真的總結,在做題的過程中同學們不能盲目的去做,要懂得及時總結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 汪建英.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yǎng)和訓練[J].云南教育,2002
[2] 高恩蘭.提高學生計算能力之我見[J].內蒙古教育.1995.
[3] 劉德宏,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初探[J].青海教育.12:45—46
[4] 劉曉春.小學計算教學的新探索[J].教育評論,2006,
[5] 張文濤.小學生計算能力的現(xiàn)狀及對策[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