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瑩
摘要:教師合作是加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教師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工作,有明確責任的互助性活動。教師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共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從而能最終最終提高教師自身專業(yè)素質。然而,由于目前很多人對教師合作的誤解,使得沒有形成真正的教師合作。因此,真正教師合作的缺失需要采取各方面的措施來彌補。
關鍵詞:教師合作;專業(yè)發(fā)展;缺失;策略
一、引言
學習如何合作和培養(yǎng)團隊精神不僅是當代教育的基本理念,也是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目前,教師合作已經成為熱點話題引起了教師教育的廣泛關注。教師合作能夠運用教師之間的差異促進專業(yè)發(fā)展和教育實踐,從而提升教育質量和學生的學習。因此,本文對于教師合作各方面的研究是很有意義的。
然而,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教師并沒有形成真正的合作關系,這不僅阻礙了教師專業(yè)的發(fā)展,而且也影響了教學和學生的合作學習。導致教師合作缺失的原因有:第一,嚴格的分科課程造成了教師之間的分離,使得教師認為只要完成自己的任務就行而沒有必要交流;第二,由于個人主義的盛行,學校只顧個人利益而忽視了教師集體;第三,缺少足夠的時間和多方面的支持,使得教師合作無法持續(xù)進行;第四,教師沒有自由寬松的環(huán)境暢所欲言,因而只是被動的接受者,因而教師合作只是徒具形式。種種原因表明,只有采取措施解決教師合作中的問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才能真正實現(xiàn)。
二、教師合作
2.1 教師合作的概念
教師合作是加速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是教師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共同的目標一起工作,有明確責任的互助性活動。教師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共同解決教學中的問題,從而能最終最終提高教師自身專業(yè)素質。教師之間有有共同的計劃,共同的目標,共同解決問題,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當每個人與團隊有共同的目標時,他們就愿意相互依賴,真正的合作就自然產生,同時每個人的智慧都是合作團體中的寶貴財富。
2.2 教師合作的要素
教師合作有其獨特性,且只有包含以下要素,才能構成真正的合作:
第一,教師合作應該是自愿的,而沒有外部強制,教師愿意參與合作能夠促進活動的順利進行;第二,教師合作應該是平等的,每個人都有發(fā)言權,每個人都應該被尊重;第三,教師合作應該有共同的目標,并積極自定計劃和步驟,共同致力于目標的實現(xiàn);第四,教師合作中的每一個參與者都應該分擔一定的責任,包括制定計劃,設定目標,搜集資料,預測結果;第五,教師合作中的參與者應該分享各種資源且能夠互相幫助?;谝陨弦蛩氐慕處熀献鳎軌蛐纬烧嬲暮献?,從而堅定教師積極合作的信念,培養(yǎng)合作的技能,最終實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2.3 教師合作的形式
教師合作可以是非正式的,例如教師之間談論他們所教的學生,所使用的材料以及課堂上所出現(xiàn)的問題;教師合作也可以是正式的,例如由教育部門組織的各種活動。教師合作應該采取多種活動來滿足不同需求的教師和不同目標的活動,共同致力于提高教育質量和教師專業(yè)能力。
為了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有三種形式可以參考:第一,一個老師、一個助手。在這種模式中,主要由老師進行講解知識,而在需要的時候,由另一名老師進行輔助。例如,中國老師教學生英語,不可能對外國的文化一一了解,因而有時教學也收不到應有的效果,此時若有一名來自英語國家的老師,對其本國的文化進行必要的講解,這樣不僅彌補了中國老師的知識漏洞,也使學生們真正了解了所學知識。久而久之,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而且也使老師學會了合作。第二,平行教學。這種模式是指不同的老師給不同學生講同樣的內容,雖然內容相同,但老師能夠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展開不同的教學形式,幫助每一個學生都能學會。這種模式使老師在一起協(xié)商、分工,不僅使老師參與了合作,也提高了學生的成績。第三,教師團隊。這種模式是教師一起討論教學目標,制定教學計劃,分享教學資源,為實現(xiàn)共同的目標承擔責任。這些合作形式是為了滿足不同的教師,不同的教學目標,通過這些合作,不僅可以提高教學質量,還能夠實現(xiàn)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三、教師合作的策略
教師合作是一個長期的計劃,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包括政策支持、教育理念支持、環(huán)境支持和校長支持。政策方面,教師合作的有效實施首先需要相關部門制定政策保證,這些政策能夠為教師合作提供安全的環(huán)境,從而使教師敢于提出自己的建議,進而取長補短,共同致力于教學。教育理念方面,教師應該樹立堅定的教育理念,從而才能有動力參與合作。同時,教師應該打破個人主義,追求集體利益,進而組織各種活動來實施合作。環(huán)境方面,良好的環(huán)境能夠保證合作的順利實現(xiàn)。例如,教育部門應該鼓勵合作,并且賦予校長把教師合作列入考核范圍的權利;同時校長也應該提供各種資源支持合作,并改革傳統(tǒng)教育評價方式和管理系統(tǒng);最后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習社區(qū),在其中可以分享資源,共同解決問題。校長方面,根據(jù)上文所提,作為一校之長,在教師合作中發(fā)揮著有力的作用。首先校長要提高自身素質,同時轉換自己的角色,由決策者變?yōu)樵O計者和建構者,與老師一起合作協(xié)商教學問題;其次校長應該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自由的氛圍,賦予老師提出建議和解決問題之道的權利;最后校長應該改變考核教師的標準,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
四、總結
隨著全球教育改革的發(fā)展,教師合作成為提升教育質量和實現(xiàn)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有效途徑。各個國家都展開了各種形式的合作。然而在很多時候,人們只關注教師合作的結果,卻忽視了其過程,而往往在過程中,教師的成長是最快的。因而,教師合作需要各方面的努力,在過程中給與更多的支持,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師的專業(yè)能力,而且最終帶來教育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崔允漷, 鄭東輝.論指向專業(yè)發(fā)展的教師合作[J].教育研究, 2008: 6, 7-83.
[2]郝德賢.教師合作的本質、目的、過程與實現(xiàn)的[J].教育探索, 2012: 6, 102-103.
[3]李翠華, 王坦.教師合作中的問題與超越[J].當代教育科學, 2006: 7, 6-8.
[4]李洪修, 馬云鵬.課程變革下教師合作的缺失與對策[J].中小學教師培訓, 2005: 7, 25-27.
[5]喬雪峰, 盧乃桂, 黎萬紅.從教師合作看我國校本研究及其對學習共同體發(fā)展的啟示[J].教師教育研究, 2013: 25(6), 74-78.
[6]饒從滿, 張貴新.教師合作:教師發(fā)展的一個重要途徑[J].教師教育研究, 2007: 19(1), 12-16.
[7]田麗麗.國外教師合作概況[J].集美大學學報, 2005: 6(2), 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