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懷敏
【摘要】初中語文進行課堂改革以來,很多老師都在積極探討有效的語文作業(yè)設計,尤其是相對薄弱的閱讀作業(yè)的設計。我也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思考。我個人認為語文閱讀作業(yè)的設計要圍繞一個理念來進行:閱讀作業(yè)應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真正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激發(fā)孩子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下面我結合我個人的教學實際,談談我對閱讀作業(yè)設計的看法。所談看法有的已做,有的是我所設想的還沒有付諸行動的想法,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作業(yè);課堂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一、作業(yè)的設計要體現(xiàn)目的性
每設計一題作業(yè),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我這一題設計是要達到什么目標。有的是為了積累基礎知識;有的是為了夯實默寫;有的是為了獲得情感體驗,培養(yǎng)美德;有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還有的是為了讓學生感悟語言的美,享受閱讀的樂趣……不管哪一個目標,都不能脫離新課程的三個總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二、作業(yè)的設計要注重趣味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趣的作業(yè)形式能讓學生有新奇的感受,激起他們的興趣,促進他們參與的欲望。如學習《孔乙己》前,我請學生小組合作,填寫《孔乙己履歷表》(內容包括姓名、籍貫、年齡、出生年月、學歷、身體狀況、特長、工作單位、家庭成員、主要社會關系、工作生活簡歷、主要成績、主要優(yōu)點、主要缺點、總體評價等),以一“表”帶動全文預習,學生興趣濃厚。[1]學習《智取生辰綱》時,我把“智取生辰綱”這個故事概括為“一次搶劫詐騙案”,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用筆勾畫出表示作案時間、作案地點、作案工具、作案手段與作案過程的文字。學生看到“搶劫詐騙”字樣來了精神,閱讀興趣大增,當然學習效果也比平時好了很多。
三、作業(yè)的設計要體現(xiàn)多樣性
設計形式和內容多樣的作業(yè),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形式多樣的閱讀作業(yè)
1.朗讀、背誦。這種形式所有的語文老師都用過。利用早自習或讓學生自找時間把要上的課文預讀幾遍,把上過的文言文、古詩詞閱讀背誦,把課文中文質優(yōu)美的一些句子讀讀、背背。它是一種傳統(tǒng)的作業(yè)形式,對于學生的知識積累有很大的作用。
2.課前三分鐘演講。班級學生自找材料,語文課前三分鐘輪流上講臺演講,內容不限,可結合所上課文內容,也可聯(lián)系當前社會時事。這樣可大大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和興趣。
3.課本劇表演。我們所學的語文課文很多適合演課本劇。比如《皇帝的新裝》和《唐雎不辱使命》,人物的性格只有在反復咀嚼中才能把握,而演課本劇無疑是最恰當?shù)男问?。只有演,才能很好地讓學生體會到秦王的盛氣凌人、唐雎的大義凜然;只有演,才能讓學生切身感受到皇帝的虛偽和愚蠢。演課本劇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把握,又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開辯論會。對于遇到課文中有較大爭議的問題時,我們可以通過辯論的形式來解決。當然,有些問題答案不求一刀切,言之成理就行了。比如,我們學了《愚公移山》這篇文章時,到底愚公移山是“愚”還是“智”就可不求統(tǒng)一答案,因為兩種觀點都可以有理由來支撐。這種作業(yè)可以提高學生的好勝心與團結意識,還可以鍛煉學生的思辨能力、口才。
5.讀、寫、說相結合。如我們學習一篇歌頌母親的散文,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從中受到親情的感染和熏陶。我們可以給學生布置作業(yè):①收集有關母愛的詩詞、故事。②欣賞閻維文的歌曲《母親》,談談自己聽后的感悟。③學生講述自己和母親之間發(fā)生的故事。通過讀寫說相結合的練習,學生加深了對“母愛”這一主題的理解,從而讓學生更明白母愛的偉大,學會感恩。[2]再如我們學習了戰(zhàn)爭題材的課文,可讓學生收集與戰(zhàn)爭有關的故事,讓學生在讀故事中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珍惜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
(二)內容多樣的閱讀作業(yè)
閱讀內容的多樣性不僅能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還能活躍課堂的氣氛。結合平時的教學,總結自己的閱讀作業(yè)布置主要有以下幾種:
1.讀教材?!皶x百遍,其義自見”,教材都是編者精選的文質兼美的課文和朗朗上口的古詩文,引導學生反復讀,不僅能積累優(yōu)美的佳句和段落,還能在誦讀中體驗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情感,受到“情”的陶冶。學生誦讀的過程也就是與文本交流的過程,感受語言形象的過程。這樣對學生的寫作也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很多課文,只要多讀,學生在讀中就能明白作者的寫作意圖,就能讀懂主旨,對課文理解就能把握到位,甚至深刻,這樣就為我們教師分析課文打下堅實的基礎。
2.讀課外書。由于課外書范圍太大,我在指導學生讀課外書時有三個方向性:(1)課標規(guī)定的課外書,比如我們課本后的附錄《名著導讀》;(2)一些有哲理的美文、雜志,比如《讀者》《青年文摘》《意林》等。(3)與課文有關聯(lián)的古詩文、課文等。比如講到山水詩派和邊塞詩派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山水詩和邊塞詩,我讓學生讀王維的《山居秋暝》和高適的《別董大》;講三國故事時,我讓學生讀諸葛亮的《誡子書》;學習日本科幻作家星新一的《喂—出來》時,我讓學生讀他的另一篇科幻作品《保修》等。有時我也會根據(jù)課文或學生的現(xiàn)況,搞一些主題閱讀。針對我們班有些學生學習浮躁,對前途迷茫的情況,我印了兩張勵志的閱讀材料給他們讀。其中《你憑什么不能上北大》《一生定要美麗一次》《帝王蛾》等材料給了學生很大的啟示:堅信自己,充滿信心,不給自己留遺憾,無悔、無怨。通過讀課外書,不僅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而且?guī)椭鷮W生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
3.讀生活這本無字書?,F(xiàn)今社會生活,內容豐富多彩,在課堂上經常說一些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真人真事,和學生一起對這些事情發(fā)表評論,提出看法和建議。這樣既可開闊學生的視野,又能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作業(yè)的設計應注重實踐性
語文是最容易和社會生活取得聯(lián)系的學科。我們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將生活充實到學生的語文作業(yè)中,讓學生學用結合。比如,我們學的《小石潭記》,在學生全面理解課文的基礎上布置作業(yè):假如你是導游,你如何介紹小石潭的美景?請為小石潭寫一段解說詞。再如教完《看云識天氣》后,我布置如下作業(yè):根據(jù)課文所介紹的有關知識,今天回家去觀察天上的云和光,并推斷出近日的天氣情況。這樣使學生通過觀察、記錄等親身活動,去體驗課文知識的真實性。這不但加深了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掌握了有關天氣的知識,還培養(yǎng)了學生的觀察、判斷及實踐能力。
五、作業(yè)的設計要有層次性
由于班級中學生語文素養(yǎng)參差不齊,因此在作業(yè)的布置上要有層次性,這樣才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我覺得這里的“分層”既要體現(xiàn)在作業(yè)量上,又要體現(xiàn)在作業(yè)難度上。對于一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只要讓他們做一些基礎練習就可以了,以扎實他們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而對于一些學有余力的同學,可讓他們多背一些課文,多做一些能夠引起他們思考的作業(yè)。對于分層作業(yè),我個人還沒有付諸實踐,所以具體的操作細節(jié),我還處于醞釀階段,思考還不夠成熟。等我考慮成熟了,具體操作了,才和大家交流,請大家指正。
語文閱讀作業(yè)的設計,是一項創(chuàng)造性的工作。老師在布置作業(yè)時,應綜合考慮學生的情況。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多樣性的作業(yè),開闊學生的視野,使不同程度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和能力。
參考文獻
[1]王玲. 新課程下語文作業(yè)設計對策探究[J]. 語數(shù)外學習(語文教育),2013(6).
[2] 楊世震. 淺論中學語文作業(yè)設計之理念[J].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3(3).
(編輯:李艷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