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玉蘭
摘 要:本文以因材施教為宗旨,對于如何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工作中,對分層教學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分層教學;初中語文;因材施教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284-01
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更好的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的開展教學工作是現(xiàn)階段語文教學工作的重點。不同的學生的學習能力、知識掌握水平、綜合素質(zhì)能力都有著不同的特點,并且學生個性也都不盡然相同,如果采用單一的教學標準和教學方法來開展教學工作,難免會造成教學效果不佳,教學任務目標難以完全實現(xiàn)的問題。分層教學法其本身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并且對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有著良好的教學效果,真正的實現(xiàn)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yǎng),提高了教學過程的多層次性,更好的落實教學大綱的具體需求。
一、分層教學的優(yōu)勢
自主的進行學習是現(xiàn)階段初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自主性培養(yǎng)所提出的具體要求。以往傳統(tǒng)初中語文教學工作開展中,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難以對學生之間的差別進行科學的應對,不具有足夠的針對性,難以實現(xiàn)對全體學生全屏的培養(yǎng),教學工作覆蓋性不強。分層教學模式承認學生之間的不同水平,并且教學過程具有較強的可實施性,可以更好的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實現(xiàn)不同目標的培養(yǎng),通過對學生科學的引導與鼓勵,讓學生進行自主、獨立的學習,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熱情。一些學習能力不佳的學生,教師對其學習障礙進行了解決和掃除,避免了傳統(tǒng)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成績不理想,心情壓抑以及很多厭學情緒的滋長。這種分層教學模式可以更好的為學生制定相應的學習目標,鼓勵學生進行更好的完成,有利于對學生學習自信的培養(yǎng),真正的達到對不同人才的不同培養(yǎng),發(fā)揮學生的個性與特長的成長。
二、分層教學的應用
1、教師要對學生的情況進行科學的掌握。合理的對學生進行分層。在開展教學工作之前,教師要對于學生的具體情況的具體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并且科學的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來制定教學目標、計劃與方法。教師還要對學生的個性、愛好、知識基礎等進行了解,按照具體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分層。分層的過程需要符合學生的發(fā)展規(guī)律,并且隨著教學工作的不斷深入和學習過程的推移,對分層進行不斷的調(diào)整。例如,在對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這就是我》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不同情況,將學生進行分層,以組為單位,分配給學生不同的學習任務,例如搜集圖片、資料等不同難度的任務。通過同步的對學生進行調(diào)整,可以更好的開發(fā)學生的內(nèi)在潛能,并且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給予學生足夠的發(fā)展欲望和競爭意識。
2、教師要針對于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指導方式。在備課階段,教師要對教學目標、內(nèi)容、時間、步驟與方式進行合理的確定,并且要保證教學指導方式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具有足夠的適應性和針對性。例如,對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習目標進行科學的制定,并且對于這里的自然景物和屋內(nèi)布局的描寫、書塾的氣氛、塾師的形象、少年魯迅的“天性”等多方面內(nèi)容設計著不同的問題,突破課題教學的重點,讓優(yōu)等生、中等生得到充分的鍛煉,并且讓一些學習成績不佳的學生的學習不足進行不斷的完善。在當堂作業(yè)的設定上,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不同水平,設置相應的基礎類型題、拔高類型題以及拓展拔尖類型的題目。在作業(yè)批改中,教師也要適時的納入學生的互評策略,組織學生進行相互檢查,并且鼓勵一些基礎不佳的學生,在完成基礎性作業(yè)題目的基礎上,積極主動的探索拔高題目,不斷的實現(xiàn)對學生的合理鍛煉,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鞏固課題所學知識。
3、教師要分層的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對人教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沁園春雪》一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不同難度的評價題目。教師可以設置基礎題目,對整個課文的主旨進行提問,設置拔高題目對文章的結(jié)構(gòu)進行提問,設置拓展延伸題目,對文章的內(nèi)涵進行提問。我們都知道,《沁圓春·雪》是毛澤東詩詞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國現(xiàn)代詩壇的一首杰出的詠雪抒懷的作品??己说倪^程中,教師要保證全體學生都參與基礎性問題的解答,并組織學生對一些拔高題目進行選擇性的解決。在考核完成后,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考核成績,組織學生參與擴展性題目的解答。通過階段性、分層次的考核評價,準確的認識到學生的具體學習效果,更好的達到階段性的學習目標。通過分層次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科學的分析,并且針對性的進行科學的調(diào)整。分層次考核也是進行分組的一個關鍵的準備,通過對學生成績的具體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中的不足,幫助學生分析自身的缺點,并且更好的進行引導,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和效果。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采用階梯化的教學體系,可以有效的提高不同水平學生對語文學習的主動性與自覺性,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全方面素質(zhì)。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的減少差生的整體比例,并且降低學習成績兩極分化的情況,更好的控制不同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更好的控制學生的學習情緒。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的開展,也是新時期的因材施教理念推行的一個重要體現(xiàn),也是現(xiàn)代素質(zhì)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內(nèi)容。
參考文獻:
[1] 葉 琳;劉文霞.對分層教學途徑的反思[J].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0(02).
[2] 黃樹生.班集體教學制度下的學生差異發(fā)展——分層教學新進展專題研討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