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霞
摘要:詞語,貌似靜止的符號,卻有著無比深刻的內(nèi)涵。學習語文,沒有對詞語的吸收和內(nèi)化,就很難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然而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地在字詞讀音上一遍又一遍地領(lǐng)著學生機械認讀,詞語教學也因此“味同嚼蠟”。我在本文中主要探討如何讓低年級學生快速地學習詞語,讓詞語教學變得靈活、有趣。
關(guān)鍵詞:詞語教學 借助圖片 鏈接生活
詞語教學,是許多教師在公開課上盡力回避或“浮光掠影”地處理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原因在于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詞語教學很單調(diào)、枯燥,更是很難出彩。但詞語教學又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抓好詞語教學,讓學生理解詞語、掌握理解詞語的方法,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而各個年段各有側(cè)重點。2011版新課標在第一學段閱讀教學目標中明確提出,“結(jié)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借助圖畫閱讀。”下面我就執(zhí)教的低年級閱讀課《春到梅花山》,談?wù)勛约涸谠~語教學中的幾點做法。
一、運用課件、借助圖片,使詞語形象豐滿起來
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具有形象性、多樣性、直觀性、新穎性,可以最大程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這一點尤其突出表現(xiàn)在低年級的教學中,現(xiàn)代教育手段應(yīng)用得當,可以豐富語文教學的內(nèi)容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為解詞提供了形象的便利。
我讓大家仔細讀讀:“早春,寒氣還沒有退盡,滿山的梅花就開放了”這句話,想想它除了告訴我們梅花開得早,還告訴了我們什么?一個學生回答說:“我知道了梅花還開得多。”我說:“那你一定知道‘滿山的意思了?”學生說:“‘滿山就是整個山都是?!蔽艺f:“(多媒體出示“滿山梅花”的圖片)不管是山腳、山腰,還是山頂,到處都開滿了梅花。這就是‘滿山的梅花?!睂W生回答到:“梅花開得真多啊!整座山都開滿了梅花,真是又多又美!”我又說:“盛開的梅花是什么樣子的呢?請你再讀讀這句話,‘盛開的梅花,你挨著我,我挨著你,像藍天下的片片云彩?!睂W生不明白梅花怎么像彩云呢,這時我出示圖片給大家看,這些梅花一朵靠著一朵,開得密密麻麻。當你站在梅花山的山腳向上看,那滿山的梅花,有的粉嘟嘟,有的黃燦燦,還有的雪白雪白的,這些梅花一朵挨著一朵,一叢靠著一叢,各種顏色又連成一片又一片(指圖),像藍天下的片片彩云。
課例中,低年級學生見過梅花,對梅花有一定的認識,但“滿山的梅花”“彩云般的梅花”是怎樣的情景呢?學生頭腦中沒有這樣的表象,但教者通過多媒體課件建立了圖片與詞語之間的聯(lián)系,搭起詞語和客觀事物之間的橋梁。色彩鮮明的圖片,可以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使識字、解詞、認識事物和悟情巧妙融合,學生積極性高,理解得快,同時也強化了對詞語、優(yōu)美句段的記憶。
2011版新課標中關(guān)于第一學段閱讀提出“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v觀低年級的蘇教版語文教材,每一篇文章都配有精美的插圖,我們應(yīng)抓住這些有效資源,教學中經(jīng)常圖文對照。
二、鏈接生活,教給方法,使詞語內(nèi)涵深刻起來
生活和語文是相通的,語文教師要有強烈的整合意識,把語文和生活巧妙地糅合到一起,用生活中無窮的資源來詮釋語文中書面的、符號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饒有情趣地積累豐富的語言。同時還要適時教會學生理解詞語的一般方法。
走近梅花樹,我們又看到了什么呢?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透亮,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是什么樣兒的?一學生回答到:“晶瑩透亮?!?/p>
我問:“‘晶瑩透亮是什么意思?”這時學生都變得很安靜。我說我教大家一個好辦法,叫“看字形猜字義”?!熬А庇腥齻€日,表示特別的亮,“瑩”的下面有個“玉”,“晶瑩”的意思就是像玉石一樣明亮、美麗?!巴噶痢笨梢杂貌鹱纸M詞的方法理解?!巴噶痢本褪峭该?、光亮?!熬К撏噶痢本褪窍裼袷粯油该鞴饬?。生活中,你見過哪些東西也是晶瑩透亮的?學生回答到:“我見過小露珠晶瑩透亮的;水晶晶瑩透亮的;媽媽手上的鉆石也是晶瑩透亮的;玻璃窗上的冰花晶瑩透亮的?!?/p>
我發(fā)現(xiàn)學生都有一雙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留心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會對你的學習大有幫助。(出示圖片)草葉上的小露珠——(晶瑩透亮)水晶鉆石——(晶瑩透亮)。那一朵一朵的梅花開得那么動人,(出示圖片)早晨花瓣上還帶著小露珠,在陽光下那么光潔,那么透亮,這就是——晶瑩透亮。學生都覺得好漂亮??!
葉圣陶先生認為:“要求語感敏銳,不能單從語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讀到語言文字與生活經(jīng)驗的聯(lián)系?!彼自捳f:“生活即課堂?!钡湍昙墝W生盡管年紀很小,但也有自己的一些生活經(jīng)驗。教學時,教師要多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生活經(jīng)驗和生活環(huán)境來幫助他們理解詞語。教學活動不是向?qū)W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對知識的處理與轉(zhuǎn)換。教材中有些詞語十分抽象,有些詞語沒有上下文作依托,這時就需要教師精心設(shè)計,將詞語教學與學生原有的知識、學生熟悉的語言、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及生活環(huán)境聯(lián)系起來,使之產(chǎn)生交互作用,從而有所感悟。
詩人鄭敏說過:“每個漢字都像一張充滿感情向人們訴說著生活的臉?!蔽蚁胫灰x過這句話的語文教師一定會所思慮:漢字是有情有義的。但是,面對以形象思維為主、生活經(jīng)驗有限的低年級學生,怎樣將漢字構(gòu)成的詞語教得有效?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總結(jié)教學方法,采用學生樂學的方式,帶領(lǐng)學生,讓學生愛上學詞語、愛上學語文,讓語文課堂充滿樂趣,讓詞語教學“活起來”。
參考文獻:
[1]邱美英.讓詞語教學煥發(fā)生命力[J].新課程:綜合版,2011(3).
[2]王麗娟.讓詞語教學撐起閱讀課堂那一片晴空——《月光啟蒙》教學反思[J].閱讀與作文:小學高年級版,2011.
[3]鄭收.語境中理解,朗讀中漸染,習作中運用——關(guān)聯(lián)詞語教學探究[J].語文世界:教師之窗,2011(6).
[4]錢淑芬.順應(yīng)學生思維能力拓展詞語教學空間[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 2012(1).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