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國洪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教育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數(shù)學教師必須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實現(xiàn)優(yōu)質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隨著新課改的實施,在初中數(shù)學中運用導學案組織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也日漸增多,其對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都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在運用導學案過中教師也應該加以相應的輔導。本文中,筆者就對初中數(shù)學導學案教學的相關問題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議和看法,希望能促進初中數(shù)學的教學工作。
關鍵詞:導學案;初中數(shù)學;有效;應用
近年來許多教育界的專家學者,針對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諸多不足進行了探討和反思。特別是針對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被動接受,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提出了質疑,大多數(shù)學者最后都達成了一致意見,即認為學生的學習不應該是被動接受的,而應該是主動、自主的學習,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意給學生留有一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究的機會,引導學生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為此在新課程標準下,為了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更加凸顯學生的主體作用,許多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采用了“導學案”的教學方式。這種讓學生自主承擔一定的學習任務的教育方式,不僅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老人學習過程中。而且對教學任務的完成也起到了重要的積極影響。
一、導學案應用在初中數(shù)學教學中的作用分析
1.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打造高效課堂。
導學案在初中數(shù)學中的有效應用,其一個積極的影響就是做到了有效組織學生提前預習知識的作用。這樣就讓學生不自覺的承擔了一定的學習任務,從而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獲得知識的途徑一方面由自主探究獲得,利于激發(fā)學生自身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對自主學習時沒有弄懂的問題,由教師指導掌握,這樣利于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提高課堂效率,同時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再者,合理利用導學案如利用當堂檢測的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自主預習完成不同層次的練習,并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競爭氛圍,從而讓學生在好勝心理的驅動下對學習數(shù)學產(chǎn)生濃厚興趣,從而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2. 雙向交流,樹立習慣。
導學案的的使用,是的相關數(shù)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大多都是由學生自主完成的,或者說是由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合作探討、相互交流完成的。在其實施過程中,學生自主參與,積極思考。通過檢測,教師就可以針對普遍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實現(xiàn)師生互動,同時敬愛那個接的過程中又加深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掌握。同時,由于教師設計導學案時會考慮到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這樣就促使學生在每一個階段都得按照一定的學習思路進行學習、探討,重視每一個階段,從而有利于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學生自主學習打下基礎。再者,導學案的運用主要目的在于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積極參與,加之其課前預習,課上鞏固,課后復習的方法對于幫組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chuàng)新,掌握一定學習方法,進而影響到其他學科的良好進行,也是有諸多益處的。
二、初中數(shù)學使用導學案應該注意的問題研究
由于新課改的不斷進行、改革,華東師大版的初中數(shù)學課本中的部分知識也會不斷進行改動,同時由于課堂形式的不斷變化,導學案的編制還不夠完善,需要不斷地改進,所以,教師在使用導學案組織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對其合理利用。
1. 檢測學生,及時交流。
導學案的運用除了督促學生自主學習外,另一方面的作用就是達到檢測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掌握知識的情況,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有自知之明。雖然學生在運用導學案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能夠自主掌握大部分的基礎知識,但仍然會有一些不能解決的問題。為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一定要特別注意對這些問題進行講解,同時積極引導學生緊扣教材,進行交流和探討,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老師在制定導學案之后,還要根據(jù)學生的反饋意見進行反思和及時的調(diào)整,完善。
2. 強化基礎,突出知識練習。
由于導學案的設計主要是為了落實基礎知識,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學習習慣和思維能力,但就數(shù)學學科而言對學生的輔導確不能僅僅局限于這一點上,而還應該注重學生的認知水平的提高。因此,在導學案上除了基礎知識的設計外,教師還應該設計一些緊扣本節(jié)知識的相關案例,幫引導學生由此及彼、深入淺出的掌握知識,并在課后設計一些圍繞學生容易出現(xiàn)錯誤的地方,和一些涉及重難點的練習題,從而起到鞏固學生知識的作用。如在講到圓時,可以注重基礎知識的練習,如:1、圓的弦長確好等于該圓的半徑,則這條弦所對的圓周角是度。2、△ABC內(nèi)接于⊙0,∠AOB=10,則∠ACB=______度。3、圓的半徑等于2,圓內(nèi)一條弦長cm,則弦的中點與弦所弧的中點的距離為。
3. 及時反思,及時完善。
教學不僅是一個師生互動的過程,更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掌握傳授知識外,還應該注重教學的反思。這個反思過程既包括教師對自己教學過程的反思,也包括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反思。其主要是教師課后對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思考性的回憶,包括對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學觀念、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xiàn),以及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教學是否起到了預想的效果等。如是否注意對學生學生規(guī)律進行總結,是否教給學生正確做題的方法,是否注意對學生課前學情的整體把握,導學案的運用是否存在不合理或者是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不等的問題等等。
參考文獻:
[1]鄒靜云.淺談數(shù)學導學案的有效應用研究[J].教育科研,2011(8)
[2]劉海軍.初中數(shù)學“導學案”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研究[J].速寫算,2010(11)endprint